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72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该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包括PWM控制芯片、输入滤波电路、芯片启动电路、反馈电路、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软启动电路、开关控制驱动电路以及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PWM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芯片启动电路、所述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以及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芯片启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采用高度集成的国产化芯片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使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避免对进口元器件的依赖。口元器件的依赖。口元器件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反激拓扑电源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用于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其通常由变压器、开关管、二极管等元器件组成。反激拓扑电源具有结构简单、功率转换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如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工业自动化等。
[0003]然而,目前存在的反激拓扑电源普遍采用国外的元器件,这导致了一些问题,首先,集成度不高是主要问题,由于采用了不同供应商的元器件,这些元器件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和匹配性的差异,导致整个电源模块难以实现高集成度,也增加了电路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其次,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反激拓扑电源往往需要依赖于进口元器件,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还可能导致供应链上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采用高度集成的国产化芯片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使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避免对进口元器件的依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包括PWM控制芯片、输入滤波电路、芯片启动电路、反馈电路、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软启动电路、开关控制驱动电路以及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PWM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芯片启动电路、所述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以及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芯片启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PWM控制芯片为U2;所述反激拓扑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T1;所述芯片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容C4以及二极管D1;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2和C3,并联的一端连接变压器的1引脚,还连接VIN+,并联的另一端接地;R4的一端与C4的一端连接并连接VCC,C4的另一端接地,C4的另一端还连接T1的3引脚,R4的另一端连接D1的阴极,D1的阳极连接T1的2引脚,T1的2引脚和3引脚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场效应管Q1、电容C1、C5、C6、C7以及C8、电阻R1、R2以及R3;Q1的源极通过C1以及R1与Q1的漏极连接,Q1的源极、U1的3引脚GND、R2的一端以及C5的一端共同与T1的8引脚连接,R2的另一端与U1的2引脚T连接,C5的另一端分别与U1的1引脚VCC和U1的5引脚VOUT连接;Q1的栅极与U1的4引脚DRV连接;C6、C7以及C8并联,并联的第一端以及R3的一端共同与Q1的漏极连接,R3的另一端与U1的8引脚D连接,并联的第二端共同与T1的5引脚连接。
[0009]可选地,C6、C7以及C8相同。
[0010]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3、电阻R5、R7、R8、R9以及
场效应管Q2;Q2的漏极与T1的4引脚连接,Q2的源极分别与R8的一端以及R9的一端连接,Q2的栅极分别与R7的一端、Q3的2引脚发射极以及D2的阴极连接,R8、R9、R7的另一端以及Q3的3引脚集电极接地,D2的阳极以及Q3的基极与R5的一端连接,R5的另一端连接U2。
[0011]可选地,所述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以及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6、R13、R14、R15、R16、R19、R20、R26、电容C11、C12、C13、C14、C15以及二极管D4;U2的1引脚COM通过R15和C15与R26的第一端连接,R26的第二端接地;U2的2引脚VIN通过R14分别连接VIN+以及R6的一端;U2的3引脚UVP分别与C11的第一端,R19的第一端、R13的第一端以及D4的阳极连接,R13的第一端与R19的第一端连接,C11的第二端以及R19的第二端共同与R26的第一端连接,D4的阴极为引出端EN;U2的4引脚VDD通过C12与R26的第一端连接,4引脚以及C12的第一端共同连接VCC;U2的5引脚GATE与R5远离D2的一端连接;U2的6引脚GND与R26的第一端连接;U2的7引脚通过R16与Q2的源极连接,7引脚还通过C13与R26的第一端连接,7引脚还与R6的另一端连接;U2的8引脚RT通过R20与R26的第一端连接;U2的9引脚SS通过C14与R26的第一端连接;R26的第一端、R19的第二端、C11的第二端、C12的第二端、C15的第二端、U2的6引脚GND、C13的第二端、R20的第二端以及C14的第二端共同作为引出端SGND。
[0012]可选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光耦U3、基准芯片U4、电阻R10、R11、R12、R17、R18、R19、R22、电容C9、C10以及C16;R26的第一端、R19的第二端、C11的第二端、C12的第二端、C15的第二端、U2的6引脚GND、C13的第二端、R20的第二端以及C14的第二端共同连接U3的3引脚;U3的4引脚COM与U2的1引脚COM连接;U3的1引脚和2引脚分别与R1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R17的第一端还与R10的第一端连接,R17的第二端还分别与U4的1引脚、R12的一端以及C10的一端连接,R12的另一端通过C9与C10的另一端连接;C9和C10的连接端还分别与R18的第一端、R25的一端以及R21的第一端连接,R21的第一端还与U4的2引脚连接,R21的第二端以及U4的3引脚通过C16连接GND,R21的第二端以及U4的3引脚还与T1的5引脚连接,R25的另一端为引出端TRIM,R18的第二端与R11的第一端连接,R10和R11的第二端共同与C6、C7以及C8并联的第一端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反激拓扑电源模块还包括供电电源电路,所述供电电源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3、电阻R22、R23以及R24,D3的阴极通过R22连接VCC,D3的阳极连接GND,R23的一端连接至R22和D3的阴极之间,R23的另一端与R24的一端连接,R24的另一端连接GND,还与D3的阳极连接;R23和R24的连接端还分别与R6远离R13的一端以及U2的7引脚CS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部使用国产化芯片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该模块采用高度集成的国产化芯片,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并避免对进口元器件的依赖。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的框架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的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过流保
护电路以及软启动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PWM控制芯片、输入滤波电路、芯片启动电路、反馈电路、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软启动电路、开关控制驱动电路以及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PWM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芯片启动电路、所述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以及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芯片启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还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芯片为U2;所述反激拓扑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T1;所述芯片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容C4以及二极管D1;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2和C3,并联的一端连接变压器的1引脚,还连接VIN+,并联的另一端接地;R4的一端与C4的一端连接并连接VCC,C4的另一端接地,C4的另一端还连接T1的3引脚,R4的另一端连接D1的阴极,D1的阳极连接T1的2引脚,T1的2引脚和3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场效应管Q1、电容C1、C5、C6、C7以及C8、电阻R1、R2以及R3;Q1的源极通过C1以及R1与Q1的漏极连接,Q1的源极、U1的3引脚GND、R2的一端以及C5的一端共同与T1的8引脚连接,R2的另一端与U1的2引脚T连接,C5的另一端分别与U1的1引脚VCC和U1的5引脚VOUT连接;Q1的栅极与U1的4引脚DRV连接;C6、C7以及C8并联,并联的第一端以及R3的一端共同与Q1的漏极连接,R3的另一端与U1的8引脚D连接,并联的第二端共同与T1的5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C6、C7以及C8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3、电阻R5、R7、R8、R9以及场效应管Q2;Q2的漏极与T1的4引脚连接,Q2的源极分别与R8的一端以及R9的一端连接,Q2的栅极分别与R7的一端、Q3的2引脚发射极以及D2的阴极连接,R8、R9、R7的另一端以及Q3的3引脚集电极接地,D2的阳极以及Q3的基极与R5的一端连接,R5的另一端连接U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激拓扑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以及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6、R13、R14、R15、R16、R19、R20、R26、电容C11、C12、C13、C14、C15以及二极管D4;U2的1引脚COM通过R15和C15与R26的第一端连接,R26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诏君孙腾飞刘志科王理想文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四维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