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涉及一种土石过水围堰楔形护板。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中,土石过水围堰参与溢洪可减小导流建筑物的规模,能够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采用土石围堰过流可以就地取材,解决按全年挡水设计时,工程量较大、水工布置困难的问题,是山区河流较为经济、合理的导流方式。 作为临时水工建筑物,土石过水围堰的抗冲刷能力较弱,溢洪时一旦堰面或堰脚的局部被冲开缺口、填充料被掏,最终可能导致溃堰事故。为此,有必要寻求能够保护土石过水围堰的护面结构,以保障土石过水围堰的稳定和安全。目前工程上所采用的土石过水围堰的护面的形式有块石护面、铅丝笼护面、混凝土板护面等,其中,楔形混凝土护板是较佳的护面形式,其过流面为平面,护板在土石过水围堰的边坡上呈阶梯状布置,下一级护板的头部被压在上一级护板的尾部下面,相互衔接。但由于现有楔形护板的过流面为平面,水流流经楔形护板的跌坎时,水流的流向基本平行于楔形护板的过流面,因而水流作用于下一级护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挑压坎的土石过水围堰护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矩形平板,底板顶面的尾部设置有与底板为一体化结构的挑压坎(2),所述挑压坎(2)为楔形块体,其上顶面为斜面、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直角三角形,后端面为矩形且延伸至底板尾部端面之外,所述楔形块体位于底板尾部端面之外部段的底面与底板尾部端面形成衔接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挑压坎的土石过水围堰护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矩形平板,
底板顶面的尾部设置有与底板为一体化结构的挑压坎(2),所述挑压坎(2)为楔形块体,其
上顶面为斜面、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直角三角形,后端面为矩形且延伸至底板尾部端面之外,
所述楔形块体位于底板尾部端面之外部段的底面与底板尾部端面形成衔接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挑压坎的土石过水围堰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压坎(2)后
端面的高度Hk=0.4~0.7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挑压坎的土石过水围堰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挑压坎(2)上
顶面的长度式中,n为土石过水围堰堰面的坡度,Hk为挑压坎后端面
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挑压坎的土石过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
述衔接口(3)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良,杨秀玲,王波,田静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