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34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塔,降膜吸收塔、填料吸收塔与氧化处理塔依次相连,降膜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尾气进入管,降膜吸收塔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分散器、换热器和成膜器,气体分散器设置在降膜吸收塔的顶部并且气体分散器与尾气进入管相连,换热器设置在降膜吸收塔的中部,成膜器设置在换热器的顶部,降膜吸收塔、一级吸收循环槽与一级循环泵依次相连,一级循环泵与降膜吸收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尾气吸收效率,操作安全,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了设备使用寿命。了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属于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氯丙烷(EC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石油化工的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甘油、氯醇橡胶和其它衍生物,还可用作溶剂、增塑剂、阻燃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甘油法环氧氯丙烷是以甘油为主要原料与盐酸发生氯化反应,再经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其尾气主要成分是氯化氢,另外还有少量的中间产物一氯丙醇以及醚类副产物。尾气中的氯化氢若不采用有效的工艺方法进行回收利用,不但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0003]中国专利CN 217829480 U公开一种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有机废气的治理装置,包含有冷凝回收系统和吸附回收系统两段处理系统;冷凝回收系统由冷冻机组、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氯丙烷气液分离罐、氯丙烷储罐、环氧氯丙烷气液分离罐、环氧氯丙烷储罐组成;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连接冷冻机组的制冷剂管线;第一冷凝器出口依次连接氯丙烷气液分离罐氯丙烷储罐;第二冷凝器出口依次连接环氧氯丙烷气液分离罐和环氧氯丙烷储罐;吸附回收系统由三个可以自由切换的树脂吸附罐、吸附废气缓冲罐、再生冷凝器、油水分离器和回收液储罐组成;吸附废气缓冲罐出口连接吸附塔底部入口;树脂吸附罐底部设有切换开关、废气入口管线、再生气出口;再生气出口依次连接油水分离器和回收液储罐;树脂吸附塔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再生蒸汽入口、氮气入口。该专利仅是通过冷凝回收系统和吸附回收系统对尾气进行处理,对于尾气的吸收处理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提高了尾气吸收效率,操作安全,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所述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塔,降膜吸收塔、填料吸收塔与氧化处理塔依次相连,降膜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尾气进入管,降膜吸收塔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分散器、换热器和成膜器,气体分散器设置在降膜吸收塔的顶部并且气体分散器与尾气进入管相连,换热器设置在降膜吸收塔的中部,成膜器设置在换热器的顶部,降膜吸收塔、一级吸收循环槽与一级循环泵依次相连,一级循环泵与降膜吸收塔相连。
[0007]所述的填料吸收塔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沫器、液体分布器和吸收填料层。
[0008]所述的填料吸收塔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氮气进入管,氮气进入管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
[0009]所述的填料吸收塔、二级吸收循环槽与二级循环泵依次相连,二级循环泵与填料
吸收塔相连。
[0010]所述的二级循环泵与液体分布器相连
[0011]所述的二级循环泵与一级吸收循环槽相连。
[0012]所述的氧化处理塔的内部设置有氧化填料层。
[0013]所述的氧化处理塔、氧化循环槽与氧化循环泵依次相连,氧化循环泵与氧化处理塔相连。
[0014]所述的换热器上设置有换热管,降膜吸收塔的内部空间被换热器分隔为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之间通过换热管相通。
[0015]所述的换热器分别与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相连。
[0016]所述的成膜器包括空心成膜圆筒和成膜圆环,成膜圆环环绕固定在空心成膜圆筒的内壁上。
[0017]所述的成膜器罩在换热管上。
[0018]所述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是指环氧氯丙烷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尾气。
[0019]工作原理及过程:
