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激式变压器并联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反激式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反激式变压器并联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日发完善,电子产品的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供电电源的电流也要更大。反激拓扑结构由于能适应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源产品中。随着日益增加的电流需求,反激拓扑中变压器线包就需要采用更大截面积的导线,但是导线截面积增加后,不仅会使得变压器线包难以平整,线包粗大,大大降低了变压器的利用率;还会导致线包发热量大,容易造成线包烧毁或磁芯饱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激式变压器并联电路。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反激式变压器并联电路,包括光伏电源,光伏电源的负极PV
‑
接地,光伏电源的正极PV+接电解电容C1正极、瞬态抑制二极管D1正极、第一反激式变压器T1原边第一接线端1、第二反激式变压器T2原边第一接线端1,电解电容C1负极接地,瞬态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式变压器并联电路,包括光伏电源,其特征是:光伏电源的负极PV
‑
接地,光伏电源的正极PV+接电解电容C1正极、瞬态抑制二极管D1正极、第一反激式变压器T1原边第一接线端1、第二反激式变压器T2原边第一接线端1,电解电容C1负极接地,瞬态抑制二极管D1负极分别接第一二极管D2负极、第二二极管D3负极,第一二极管D2正极接第一反激式变压器T1原边第二接线端2,第一反激式变压器T1原边第二接线端2接第一功率管Q1的漏极D,第一功率管Q1的栅极G接第一PWM控制芯片的PWM引脚,第一功率管Q1的源极S接地,第二二极管D3正极接第二反激式变压器T2原边第二接线端2,第二反激式变压器T2原边第二接线端2接第二功率管Q2的漏极D,第二功率管Q2的栅极G接第二PWM控制芯片的PWM引脚,第二功率管Q2的源极S接地,第一反激式变压器T1副边第一接线端5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建,刘志康,叶润,杨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