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35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机床加工领域,均是通过人工进行下料,但是人工下料停机等待的时间长,这样会降低机床的整体加工效率

为了适应自动化的发展,往往在机床上配置自动接料下料装置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的自动接料装置
[
申请号:
CN202021796334.1
;公告号:
CN212858723U],包括自动接料器组件,自动接料器组件上设有料斗,料斗底端连接有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块固定于第二联接杆上,第二联接杆后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底端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底端设有第一联接杆,第一联接杆一侧设有回转气缸,回转气缸上端设有回转气缸联接件,回转气缸外侧设有回转气缸安装盒

自动接料器组件一侧设有接料引导盒,接料引导盒底端设有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一端设有保护罩,传送带机构另一端设有接料筐

[0004]数控车床工作时,在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自动接料器组件的料斗会在接料引导盒中处于静止状态;当工件加工完成时,料斗在回转气缸的带动下转动至工件的正下方,与此同时数控车床的卡盘松开工件,工件掉入到料斗中,完成接料;然后回转气缸反向转动,使料斗复位旋转至接料引导盒中,工件会顺着料引导盒的盒壁滑下,掉落在传送带机构上,由传送带机构传送至接料筐中,完成下料

其中,料斗的位置十分重要,在接料时需要料斗转动至工件的正下方,且在转动过程中不能与卡盘或者工件发生碰撞,因此,在安装自动接料器组件时需要对料斗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接料过程中发生碰撞

在上述的自动接料装置中,料斗通过固定连接板固定在固定连接块上,固定连接块与第二联接杆活动连接,但是这样只能够通过固定连接块调节料斗在接料时左右方向的位置,而不能调节料斗在接料时的上下高度,这样当工件的直径较大时,容易导致料斗在接料时与工件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接料下料机构中的料斗在接料时容易与直径较大工件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包括料斗以及驱动料斗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装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固定连接有与旋转轴垂直的条板一,所述条板一上固定有与条板一垂直的条板二,所述条板二还与旋转轴相垂直,所述料斗固定连接在条板二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一与连接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条板一朝背向连接筒的方向凹陷并在条板一朝向连接筒的侧面上形成呈条状的且与旋转轴相垂直的导向槽一,所述连接筒的外端凸出于旋转轴的外端面,且连接筒的外端
面上凸出有与导向槽一对应的导向块一,所述导向块一嵌入到导向槽一中并能够在导向槽一中滑动,所述导向块一的外端面贴靠在导向槽一的底面上,所述导向块一的两侧面分别与导向槽一的两侧面贴靠,所述导向槽一的底面上开设有呈条状并与导向槽一平行的调节孔一,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调节孔一后与导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能够在调节孔一中滑动

[0008]当工件的直径较大,需要调节料斗的上下高度以防止料斗在旋转过程中与工件发生碰撞时,驱动组件通过旋转轴使料斗转动至位于卡盘的下方,然后拧松固定螺栓,保持导向块一嵌装在导向槽一中,固定螺栓穿设在调节孔一中,再将条板一向下移动使料斗的高度下降,导向块一在导向槽一中滑动,固定螺栓在调节孔一中滑动,下降到合适高度后,重新将固定螺栓拧紧,使条板一与连接筒重新固定连接

导向块一与导向槽一在调节料斗的高度时具有导向作用,使料斗高度调节方便,同时导向块一与导向槽一在条板一与连接筒固定时具有定位作用,使条板一与连接筒连接稳定

另外,导向槽一的两侧壁对条板一来说还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可以提高条板一的结构强度

因此,本车床接料下料机构通过设置导向块一

导向槽一

调节孔一和固定螺栓使料斗的高度可调,使料斗的高度能够适应工件直径的变化,从而避免了料斗在接料时与直径较大工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提高了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使用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中,所述条板一的两侧部分别朝背向旋转轴的方向翻折形成侧条一,两个侧条一分别位于导向槽一的两侧且均与导向槽一平行

侧条一也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条板一的结构强度

[0010]在上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中,所述侧条一远离旋转轴的侧边凸出于固定螺栓的头部端面

