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37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炒菜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炒菜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升级,家用自动化烹饪产品的需求越发旺盛,家用炒菜机在市场需求驱使下应运而生

为更好地适应自动烹饪,家用炒菜机大多为定制锅具,体积

深度及外围直径与传统锅具差异较大,所以需要特制的搅拌器才能进行搅拌实现烹饪

[0003]目前,家用炒菜机的搅拌器为定轴双桨和滚筒定轴单桨的结构形式,与锅具接触面积较小,搅拌范围较小,且搅拌不充分不均匀

从而导致在自动炒菜过程中,存在食材夹生和颗粒状食材易成团出品差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搅拌更加充分的搅拌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搅拌器和锅具,所述搅拌器用于对所述锅具的内部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锅具的内壁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壁区

第二内壁区域和第三内壁区,所述搅拌器包括:
[0006]搅拌部件,包括转轴和连接于所述转轴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件

第二搅拌件和第三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壁区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第二搅拌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壁区和所述第二内壁区域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第三搅拌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壁区和所述第三内壁区域的食材进行搅拌,其中,所述第一搅拌件

所述第二搅拌件和所述第三搅拌件沿所述转轴间隔分布;
[0007]驱动部件,连接所述转轴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组件转动;
[0008]其中,所述第一搅拌件

所述第二搅拌件和所述第三搅拌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带动下进行正转或反转

[000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搅拌部,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一搅拌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呈
L
型,所述第一搅拌部呈球体;
[0010]所述第二搅拌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搅拌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搅拌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呈类
L
型,所述第二搅拌部为搅拌铲;
[0011]所述第三搅拌件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三搅拌部,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三搅拌部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呈类
L
型,所述第三搅拌部为刮板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呈弧形;
[0013]所述搅拌铲的纵截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搅拌铲靠近所述锅具中心的一侧的宽度为
a
,所述搅拌铲远离所述锅具中心的一侧的宽度为
b
,其中,
a<b。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连接杆包括与所述转轴垂直的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通过弧形段连接;
[0015]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夹角为
α
,其中,
40
°

α
≤75
°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还包括防粘组件,所述防粘组件
(12)
包括:
[0017]第一防粘结构,为呈半球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搅拌部和所述第三搅拌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防粘结构;
[0018]第二防粘结构,为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部的上表面;
[0019]其中,所述第二防粘结构至少1个,所述第二防粘结构呈锥形或柱形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任意两个的夹角均相等

[00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后侧,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前侧;
[0022]所述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沿所述转轴自下往上设置

[00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搅拌部

所述第二搅拌部和所述第三搅拌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层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0025]升降组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转轴,用于带动所述搅拌部件进行升降,实现升降式搅拌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锅具底部设置有测温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锅具的温度

[0027]第二方面,提供了自动炒菜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包括:
[0028]获取用户输入的待烹饪菜品的菜品名称;
[0029]根据所述菜品名称,确定搅拌器的搅拌时长

预设最高正向搅拌转速

预设最高反向搅拌转速

搅拌方式和预设搅拌周期内的正向搅拌占空比;
[0030]当检测到所述待烹饪菜品的待烹饪食材进入锅具后,控制所述搅拌器按照所述预设最高正向搅拌转速

所述预设最高反向搅拌转速

所述搅拌方式和所述预设搅拌周期内的正向搅拌占空比进行搅拌,直至达到所述搅拌时长后停止

[00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菜品名称,确定搅拌器的搅拌时长

预设最高正向搅拌转速

预设最高反向搅拌转速

搅拌方式和预设搅拌周期内的正向搅拌占空比,包括:
[0032]根据所述菜品名称,确定所述待烹饪菜品的待烹饪食材的搅拌时长

食材状态

食材粘连度和食材易成团性;
[0033]在预先存储的食材状态

所述搅拌器的预设最高正向搅拌转速和预设最高反向搅拌转速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状态对应的所述搅拌器的预设最高正向搅拌转速和预设最高反向搅拌转速;
[0034]在预先存储的食材粘连度和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方式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粘连度对应的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方式;
[0035]在预先存储的食材易成团性和所述搅拌器在预设搅拌周期内的正向搅拌占空比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易成团性对应的所述搅拌器在预设搅拌周期内的正向搅拌占空比

[003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7]获取所述锅具内的烹饪温度;
[0038]若所述烹饪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烹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搅拌器
(1)
和锅具
(2)
,所述搅拌器
(1)
用于对所述锅具
(2)
的内部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锅具
(2)
的内壁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壁区

第二内壁区域和第三内壁区,所述搅拌器
(1)
包括:搅拌部件
(11)
,包括转轴
(111)
和连接于所述转轴
(111)
的搅拌组件
(112)
,所述搅拌组件
(112)
包括第一搅拌件
(1121)、
第二搅拌件
(1122)
和第三搅拌件
(1123)
,所述第一搅拌件
(1121)
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壁区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第二搅拌件
(1122)
用于对所述第一内壁区和所述第二内壁区域的食材进行搅拌,所述第三搅拌件
(1123)
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壁区和所述第三内壁区域的食材进行搅拌,其中,所述第一搅拌件
(1121)、
所述第二搅拌件
(1122)
和所述第三搅拌件
(1123)
沿所述转轴
111
间隔分布;驱动部件,连接所述转轴
(111)
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转轴
(111)
和所述搅拌组件
(112)
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搅拌件
(1121)、
所述第二搅拌件
(1122)
和所述第三搅拌件
(1123)
在所述驱动部件的带动下进行正转或反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
(1121)
包括第一连接杆
(11211)
和第一搅拌部
(11212)
,所述第一连接杆
(11211)
连接于所述转轴
(111)
和所述第一搅拌部
(11212)
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
(11211)

L
型,所述第一搅拌部
(11212)
呈球体;所述第二搅拌件
(1122)
包括第二连接杆
(11221)
和第二搅拌部
(11222)
,所述第二连接杆
(11221)
连接于所述转轴
(111)
和所述第二搅拌部
(11222)
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
(11221)
呈类
L
型,所述第二搅拌部
(11222)
为搅拌铲;所述第三搅拌件
(1123)
包括第三连接杆
(11231)
和第三搅拌部
(11232)
,所述第三连接杆
(11231)
连接于所述转轴
(111)
和所述第三搅拌部
(11232)
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
(11231)
呈类
L
型,所述第三搅拌部
(11232)
为刮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
(11221)
的一端呈弧形;所述搅拌铲的纵截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所述搅拌铲靠近所述锅具
(2)
中心的一侧的宽度为
a
,所述搅拌铲远离所述锅具
(2)
中心的一侧的宽度为
b
,其中,
a<b。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
(11231)
包括与所述转轴
(111)
垂直的水平段
(112311)
和倾斜段
(112312)
,所述水平段
(112311)
与所述倾斜段
(112312)
通过弧形段
(112313)
连接;所述水平段
(112311)
与所述倾斜段
(112312)
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夹角为
α
,其中,
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童晶晶李汝迪梁之博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