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54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数控轴承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现有的轴承外表面磨床夹具为电磁夹无心具,这种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个轴承套圈,已不能满足双圈一次装卡一次磨的数控轴承外表面磨床要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两个支撑座与两个压板,两个支撑座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数量为四个,滑板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四个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转杆,通过转盘与控制机构的配合,方便对两个轴承套圈进行固定,以便对两个轴承套圈同步固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轴承磨床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轴承磨削行业对轴承磨削机床的磨削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可增加磨削效率的双圈一次装卡一次磨的磨床发展势不可挡,而现有的轴承外表面磨床夹具为电磁夹无心具,这种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个轴承套圈,已不能满足双圈一次装卡一次磨的数控轴承外表面磨床要求,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右侧固定两个轴承套圈的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解决了上述现有的轴承外表面磨床夹具为电磁夹无心具,这种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个轴承套圈,已不能满足双圈一次装卡一次磨的数控轴承外表面磨床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轴承外表面磨床夹具为电磁夹无心具,这种夹具一次只能装夹一个轴承套圈,已不能满足双圈一次装卡一次磨的数控轴承外表面磨床要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包括外壳、两个支撑座与两个压板,两个支撑座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的数量为四个;
[0006]滑板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四个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转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转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压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右侧延伸至外壳的外部,蜗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外壳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
[0007]借由上述机构:通过支撑座,方便放置轴承套圈,通过滑板,方便带动转杆移动使得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可以带动压板移动,利用压板与支撑座的配合,可以同时固定两个轴承套圈,以便对轴承套圈进行加工。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蜗轮、连接轴、两个连接盘与四个连接杆;
[0009]蜗轮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连接轴贯穿蜗轮,两个连接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轴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四个连接杆与相对应的连接盘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通过控制机构,方便带动蜗轮旋转使得连接盘旋转,连接盘旋转可以带动连接杆移动使得滑板移动,方便轴承套圈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数量为两个,连接轴的外壁与连接套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通过连接套,方便对连接轴进行限制,使连接轴与连接盘稳定旋转。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制框,且限制框的数量为两个,滑板的底部与限制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通过限制框,方便引导滑板移动。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杆贯穿滑板。
[0016]进一步的,通过固定杆可以对滑板进行限制,使滑板稳定横向移动,防止滑板受到外力影响导致偏移。
[001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滑板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利用滑槽与滑板的配合,方便滑板滑动带动转杆移动。
[0019]有益效果:
[0020]1、旋转转盘方便带动蜗杆旋转并带动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方便带动滑板与转杆移动使得连接板与压板移动,利用压板与支撑座的配合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
[0021]2、通过蜗轮旋转方便带动连接轴旋转使得连接盘旋转,连接盘旋转可以带动连接杆移动使得滑板移动;
[0022]本技术中:通过转盘与控制机构的配合,方便对两个轴承套圈进行固定,以便对两个轴承套圈同步固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的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的支撑座与连接板和压板的三维图。
[0027]图中:1、外壳;2、转盘;3、蜗杆;4、蜗轮;5、连接轴;6、连接套;7、连接盘;8、连接杆;9、滑板;10、限制框;11、固定杆;12、支撑座;13、转杆;14、连接板;1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

4,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包括外壳1、两个支撑座12与两个压板15,两个支撑座12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顶部,外壳1的底部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板9,且滑板9的数量为四个;滑板9的顶部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四个滑板9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转杆1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4,压板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4的底部,外壳1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蜗杆3,蜗杆3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蜗杆3的右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转盘2,外壳1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蜗轮4、连接轴5、两个连接盘7与四个连接杆8;蜗轮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且蜗杆3与蜗轮4相啮合,连接轴5贯穿蜗轮4,两个连接盘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轴5的前后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四个连接杆8与相对应的连接盘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0031]借由上述机构:通过转盘2方便带动蜗杆3旋转使得蜗轮4与连接轴5与连接盘7旋转,连接盘7旋转可以带动连接杆8移动使得滑板9移动,滑板9带动转杆13移动使得连接板14移动,连接板14可以带动压板15移动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通过转盘2与控制机构的配合,方便对两个轴承套圈进行固定,以便对两个轴承套圈同步固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0032]本技术中,外壳1的底部内壁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的数量为两个,连接轴5的外壁与连接套6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连接套6,方便对连接轴5进行限制,使连接轴5与连接盘7稳定旋转。
[0033]本技术中,外壳1的底部内壁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限制框10,且限制框10的数量为两个,滑板9的底部与限制框10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限制框10,方便引导滑板9移动。
[0034]本技术中,外壳1的内壁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杆11贯穿滑板9,通过固定杆11可以对滑板9进行限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包括外壳(1)、两个支撑座(12)与两个压板(15),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座(12)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顶部,所述外壳(1)的底部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滑板(9),且滑板(9)的数量为四个;滑板(9)的顶部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四个滑板(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相对应的转杆(1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4),压板(1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4)的底部,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3),蜗杆(3)的右侧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蜗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2),外壳(1)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磨床的外表面双圈磨削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蜗轮(4)、连接轴(5)、两个连接盘(7)与四个连接杆(8);蜗轮(4)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且蜗杆(3)与蜗轮(4)相啮合,连接轴(5)贯穿蜗轮(4),两个连接盘(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帅利秦起陈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贝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