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源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65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电源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源网络PDN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源输送可以理解为电源分配网络
(PDN)
,从源端稳压模块
(VRM)
到负载芯片

电源分配网络是为负载芯片提供所需电源,需要对电源分配网络管控
。PCB
板级
PDN
设计,关注的便是电源分配网络的目标阻抗,即电源网络
PDN
阻抗

[0003]电源
PDN
仿真可以获得
PDN
曲线,通过
PDN
曲线与目标阻抗曲线进行对比,判断
PCB
电源网络设计是否符合性能要求

初次结果一般都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多次迭代,多次修改仿真网络的电容,直至
PDN
曲线在目标频率内满足目标阻抗

[0004]传统的
PDN
仿真方法是把负载芯片设置成一个端口进行仿真,该模型为负载芯片内部集成多个电容

传统的仿真方法是在仿真软件中,根据负载芯片中电容的属性,从电容模型库中调取电容模型文件,给每个电容附上对应的封装模型,进行建模,可观测的端口只有芯片端,意味着仿真只会得到单端口
s
参数文件

仿真后的
PDN
曲线若不符合要求,需要更改电容容值时,需要再次调用电容模型库

修改电容封装名,重新对芯片赋予新的电容模型

如果电容数量较多,上述过程非常耗时

[0005]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一种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每个电容端口,生成包含有多个电容端口的多端口
s
参数文件,与负载芯片端口的
s
参数组成多端口级联模型,以等效电源网络;在电容端口进行更迭替换,以优化
PDN
阻抗

[000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
1、
提出所有电容端口,使电容端口独立于负载芯片端;
[0011]步骤
2、
提取负载芯片端口的
s
参数;
[0012]步骤
3、
生成包含有多个电容端口的多端口
s
参数文件;
[0013]步骤
4、
利用多端口
s
参数文件建立多端口级联模型,等效电源网络;
[0014]步骤
5、
仿真
PDN
阻抗;
[0015]步骤
6、
在观测频段内对比
PDN
曲线与目标阻抗曲线,若对比结果不符合阻抗性能要求,执行步骤7,若对比结果符合阻抗性能要求,执行步骤8;
[0016]步骤
7、
在多端口级联模型中的电容端口处修改
s
参数,改变电容容值,完成模型更迭替换,重复步骤5和6;
[0017]步骤
8、
获得优化的
PDN
曲线,结束仿真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电容端口
s
参数包括电容容值

[001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负载芯片端口
s
参数包括电源网络的走线

平面信息

[002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多端口
s
参数文件的格式为:
S(n+1)P
文件,其中
n
等于电容端口数

[002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将多端口
s
参数文件导入
ADS
软件中,生成多端口级联模型

[002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利用
ADS
软件对多端口级联模型进行
PDN
仿真

[002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观测频段的范围是
100KHz

10MHz。
[002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阻抗性能要求是:在观测频段内,
PDN
曲线位于目标阻抗曲线的下方

[002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的目标阻抗曲线的阻抗值
0.062
欧姆

[002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和步骤6之间,还包括步骤,验证多端口级联模型的
PDN
阻抗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地:
[0027]对集成多个电容的负载芯片的单端口电源模型仿真,获得第一
PDN
曲线;将步骤5仿真得到的
PDN
曲线定义为第二
PDN
曲线,对比第二
PDN
曲线与第一
PDN
曲线的一致性

[002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所有电容端口,生成包含有多个电容端口的多端口
s
参数文件,与负载芯片端口的
s
参数组成多端口级联模型,以等效电源网络;使所有电容端口独立出来,以便后面在
ADS
里面去放置每个电容的
S
参数,从而能够在电容端口进行更迭替换,以优化
PDN
阻抗;将集成在负载芯片内的所有电容模型提取至负载端口外部,引出电容端口,在电源网络
PDN
曲线优化过程中,在对应电容端口的
s
参数进行容值修改,便可完成更迭替换,无需再次调用电容模型库

修改电容封装名,也不用赋予新的电容模型至负载芯片;
[0030]因此本专利技术实现通过预留电容端口的
s
参数位置直接去调整参数,每一次迭代仿真速度非常快,提高了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32]图2为
POWER SI
软件中的电容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出每个电容端口,生成包含有多个电容端口的多端口
s
参数文件,与负载芯片端口的
s
参数组成多端口级联模型,以等效电源网络;在电容端口进行更迭替换,以优化
PDN
阻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提出所有电容端口,使电容端口独立于负载芯片端;步骤
2、
提取负载芯片端口的
s
参数;步骤
3、
生成包含有多个电容端口的多端口
s
参数文件;步骤
4、
利用多端口
s
参数文件建立多端口级联模型,等效电源网络;步骤
5、
仿真
PDN
阻抗;步骤
6、
在观测频段内对比
PDN
曲线与目标阻抗曲线,若对比结果不符合阻抗性能要求,执行步骤7,若对比结果符合阻抗性能要求,执行步骤8;步骤
7、
在多端口级联模型中的电容端口处修改
s
参数,改变电容容值,完成模型更迭替换,重复步骤5和6;步骤
8、
获得优化的
PDN
曲线,结束仿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电容端口
s
参数包括电容容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源网络
PDN
阻抗仿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负载芯片端口
s
参数包括电源网络的走线

平面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宜文黄刚吴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