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34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散热结构,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包括:电源箱,设置于电源箱内部的电源,设置于电源箱顶部的通风框,设置于电源底部的散热片,分别设置于通风框顶端及底端的防尘组件,用于防止灰尘进入电源箱内部,设置于散热片两端的拆装组件,用于对散热片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是一种电源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由于电源在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产生热量,通常会电源的外部设置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来对电源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散热片的拆装都较为麻烦,使得清理或更换散热片不方便,散热片如果积灰得不到清理容易降低其散热效果,并且现有的散热风扇在进行长期工作后,表面会附着大量灰尘,这会使得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变的不理想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
CN210516940U
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的散热结构,该技术通过在电源的侧边沿电源长度方向设有散热器,并且散热器的两端连接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上安装风扇,散热器对电路板进行散热,并且通过一端送风,另一端抽风的结构方式让电池的侧壁和散热器之间形成特定的散热路径,将发热的电路板及散热器放置于风道中使其达到强制风冷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该种移动电源的散热结构在进行长期的散热工作后,其内部会积压了大量的灰尘,灰尘得不到清理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诉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源散热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防尘组件防止灰尘进入电源内部,避免电源内部积灰发生故障损坏,降低电源发生故障损坏的概率,并通过拆装组件对散热片进行拆卸,便于对散热片进行清理灰尘,避免散热片内部积灰使得散热效果不理想,增强了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包括:电源箱,设置于所述电源箱内部的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源箱顶部的通风框,设置于所述电源底部的散热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顶端及底端的防尘组件,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电源内部,设置于散热片两端的拆装组件,用于对所述散热片拆装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顶端及底端的防尘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两侧的
L
形块,分别设置于所述
L
形块外端靠近所述通风框一侧的固定螺丝
a
和固定螺丝
b。
[0008]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散热片外端两侧的主凹槽,所述主凹槽内部设有与之配套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块一端设有拉杆,分别开设于所述电源箱底部两侧的副凹槽,设置于所述副凹槽内部一端与所述卡块相连接的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丝
a
与所述通风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
b
与所述电源箱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框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转动连
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部四侧固定安装有四根连接杆,四根所述连接杆外端均连接有扇叶,所述轴承贯穿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通风框内部顶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所述副凹槽的长宽尺径一致,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副凹槽并延伸至所述电源箱外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箱内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板
a
,所述电源外端与固定板
a
的相对位置处均安装有固定板
b
,所述固定板
a
与所述固定板
b
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防尘组件防止灰尘进入电源内部,避免电源内部积灰发生故障损坏,降低电源发生故障损坏的概率,并通过拆装组件对散热片进行拆卸,便于对散热片进行清理灰尘,避免散热片内部积灰使得散热效果不理想,增强了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电源箱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
A
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图2中
B
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1‑6中:
1、
电源箱;
101、
电源;
102、
副凹槽;
103、
弹簧;
104、
固定板
a

105、
固定板
b

106、
固定杆;
2、
通风框;
201、
防尘板;
202、L
形块;
203、
固定螺丝
a

204、
固定螺丝
b

3、
散热片;
301、
主凹槽;
302、
卡块;
303、
拉杆;
4、
电机;
401、
轴承;
402、
连接块;
403、
连接杆;
404、
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包括:电源箱1,设置于电源箱1内部的电源
101
,设置于电源箱1顶部的通风框2,设置于电源
101
底部的散热片3,分别设置于通风框2顶端及底端的防尘组件,用于防止灰尘进入电源
101
内部,设置于散热片3两端的拆装组件,用于对散热片3拆装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4,通风框2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4,电机4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承
401
,轴承
401
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
402
,连接块
402
外部四侧固定安装有四根连接杆
403
,四根连接杆
403
外端均连接有扇叶
404
,轴承
401
贯穿连接块
402
并与通风框2内部顶端连接,当启动电机4时,由轴承
401
带动连接块
402
旋转,扇叶
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箱
(1)
;设置于所述电源箱
(1)
内部的电源
(101)
;设置于所述电源箱
(1)
顶部的通风框
(2)
;设置于所述电源
(101)
底部的散热片
(3)
;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
(2)
顶端及底端的防尘组件,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电源
(101)
内部;分别设于散热片
(3)
外端的拆装组件,用于对所述散热片
(3)
拆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
(2)
顶端及底端的防尘板
(201)
;分别设置于所述通风框
(2)
两侧的
L
形块
(202)
;分别设置于所述
L
形块
(202)
外端靠近所述通风框
(2)
一侧的固定螺丝
a(203)
和固定螺丝
b(20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散热片
(3)
外端两侧的主凹槽
(301)
,所述主凹槽
(301)
内部设有与之配套使用的卡块
(302)
,所述卡块
(302)
一端设有拉杆
(303)
;分别开设于所述电源箱
(1)
底部两侧的副凹槽
(102)
;设置于所述副凹槽
(102)
内部一端与所述卡块
(302)
相连接的弹簧
(10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诏君刘志科孙腾飞王理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四维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