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碾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GPS基站、碾压遍数监测单元和行走速度监测单元,所述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载GPS接收机相连,所述GPS基站接收各个监测单元发出的信号,所述控制箱接收GPS基站发出的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全天候实时采集三个压实参数,使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参数得以保存具有可追溯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依靠GPS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作出判断,大大减小了错距误差,提高了碾压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够全天候提供 实时监控的、高精度的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碾压机在操作时基本上都是靠操作手的经验进行碾压,人为的因素占很大 比例。当操作手的经验不足,或者工作状态不佳,或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时,会产生超厚、欠 压、漏压、超压和偏离等质量缺陷。并且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工作参数无法得到保存,要对碾 压质量进行检测时,不能利用工作参数进行追溯。现有的一种心墙堆石坝碾压过程信息自 动采集装置采取了一些措施,实时采集碾压机的激振力信号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实时 监控、高精度的效果,但没有对工作过程中很重要的行走速度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判 断,所以控制精度还是不够。还有另外的压实参数,如碾压遍数也没有得到实时采集,这些压实参数在施工过 程中都很重要,如果能实时采集并对其控制,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 统,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 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碾 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和GPS基站,所述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 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载GPS接收机相连,接收机载GPS接收机所发出的信 号,所述激振力监测单元接收碾压机的激振力信号,所述机载GPS接收机由碾压机电源单 元供电,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 电并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作为优选,还包括碾压遍数监测单元,该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将碾压 遍数信号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控制系统全天候实时采集 三个压实参数,使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参数得以保存具有可追溯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依 靠GPS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作出判断,实现等宽进退错距和无缝衔接碾压,大大提高了控 制精度,提高了碾压质量,还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 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碾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和GPS基站,所述 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 载GPS接收机相连,接收机载GPS接收机所发出的信号,所述激振力监测单元接收碾压机的 激振力信号,所述机载GPS接收机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 测单元、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并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所述机载GPS接收机集成了能够接收GPS、GL0NASS双星系统信号的GPS卫星天线 和差分无线电天线于一体,实现RTK初始化时间仅需10秒,具有优良的机动性能,保障了工 作需要。机载GPS接收机在初始化后,通过无线数据链接收来自GPS基站的载波相位观测 值、伪距观测值等数据的同时也同步观测采集GPS卫星载波相位数据,通过系统内差分处 理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实时求算出流动站厘米精度级坐标。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 选择SNR410型号的数据传输电台,安装在碾压机上,将机载GPS接收机和GPS基站数据通 过相同频率进行数据通讯传输,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动态精准定位。所述激振力监测单元、碾压遍数监测单元和行走速度监测单元分别采集碾压机械 的激振力信号、碾压遍数信号和行走速度信号,多渠道实时采集碾压机械在工作中的工作 参数,这些信号通过GPS基站发送到控制箱中。所述控制箱是系统操作及信息引导的界面,有若干多功能按键和开关,在软件的 引导下,可以完成全部功能的操作。控制箱的液晶显示屏提供激振力、碾压遍数、行走速度 和路线等操作手所需引导信息。控制箱安装在驾驶室内,通过总线连接各部位传感器,便于 操作手实时查看工作状态,引导工作。由于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高精度地确定碾压机械的 激振力状态、对某一路段的碾压遍数、行走速度和路线,从而能够实现等宽进退错距技术, 使错距误差达到_5cm 5cm。与传统进退错距碾压技术错距宽度误差一般在-20cm 30cm 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采集碾压遍数的传感器安装在碾轮上,使碾轮具有轮迹记忆和识别功能,不仅能 引导和识别块与块连接的边界,还能在交接班时将先填筑块边界处未压够遍数的条带接续 碾压,使先后填筑块做碾压无缝衔接,避免重压、或者漏压,保证碾压质量。传统的碾压要求 为防止漏碾需搭接50cm碾压,使用本控制系统之后可以将其定位精度控制在5cm之内,可 以减少15%的碾压工作。为了使控制精度更加精确,还可以增加一个铺料厚度监测单元,专门对路面上的 铺料厚度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将信号通过GPS基站发送到控制箱 里,由操作手一并处理。权利要求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碾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和GPS基站,所述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载GPS接收机相连,接收机载GPS接收机所发出的信号,所述激振力监测单元接收碾压机的激振力信号,所述机载GPS接收机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并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速度监测单元,所述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将行走速度信号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碾压遍 数监测单元,该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将碾压遍数信号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 送到控制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碾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GPS基站、碾压遍数监测单元和行走速度监测单元,所述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载GPS接收机相连,所述GPS基站接收各个监测单元发出的信号,所述控制箱接收GPS基站发出的信号。本技术能够全天候实时采集三个压实参数,使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参数得以保存具有可追溯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依靠GPS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作出判断,大大减小了错距误差,提高了碾压质量。文档编号G01S5/02GK201667016SQ201020138408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伍俊友, 刘振燕, 刚勇才, 吴高见, 孙林智, 梁涛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碾压机智能施工控制系统,包括机载GPS接收机、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碾压机电源单元、控制箱和GPS基站,所述机载GPS接收机分别连接有GPS卫星天线和差分无线电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与机载GPS接收机相连,接收机载GPS接收机所发出的信号,所述激振力监测单元接收碾压机的激振力信号,所述机载GPS接收机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所述无线传输单元DTU、激振力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并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速度监测单元,所述行走速度监测单元由碾压机电源单元供电,将行走速度信号通过GPS基站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见,孙林智,伍俊友,刘振燕,刚勇才,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