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41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梁梁底楔形块纵坡调整及防张拉开裂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双
T
梁梁底楔形块纵坡调整及防张拉开裂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
T
梁是一种截面形状为双
T
形的梁,其两侧挑出部分为翼缘,中间部分为梁肋,双
T
梁通常采用在先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施工;目前公路市政桥梁工程大多存在纵坡,不同施工现场对预制梁的纵坡具有不同的要求,在预制双
T
梁时,涉及到梁底楔形块纵坡的调整,而梁底调坡是预制双
T
梁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楔形块需在预制台座上预留槽口制作,楔形块的高度直接影响到桥面标高,高于设计面会造成桥面铺装层厚度不足,低于设计面则会导致混凝土浪费,增加桥面不必要的永久荷载,二者都将影响桥梁的质量

[0003]传统梁底调坡的做法是采用砂箱和钢板调整,这种做法通常会导致预制梁坡度误差较大

外观质量差且支座受力不均匀,影响预制梁的整体施工质量;预制梁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试验,以使预制梁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预制梁本身所受到的荷载;采用砂箱和钢板对梁底调坡并对预制梁进行预应力张拉实验时,预制梁跨中起拱,梁段受力,梁端向跨中局部位移,容易造成梁端底部开裂,影响预制梁的施工质量

[0004]申请公布号为
202010981842.5
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梁底调坡器”,该调坡器通过调坡板分隔为楔形块的预制空间和调节空间,能够通过楔形块来调节梁底纵坡;然而,该调坡器的楔形块侧面与楔形块框架贴合设置,采用该调坡器来对预制梁张拉时,在预制梁跨中起拱过程中,无法使楔形块移动一定距离,同样会存在楔形块开裂

梁端底部开裂问题,楔形块无法多次使用,不仅会增加预制楔形块的费用,还会增加楔形块和预制梁的预制时间,影响到预制梁的施工质量

施工效率和施工预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
T
梁梁底楔形块纵坡调整及防张拉开裂调节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调节梁底纵坡,还能够防止预制双
T
梁张拉过程中梁端底部开裂和楔形块开裂,有利于提高预制双
T
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预算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0007]一种双
T
梁梁底楔形块纵坡调整及防张拉开裂调节装置,包括:台座,所述台座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并排设置有用于调节梁底纵坡的纵坡调节机构和用于防止梁端底部开裂的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所述纵坡调节机构和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的高度均能够调整

[0008]优选的,所述纵坡调节机构包括可调顶托板,所述可调顶托板的顶部设置有楔形块,底部设置有第一组用于调节可调顶托板和楔形块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
[0009]所述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包括可调楔形托板,所述可调楔形托板的底部设置有第
二组用于调节可调楔形托板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在调节预制双
T
梁梁底纵坡时,所述可调楔形托板的斜面与楔形块的斜面贴合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设置在第一调节槽之上,用于调节梁底楔形块纵坡和防止梁底楔形块张拉过程中开裂,所述第一调节槽用于容纳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并为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提供高度调节空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组调节螺帽和第一组调节螺杆,所述第一组调节螺帽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槽内,调节螺帽上轴向设置有螺孔,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螺帽上,其高度能够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组调节螺杆顶部与可调顶托板连接;
[0012]所述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组调节螺帽和第二组调节螺杆,第二组调节螺帽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槽内,第二组调节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螺帽上,其高度能够上下调节,所述第二组调节螺杆顶部与可调楔形托板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台座的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上均设置有钢板,在预制双
T
梁时,所述钢板用作底模,所述第二顶面上的钢板的侧面为斜面,以使楔形块的表面能够贴合钢板侧面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顶面上还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在钢板顶部,当第二顶面上设置有橡胶垫时,所述第二顶面的高度比第一顶面的高度低,以使第二顶面上橡胶垫顶部高度与第一顶面上钢板顶部高度相等

[0015]优选的,所述可调顶托板

所述可调楔形托板底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调节螺杆相适配的圆形盲孔,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伸入到盲孔内

[0016]优选的,所述可调顶托板

可调楔形托板底部的对应位置处分别铰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尺寸与调节螺杆的尺寸相对应,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伸入到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的顶部铰接有托盘,托盘能够绕着铰接轴相对转动;所述托盘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方式分别连接在可调顶托板

可调楔形托板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底部平行布置有两根或更多根导轨,所述导轨顶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导轨上还设置有限位块,以使底板沿着导轨滑动,并固定在导轨上的某一位置处;所述第二组调节螺帽均匀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第二组调节螺杆安装在第二组调节螺帽上,所述第二组调节螺杆顶部与可调楔形托板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槽长
0.5~1m
,宽
0.4~0.8m。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在台座的调节槽内并排布置纵坡调节机构和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能够扩展该装置的使用范围,使该装置不仅能够调整预制梁底纵坡,还能够防止预制梁端部和梁底楔形块张拉过程中开裂,从而提高预制梁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21]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配合纵坡调节机构使用,能够使同一楔形块多次使用,从而降低楔形块的制造费用,有利于降低施工预算,缩短施工工期

对预制双
T
梁张拉时,通过调节螺杆下降

拆除可调楔形托板,为楔形块提供位移空间,使预制双
T
梁张拉过程中带动楔形块产生一定位移,有利于防止楔形块开裂

[0022]通过在台座上的钢板上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具有柔性,在橡胶垫的作用下,可有效
防止预制双
T
梁张拉过程中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
T
梁梁底楔形块纵坡调整及防张拉开裂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8),所述台座(8)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调节槽(
81
),所述调节槽(
81
)内并排设置有用于调节梁底纵坡的纵坡调节机构和用于防止梁端底部开裂的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所述纵坡调节机构和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的高度均能够调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坡调节机构包括可调顶托板(3),所述可调顶托板(3)的顶部设置有楔形块(7),底部设置有第一组用于调节可调顶托板(3)和楔形块(7)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防张拉开裂调节机构包括可调楔形托板(4),所述可调楔形托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组用于调节可调楔形托板(4)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在调节预制双
T
梁梁底纵坡时,所述可调楔形托板(4)的斜面与楔形块(7)的斜面贴合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
81
)包括第一调节槽(
811
)和第二调节槽(
812
),所述第二调节槽(
812
)设置在第一调节槽(
811
)之上,用于调节梁底楔形块纵坡和防止梁底楔形块张拉过程中开裂,所述第一调节槽(
811
)用于容纳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并为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提供高度调节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组调节螺帽(2)和第一组调节螺杆(1),所述第一组调节螺帽(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槽(
811
)内,调节螺帽(2)上轴向设置有螺孔,调节螺杆(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螺帽(2)上,其高度能够上下调节,所述第一组调节螺杆(1)顶部与可调顶托板(3)连接;所述第二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组调节螺帽(2)和第二组调节螺杆(1),第二组调节螺帽(2)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槽(
811
)内,第二组调节螺杆(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螺帽(2)上,其高度能够上下调节,所述第二组调节螺杆(1)顶部与可调楔形托板(4)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韬光陈辉杨子纬尹龙骏黄少峰周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