[0020]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通过尾气进入管进入到降膜吸收塔中,经过顶部的气体分散器,使尾气均匀地分散于降膜吸收塔的上部空腔内。一级吸收循环槽内的水吸收液经一级循环泵打入降膜吸收塔的上部空腔内,成膜器设置在上部空腔内,成膜器由空心成膜圆筒和成膜圆环组合而成,成膜圆环环绕固定在空心成膜圆筒的内壁上,水吸收液先浸没过空心成膜圆筒,再流到成膜圆环,经过折流形成一层薄膜,沿壁面流入换热管中与尾气充分传质。气液传质过程产生的热量由冷却水移除,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流入换热器,再从冷却水出水管流出,使吸收过程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吸收液的溶解度恒定,保证了水吸收液的吸收效率。吸收过程结束后,水吸收液从降膜吸收塔底部排出进入一级吸收循环槽内循环利用,待一级吸收循环槽内的水吸收液达到工艺指标后,再转去解析单元解析回收其中的氯化氢。
[0021]经降膜吸收塔处理后的尾气从降膜吸收塔的底部排出进入填料吸收塔的底部,二级吸收循环槽内的水吸收液经二级循环泵打入填料吸收塔上部,水吸收液通过液体分布器均匀分布流入吸收填料层,尾气经过吸收填料层与水吸收液充分混合吸收。氮气通过氮气进入管进入到填料吸收塔中,通过自动控制阀调节进入的氮气量从而调节平衡塔内的压力,使填料吸收塔保持常压操作。吸收过程结束后,水吸收液从填料吸收塔底部排出进入二级吸收循环槽内循环利用,待二级吸收循环槽内的水吸收液达到一定的工艺指标后,转入一级吸收循环槽内,二级吸收循环槽内再补充新鲜水作为吸收液。
[0022]填料吸收塔中吸收处理后的尾气经过除沫器的过滤后排出进入氧化处理塔的底部,氧化循环槽内的次氯酸钠氧化液经氧化循环泵打入氧化处理塔上部进而流入氧化填料层内,尾气经过氧化填料层与氧化液充分混合发生氧化反应。经氧化处理的尾气从氧化处理塔顶部排出进入后续尾气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氧化液从氧化处理塔底部排出进入氧化循环槽内循环利用。
[0023]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经过降膜吸收塔与填料吸收塔处理后,吸收液通过解析出氯化氢后可以回收利用;未被吸收的少量尾气含有醚类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经过氧化处理塔中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处理后,再经尾气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
[0024]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1)吸收液经过成膜器折流成膜,增大吸收面积,提高了吸收液的尾气吸收效率。
[0026](2)吸收过程通过冷却水控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保持吸收液的溶解度,提高吸收液的尾气吸收效率。
[0027](3)通过自动控制阀调节进入的氮气量从而调节平衡塔内的压力,使填料吸收塔保持常压,操作安全,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
[0028](4)未被吸收的尾气经过氧化处理塔中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反应处理,去除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成膜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降膜吸收塔;2、填料吸收塔;3、氧化处理塔;4、尾气进入管;5、气体分散器;6、换热器;7、成膜器;8、一级吸收循环槽;9、一级循环泵;10、除沫器;11、液体分布器;12、吸收填料层;13、氮气进入管;14、自动控制阀;15、二级吸收循环槽;16、二级循环泵;17、氧化填料层;18、氧化循环槽;19、氧化循环泵;20、换热管;21、冷却水进水管;22、冷却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包括降膜吸收塔(1),其特征在于降膜吸收塔(1)、填料吸收塔(2)与氧化处理塔(3)依次相连,降膜吸收塔(1)的顶部设置有尾气进入管(4),降膜吸收塔(1)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分散器(5)、换热器(6)和成膜器(7),气体分散器(5)设置在降膜吸收塔(1)的顶部并且气体分散器(5)与尾气进入管(4)相连,换热器(6)设置在降膜吸收塔(1)的中部,成膜器(7)设置在换热器(6)的顶部,降膜吸收塔(1)、一级吸收循环槽(8)与一级循环泵(9)依次相连,一级循环泵(9)与降膜吸收塔(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吸收塔(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沫器(10)、液体分布器(11)和吸收填料层(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吸收塔(2)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氮气进入管(13),氮气进入管(13)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氯丙烷生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吸收塔(2)、二级吸收循环槽(15)与二级循环泵(16)依次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锋刁凤马政贾海鹏陈凯张猛孙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民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