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02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包括:后地板;后轮罩,后轮罩设于后地板的两侧;外轮罩,外轮罩设于后轮罩;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连接后轮罩和外轮罩,连接装置用于限制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相对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商用车疲劳耐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疲劳开裂是车辆零件发生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商用车而言,扭转疲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车身的扭转强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一台车的车身安全性,操控性和
NVH
的表现,由于商用车承载较乘用车重,在通过一些坑洼路段或者斜坡时,车身会承担较大的扭矩,发生扭转变形,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车身焊点开裂或者车门变形难以打开的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可以增加整车的扭转强度,降低扭转疲劳开裂风险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包括:后地板;后轮罩,后轮罩设于后地板的两侧;外轮罩,外轮罩设于后轮罩;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连接后轮罩和外轮罩,连接装置用于限制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相对转动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上有后地板和后轮罩和外轮罩,且分别各自连接,同时设置连接装置连接后轮罩和外轮罩,使商用车在经过坑洼路段或者斜坡时,由于车身成承担的扭矩,会使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产生扭转变形,通过设置连接装置来抵抗扭转变成产生的力,使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相互扭转的趋势被扼制,使外轮罩和后轮罩之间不会发生形变,不会使车身焊点开裂或者车门变形难以打开的情况,通过连接装置的加入,使整个车身的扭转强度增加,降低了扭转疲劳开裂的风险,使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的安全,使车身的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外轮罩;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和后轮罩,且第二连接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组件弯折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外轮罩,并设置第二连接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组件弯折来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和后轮罩,通过弯折的设置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连接更加稳定,保障了连接装置的稳定,同时通过弯折使连接装置本身的强度也得到了提高,使连接装置的防扭转能力更好,能更好的提高整车的扭转疲劳强度,同时通过弯折也使连接装置与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连接装置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提高了连接装置的实用性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外轮罩;加强部,加强部设于第一连接件;定位组件,定位组部设于第一连接件,定位组件用
于和外轮罩配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连接外轮罩同时加强部在第一连接件上,使第一连接件的强度得到了提高,使第一连接件在提高整车的扭转疲劳强度上能更好的发挥效果,同时设置定位组件在第一连接件上,使在安装连接装置时,能通过定位组件快速定位,使安装连接装置更加快捷,提高装配效率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加强部设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设于第一侧;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设于第二侧,且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相对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在加强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对设置,通过两个定位件使连接装置能更好更快速的定位安装到后轮罩和外轮罩之间,同时设置在加强部的两侧时定位时能更好的分辨和识别,同时两侧定位帮助连接装置能更好的安装,使安装连接装置的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贯通第一连接件,且第一定位件的贯通面积小于第二定位件的贯通面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贯通第一连接件,使能通过贯通形成的通道观察外轮罩,能更方便地对连接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设置第一定位件的贯通面积小于第二定位件的贯通面积,使安装连接装置的时候能更好的识别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使连接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和快捷,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组件,且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组件弯折;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和后轮罩,且第三连接件相对于第二连接件弯折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组件设有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且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并相对于第一连接组件弯折,使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也使得整个连接装置的强度更高,以使得整车的扭转疲劳强度更高,同事设置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并相对于第二连接件弯折,使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也更好,同时也使得第三连接件能更好的安装在后轮罩上,使连接装置和后轮罩的连接更好,帮助提高整车的扭转疲劳强度,使整车的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还包括:连接装置和后轮罩二者相互靠近的面贴合;连接装置和外轮罩二者相互靠近的面贴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和后轮罩以及外轮罩相互靠近的面贴合,使连接装置能更好的安装在外轮罩和后轮罩上,同时贴合能使连接装置不会去干涉其他的零件,同时贴合也使得整个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的强度更高,连接更加紧密,保障能提高整车的扭转疲劳强度,使整车的安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配合部,多个第一配合部设于连接装置和外轮罩之间;多个第二配合部,多个第二配合部设于连接装
置和后轮罩之间;其中,多个第一配合部和多个第二配合部用于将连接装置连接到外轮罩和后轮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配合部在连接装置和外轮罩之间,还设置多个第二配合部在连接装置和后轮罩之间,使通过多个第一配合部和多个第二配合部来使连接装置能连接到后轮罩和外轮罩上,使连接装置和后轮罩以及外轮罩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使连接装置能起到更好的提高整车扭转疲劳强度的作用,能更好地保护整车的安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配合部设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两侧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包括:后地板
(110)
;后轮罩
(120)
,所述后轮罩
(120)
设于所述后地板
(110)
的两侧;外轮罩
(130)
,所述外轮罩
(130)
设于所述后轮罩
(120)
;连接装置
(140)
,所述连接装置
(140)
连接所述后轮罩
(120)
和所述外轮罩
(130)
,所述连接装置
(140)
用于限制所述后轮罩
(120)
和所述外轮罩
(130)
之间相对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
(140)
包括:第一连接组件
(141)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41)
连接所述外轮罩
(130)
;第二连接组件
(142)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142)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41)
和所述后轮罩
(120)
,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142)
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41)
弯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41)
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143)
,所述第一连接件
(143)
连接所述外轮罩
(130)
;加强部
(144)
,所述加强部
(144)
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143)
;定位组件
(145)
,所述定位组件
(145)
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143)
,所述定位组件
(145)
用于和所述外轮罩
(130)
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扭转疲劳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
(144)
设有第一侧
(148)
和第二侧
(149)
,所述定位组件
(145)
还包括:第一定位件
(145a)
,所述第一定位件
(145a)
设于所述第一侧
(148)
;第二定位件
(145b)
,所述第二定位件
(145b)
设于所述第二侧
(149)
,且所述第二定位件
(145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钢何志刚杨松徐国伟徐军营胡磊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知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