这样可以通过侧条一对固定螺栓形成前后方向的保护作用,减少其他物件碰到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发生松动的可能性,使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使用稳定

[0011]在上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中,所述条板二位于条板一和料斗之间,所述条板二与料斗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条板二朝背向料斗的方向凹陷并在条板二朝向料斗的侧面上形成呈条状的且与条板一相垂直的导向槽二,所述料斗的底面上凸出有与导向槽二对应的导向块二,所述导向块二嵌入到导向槽二中并能够在导向槽二中滑动,所述导向块二的底面贴靠在导向槽二的底面上,所述导向块二的两侧面分别与导向槽二的两侧面贴靠,所述导向槽二的底面上开设有呈条状并与导向槽二平行的调节孔二,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调节孔二后与导向块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栓能够在调节孔二中滑动

[0012]需要调节料斗的位置使料斗位于工件的正下方时,先将工件装夹在车床的卡盘上,然后驱动组件通过旋转轴使料斗转动至位于工件的下方,之后拧松连接螺栓,保持导向块二嵌装在导向槽二中,连接螺栓穿设在调节孔二中,再将料斗前后移动,导向块二在导向槽二中前后滑动,连接螺栓在调节孔二中滑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重新将连接螺栓拧紧,使料斗与条板二重新固定连接

导向块二与导向槽二在调节料斗前后位置时具有导向作用,使料斗前后位置调节方便,同时导向块二与导向槽二在料斗与条板二固定时具有定位作用,使料斗与条板二连接稳定

另外,导向槽二的两侧壁对条板二来说还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可以提高条板二的结构强度

[0013]在上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中,所述条板二的两侧部分别朝背向料斗的方向翻折形成侧条二,两个侧条二分别位于导向槽二的两侧且均与导向槽二平行

侧条二也具有加
强筋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条板二的结构强度

[0014]在上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中,所述侧条二远离料斗的侧边凸出于连接螺栓的头部端面

这样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包括料斗
(1)
以及驱动料斗
(1)
旋转的驱动组件
(2)
,所述驱动组件
(2)
包括旋转轴
(2a)
,所述旋转轴
(2a)
上套装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筒
(3)
,所述连接筒
(3)
上固定连接有与旋转轴
(2a)
垂直的条板一
(4)
,所述条板一
(4)
上固定有与条板一
(4)
垂直的条板二
(5)
,所述条板二
(5)
还与旋转轴
(2a)
相垂直,所述料斗
(1)
固定连接在条板二
(5)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一
(4)
与连接筒
(3)
通过固定螺栓
(6)
固定连接,所述条板一
(4)
朝背向连接筒
(3)
的方向凹陷并在条板一
(4)
朝向连接筒
(3)
的侧面上形成呈条状的且与旋转轴
(2a)
相垂直的导向槽一
(4a)
,所述连接筒
(3)
的外端凸出于旋转轴
(2a)
的外端面,且连接筒
(3)
的外端面上凸出有与导向槽一
(4a)
对应的导向块一
(3a)
,所述导向块一
(3a)
嵌入到导向槽一
(4a)
中并能够在导向槽一
(4a)
中滑动,所述导向块一
(3a)
的外端面贴靠在导向槽一
(4a)
的底面上,所述导向块一
(3a)
的两侧面分别与导向槽一
(4a)
的两侧面贴靠,所述导向槽一
(4a)
的底面上开设有呈条状并与导向槽一
(4a)
平行的调节孔一
(4b)
,所述固定螺栓
(6)
穿过调节孔一
(4b)
后与导向块一
(3a)
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
(6)
能够在调节孔一
(4b)
中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一
(4)
的两侧部分别朝背向旋转轴
(2a)
的方向翻折形成侧条一
(4c)
,两个侧条一
(4c)
分别位于导向槽一
(4a)
的两侧且均与导向槽一
(4a)
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床接料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条一
(4c)
远离旋转轴
(2a)
的侧边凸出于固定螺栓
(6)
的头部端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李讯宇王中宝季旭林悰易陈锦涵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