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8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其中,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具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与所述支撑板定位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壳管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

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
(
主要是金属材料
)
制造,能在高温

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0003]壳管式换热器的结构主要由外壳
(
外表面
)、
传热管束
(
内表面
)
及密封垫片等组成,外壳一般用不锈钢板冲压而成,也可用碳钢薄板焊接而成;内部传热元件大多为
U
形的翅片或螺旋槽型波纹状金属片

由于这种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大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而深受欢迎,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0004]壳管式换热器内组件结构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气液分离器作为蒸发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对气液混合的换热介质进行气液分离,防止压缩机吸入大量液体而造成液击,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储存于容器底部,待受热汽化后再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汽态换热介质进入压缩机

[0005]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普遍是悬挂式,和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都是独立装配,气液分离器与支撑板在装配后容易造成一定的相对切斜度,这样降低了制冷剂流动,导致换热能力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及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与支撑板在装配后容易造成一定的相对切斜度,降低了制冷剂流动,导致换热能力低下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具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与所述支撑板定位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凸台;或者,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间隔布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每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均与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支撑板通过拉杆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对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进行支撑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形成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卡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槽焊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布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为管束支撑区域,所述支撑板的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减重孔;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之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呈板状结构,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沿水平方向布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布置

[0018]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两者在定位配合后,使得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同一基准定位,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两者之间直接建立了位置定位联系,不需要在其他结构装配后再进行校准,让支撑板和气液分离器的相对位置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支撑板和气液分离器主体的配合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支撑板和气液分离器主体的结构配合透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支撑板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气液分离器主体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的结构配合透视图;
[0026]图8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动对比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和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
20
,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
11
;所述支撑板
20
上具有第二定位结构
21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限位配合,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与所述支撑板
20
定位配合

[0031]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两者在定位配合后,使得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通过同一基准定位,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两者之间直接建立了位置定位联系,不需
要在其他结构装配后再进行校准,让支撑板和气液分离器的相对位置得到保证

参见图8,图8左侧为现有技术中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之间位置偏移时,制冷剂流动的流向
(
箭头方向
)
;图8右侧为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与气液分离器之间位置固定时,制冷剂流动的流向
(
箭头方向
)
,可以明显对比出,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组件有效地解决了两者的位置偏移问题,使制冷剂流动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行,制冷剂流动提升了换热能力

[0032]在本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组件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
(11)
;用于管束支撑的支撑板
(20)
,所述支撑板
(20)
上具有第二定位结构
(21)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限位配合,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
(10)
与所述支撑板
(20)
定位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为定位凸台;或者,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为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为定位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间隔布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一一对应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20)
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
(20)
间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
(20)
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每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
(21)
均与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
(11)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支撑板
(20)
通过拉杆
(22)
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自政李德华何五润张望平邓桂成陈泰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