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87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包括机巢,用于容纳无人机;承载移动设备,用于承载机巢,且当承载移动设备启动时带动机巢移动,以扩大无人机巡检范围;所述机巢包括用于包覆无人机的机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无人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目前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航拍

测绘

巡检都有深入应用

目前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受电池电量的限制,在户外长时间工作需要及时给电池充电,但户外又很难及时找到电源,而且人工充电操作复杂,这就导致无人机使用效率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专利技术一款可以户外机动使用,且自动给无人机自动充电的设备有重要意义

因为在野外地面不平整,目前现有的机巢无法自动调整机巢落机平台的角度,这导致现有机巢在户外很难保证无人机的安全降落,这也是限制现有移动机巢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包括:机巢,用于容纳无人机;承载移动设备,用于承载机巢,且当承载移动设备启动时带动机巢移动,以扩大无人机巡检范围;所述机巢包括用于包覆无人机的机舱体

安装在机舱体内的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所述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用于将无人机位置调正并对其进行充电

[0005]优选地,所述机舱体包括顶部敞口的主体框架以及相对主体框架移动实现主体框架启闭的舱门,主体框架上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主体框架内底壁安装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

[0006]优选地,所述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包括位于机舱体内用于无人机停放的基板以及用于调整基板的角度以使无人机安全降落的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安装在机舱体的内底壁上,基板上安装有用以调整无人机位置的归中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归中组件包括两组水平垂直不相交且位于基板上方的推动组件;每组推动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位于基板上方边缘的推动杆,同一推动组件上的两个推动杆相向移动用以推动无人机向基板中心位置移动,推动杆的两端连接有向基板下方延伸的安装支架,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支架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同一滑动组件上,滑动组件安装在基板的下端边部,基板的下端还安装有驱动组件,用以驱使同一推动组件上的两个推动杆相向移动,推动无人机向基板中心位置移动,每组推动组件对应一个驱动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基板下端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支架固接的滑块;
驱动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基板下端的减速双输出轴电机,减速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相对的两个第一导轨中任一个相邻且平行布设的丝杆,丝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两个丝杆上的螺旋方向成相反布设,以使两个移动块向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移动块与对应的滑块固接,丝杆的端部安装有固定在基板下端的轴承座;所述基板的下端中心安装有一用以检测基板倾斜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基板的底部还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推动组件上推动杆位置的感应传感器

[0009]优选地,其中一组所述推动组件上的两个推动杆相向的端面安装有充电口,充电口与无人机支撑腿上的充电插头插接充电

[0010]优选地,所述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包括连接在机舱体内底壁中心的三角板以及位于三角板上方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上端连接在基板的下端中部,三角板与环形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电动推杆,当第二角度传感器检测出基板倾斜时,用以调整基板的水平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万向节,环形板的下端和三角板的上端均连接有与对应万向节铰接匹配的铰接头

[0012]优选地,所述机巢还包括有
RTK
双云台组件,用于提升
RTK
基站精度和信号,
RTK
双云台组件通过支架安装在机舱体的一侧上端

[0013]优选地,所述
RTK
双云台组件包括三个沿竖向呈水平等距排布的连接板,位于最上方的连接板的上端面连接有
RTK
基站和第三角度传感器,任意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被动调节件和一主动调节件,两组调节组件成交错布设,通过第三角度传感器监测
RTK
基站的偏斜角度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主动调节件动作驱使上端的连接板位置以调整
RTK
基站位置提升精度和信号传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移动无人机巢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智能回收

充电

放飞

存储,扩大了无人机使用范围,增加了无人机户外使用效率,同时降低了无人机的操作难度,只需要一键就可以下发完成任务

[0015]2.
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移动无人机巢含有智能落机平台,智能平台可以根据角度传感器的数据智能调整落机平台的角度,在户外地面不平整时,可以保证无人机的安全降落

[0016]3.
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移动无人机巢放置在皮卡车上,可以移动使用,很方便部署到使用区域,机动性强,使用效率高

[0017]4.
当在户外地面不平整
RTK
基站精度和信号都会大大降低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移动无人机巢含有智能
RTK
云台,可以自动调整
RTK
角度,满足定位的精准性,提高机库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巢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体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归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反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
RTK
双云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承载移动设备
1、
机巢
2、
机舱体
21、
主体框架
210、
舱门
211、
第一角度传感器
212、
电池
213、
雨量计
214、
风速仪
215、
空调
216、
电机
217、
齿轮
218、
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巢(2),用于容纳无人机;承载移动设备(1),用于承载机巢(2),且当承载移动设备(1)启动时带动机巢(2)移动,以扩大无人机巡检范围;所述机巢(2)包括用于包覆无人机的机舱体(
21


安装在机舱体(
21
)内的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
22
),所述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
22
)用于将无人机位置调正并对其进行充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体(
21
)包括顶部敞口的主体框架(
210
)以及相对主体框架(
210
)移动实现主体框架(
210
)启闭的舱门(
211
),主体框架(
210
)上安装有第一角度传感器(
212
),主体框架(
210
)内底壁安装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
2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空间调整平台(
22
)包括位于机舱体(
21
)内用于无人机停放的基板(
220
)以及用于调整基板(
220
)的角度以使无人机安全降落的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多自由度空间调整组件安装在机舱体(
21
)的内底壁上,基板(
220
)上安装有用以调整无人机位置的归中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中组件包括两组水平垂直不相交且位于基板(
220
)上方的推动组件;每组推动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位于基板(
220
)上方边缘的推动杆(
221
),同一推动组件上的两个推动杆(
221
)相向移动用以推动无人机向基板(
220
)中心位置移动,推动杆(
221
)的两端连接有向基板(
220
)下方延伸的安装支架(
222
),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支架(
222
)的下端活动安装在同一滑动组件上,滑动组件安装在基板(
220
)的下端边部,基板(
220
)的下端还安装有驱动组件,用以驱使同一推动组件上的两个推动杆(
221
)相向移动,推动无人机向基板(
220
)中心位置移动,每组推动组件对应一个驱动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智能移动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基板(
220
)下端的第一导轨(
223
),第一导轨(
223
)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安装支架(
222
)固接的滑块(
224
);驱动组件包括一安装在基板(
220
)下端的减速双输出轴电机(
225
),减速双输出轴电机(
225
)的两侧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相对的两个第一导轨(
223
)中任一个相邻且平行布设的丝杆(
226
),丝杆(
226
)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
227
),两个丝杆(
2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邱明任刚跃
申请(专利权)人:尚特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