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51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2
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PROTACs纳米阻断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一种在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由多种因素导致,雌激素受体
α
(ER
α
)
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约
75
%的乳腺癌患者为
ER
α
阳性
(ER
α
+)
,通过小分子药物阻断
ER
α
生理功能,是内分泌疗法治疗
ER
α
+
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他莫昔芬
(Tamoxifen)
作为首个被
FDA
批准上市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
,是临床上治疗
ER
α
+
乳腺癌的一线用药,能有效拮抗乳腺癌细胞
ER
α
活性,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机制研究表明,内分泌耐药乳腺癌的复发和进展仍主要依赖激活
ER
α
及其下游通路

因此,拮抗
ER
α
活性的同时将其降解,将能有效地治疗
ER
α
+
乳腺癌,并能避免耐药的产生

[0003]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s)
技术则为高效降解
ER
α
提供新技术途径

不同于传统小分子拮抗剂,
PROTACs
并非持续占据蛋白结合位点,而是以催化机制利用细胞内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降解靶蛋白
。PROTACs
是由靶蛋白配体
、E3
连接酶配体

配体连接链三部分构成,通过招募靶蛋白
、E3
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
(
靶蛋白

PROTACs

E3
连接酶
)。
靶蛋白泛素化后被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内的蛋白酶体识别并不可逆降解

重要的是,随着三元复合物解离,
PROTACs
将被释放并循环进入下一个降解过程,如催化剂般重复驱动目标蛋白降解,具有小剂量发挥长效作用的优势,为
ER
α
降解药物的开发创造了新的契机

[0004]尽管传统的
PROTACs
在降解蛋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结构组成复杂的
PROTACs
普遍分子量较大,导致其细胞渗透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佳

由于配体结构改造空间有限,提升分子类
PROTACs
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筛选合适的连接链

虽然连接链对
PROTACs
生物利用度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但连接链长度

组成

刚性以及与配体结合位点的改变也会影响
PROTACs
蛋白降解活性

因此,依靠化学合成手段提升
PROTACs
分子生物利用度十分困难,极具挑战性

[0005]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以工程化纳米粒为基础的递送系统在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已有广泛研究,并证实可显著提高多种
PROTACs
分子成药性

相较于难以入胞的大分子量药物,纳米粒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被细胞摄取,如吞噬

胞饮作用等

且纳米粒较大的比表面积为招募靶蛋白和
E3
连接酶提供了一个高度集中的配体连接区域,有利于增加蛋白招募数量,提升相互作用概率

因此,引入纳米工程以构建
PROTACs
纳米药物
(nano

PROTACs)
能够为
PROTACs
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可有效解决无法降解雌激素受体,及耐药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该纳米阻断剂以金纳米粒为配体连接骨架,雷洛昔芬和
VH032
分别为
ER
α

E3
连接酶配体,得具有
ER
α
降解活性的
nano

PROTACs
,其结构为:
[0008][0009]所述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
金纳米粒的制备:将
13

50mg
的四氯金酸和6~
243mg
二水合柠檬酸钠分别溶于
66

125mL
的水中,
130℃
下回流反应
5min
,溶液颜色变化至酒红色,冷却至室温,得5~
50nm
的球状纳米粒,即金纳米粒,
4℃
保存备用;
[0011]S2、
雷洛昔芬骨架的合成:
[0012]S21、4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噻吩
‑3羰基
)
苯乙酸酯的合成:将草酰氯
120mmol

0℃
下滴加入
80mL

40mmol
的4‑
乙酰苯甲酸溶液中,然后加入
200
μ
L

DMF
,将溶液加热至室温并搅拌
1h
,然后将溶液浓缩并干燥
12h
,得白色固体状的酰氯,将中间体4‑
乙酰氧基苯甲酰氯溶解在
150mL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该纳米阻断剂以金纳米粒为配体连接骨架,雷洛昔芬和
VH032
分别为
ER
α

E3
连接酶配体,得具有
ER
α
降解活性的
nano

PROTACs
,其结构为:
2.
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雌激素受体的
PROTACs
纳米阻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金纳米粒的制备:将
13

50mg
的四氯金酸和6~
243mg
二水合柠檬酸钠分别溶于
66

125mL
的水中,
130℃
下回流反应
5min
,溶液颜色变化至酒红色,冷却至室温,得5~
50nm
的球状纳米粒,即金纳米粒,
4℃
保存备用;
S2、
雷洛昔芬骨架的合成:
S21、4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
噻吩
‑3羰基
)
苯乙酸酯的合成:将草酰氯
120mmol

0℃
下滴加入
80mL

40mmol
的4‑
乙酰苯甲酸溶液中,然后加入
200
μ
L

DMF
,将溶液加热至室温并搅拌
1h
,然后将溶液浓缩并干燥
12h
,得白色固体状的酰氯,将中间体4‑
乙酰氧基苯甲酰氯溶解在
150mL
无水
DCM
中,然后加入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
噻吩
32mmol
,然后加入氯化铝
60mmol
,在
0℃
下剧烈搅拌
5min
,将混合物加热至室温,并搅拌
1h
,缓慢加入
0℃
冰水
10mL
,然后再加入
1M
盐酸使反应猝灭,分离各层,用
DCM
提取两次水层,组合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6h
,并过滤浓缩,残留物在含有正己烷:
DCM
体积比为
100
:1‑1:
100
的硅胶闪光柱上纯化,得到中间体为黄色固体,即为4‑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
噻吩
‑3羰基
)
苯乙酸酯;
S22、(4

羟基苯基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噻吩
‑3‑

)
甲酮的合成:将上一步化合物4‑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
噻吩
‑3羰基
)
苯乙酸酯溶解在
70mL
乙醇和
30mL
水中,然后加入醋酸钠
63.8mmol
,将溶液加热至
90

100℃
,搅拌
12h
,溶液冷却到室温并浓缩,残渣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分离有机层,用乙酸乙酯提取两次,组合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6h
,并过滤浓缩,用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1‑2:1的硅胶闪光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为黄色油状物,即为
(4

羟基苯基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噻吩
‑3‑

)
甲酮;
S23、(4

(2

乙基氨基乙氧基
)
苯基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
[b]
噻吩
‑3‑

)
甲酮的合成:将
24.0mmol
的1,2‑
二溴乙烷和
18.0mmol

Cs2CO3依次加入化合物
(4

羟基苯基
)(6

甲氧基
‑2‑
(4

甲氧基苯基
)
苯并噻吩
‑3‑

)
甲酮
12.0mmol

200mL MeCN
溶液中,将
MeCN
溶液加热至回流
12h
,将溶液用
MeCN
进行过滤和洗涤,得浓缩的残留物溶液,将溶解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翔薛孟张宇茹王兵华郭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