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097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环烯共聚物,它含有: A)0. 1-99. 99重量%由至少一种环烯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 B)0-80重量%由至少一种非环烯烃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和 C)0. 01-50重量%、直接键合到聚合单元A)或/或B)的碳原子上的过氧原子,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氧化的环烯共聚物(COC),还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非官能化的COC是已知的(EP156464,EP283164,EP407870),它们具有高的透明性和硬度以及较低的密度,此外,它们在化学上几乎是惰性的且很耐热变形。然而,非官能化的COC与许多聚合物只是很差地互溶,且粘着性很差。此外,它们很难被功能化。众所周知,含双键的聚合物可通过氧气作用进行过氧化(Houben,Weyl;MethodenderOrganischenChemie;Thieme-Verlag,Stuttgart,BandE20/1(1987)S.639-641)。例如,以这种方式可对由乙烯、丙烯和二烯单体制得的EPDM共聚物进行过氧化,它归因于EPDM共聚物中未饱和官能团的高反应性(J.Appl.Polym.Sci.32,5619(1986);EP230482Al;EP226676Al)。由于非官能化的COC事实上无双键,迄今为止尚无方法对其进行过氧化。也曾试图对不含双键的聚烯烃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过氧化,但由于胶凝(明显出现在聚乙烯中)和分子量降低(明显出现在聚丙烯中)而出现问题(Amer.Chem.Soc.,Polym.Prepr。31(2)555,(1988);US3,388,067)。此外,聚烯一蜡类物质也是已知的,它们用于许多工业目的的助剂(UllmannsEncyelopadiedertechnischenChemie,VerlagChemie,卷24(1983)PP36-43)。它提到链烃的空气氧化经历过氧化的中间体过程,然而未描述过氧化化合物产品的制备。此外,改性的和未改性的聚烯烃-蜡均为不透明至雾状的,不能满足高透明性应用的需要。此外基于乙烯和丙烯的聚烯-蜡的硬度和耐热变形性太低,不能适应许多应用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官能化的聚合物,它能与其它聚合物互溶,有高的粘性,同时有高的透明性、耐热变形稳定性和硬度,此外还是化学惰性的且具有水解稳定的聚合物骨架。现已发现,通过制备过氧化的COC可完成这一任务,它与迄今已知非官能化的COC的区别在于,与其它聚合物有较好的可混性、改进的粘着性和能更易官能化,正因如此,外来分子如染料、生物杀伤剂、蛋白质或酶可结合到其余部分为惰性的COC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过氧化COC的方法,它是在工业上感兴趣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烯共聚物,它含有A)0.1-99.99重量%由至少一种环烯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B)0-80重量%由至少一种非环烯烃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和C)0.01-50重量%、直接链合到聚合单元A)和/或B)的碳原子上的过氧原子,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该环烯聚合物含有的聚合单元源自a)至少两种不同的环烯或b)至少一种环烯和至少一种非环烯。联合单元A)优选源自下列式Ⅰ、Ⅱ、Ⅲ、Ⅳ、Ⅴ、Ⅵ或Ⅶ的环烯 其中,基团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或不同,且为一个氢原子,或一个C1-C20-烃基如C1-C8-烷基、C6-C18-芳基、C7-C20亚烷芳基,一个环状或非环C2-C20链烯基,或成一个环,其中在不同的式Ⅰ-Ⅵ中,相同基团可有不同的意义,n为一个2-10的数。特别优选的是分子式Ⅰ和Ⅲ的环烯,尤其是降冰片和四环十二碳烯,它可被C1-C6烷基取代。聚合单元B)优选源自C2-C20的α-烯烃,尤其是乙烯或丙烯。本专利技术的COC优选的是含一种环烯和一种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优选的COC是含降冰片烯或四环十二碳烯(可被C1-C6烷基取代)和乙烯作为共聚单体。含乙烯/降冰片烯的共聚物尤其重要。过氧原子直接键合在聚合单元A)和/或B)上,即通过共价键、且优选以过氧化物(如A-O-O-R或B-O-O-R,其中R优选为有机基团,如C1-C50烃基(如C1-C20烷基或C6-C20芳基),也可含有杂原子如氧或氮,或为第二种聚合物链)和/或过氧化氢(如A-O-O-H或B-O-OH)形式存在。基于COC总量计,本专利技术的COC含有0.1-99.99重量%至少一种环烯共聚单元,优选为1-99重量%,特别优选的是10-90重量%。基于COC总量计,至少一种非环烯烃聚合单元的比例为0-80重量%,优选为1-60重量%,尤其是2-50重量%。本专利技术COC的氧含量为0.01-50重量%,优选为0.05-20重量%,尤其是0.1-10%,基于COC总量计。本专利技术的COC优选的溶液粘度(eta)<2dl/g,尤其是<0.25dl/g(60℃,萘烷中,根据DIN51562);分子量优选Mw<13,000g/mol;多分散性Mw/Mn优选<4;玻璃化温度优选-20-200℃,尤其是0-200℃。本专利技术的COC显示出很好的粘着性,这在工业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如在塑料薄膜的层压方面。它可在涂敷组合物中应用,如用作塑性材料和粘结剂的添加剂,也可作为偶联化合物、增塑剂、层压物质或整理剂。此外,它也可作为颜料添加制剂的(母炼胶)分散剂、粘联剂和载体材料;塑料添加剂如润滑剂/脱模剂;润滑剂的添加剂;固模组合物、密封组合物、粘合剂以及金属、塑料和纸、膜的层压、粘结和涂层组合物的硬化剂;层压助剂;至少两种聚合物互混的兼容剂;塑料、金属和玻璃涂层的粘结基或底层涂料;塑料镀金属、纤维、纱线、纺织品、皮革、羊毛以及其它有机材料表面改性的粘结基;临时腐蚀保护中抛光及涂层的添加剂;无机建筑材料如水泥、石膏的脱模剂;或作为提高蜡烛热稳定性的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过氧化COC也可作为后续反应的原料,这些后续反应是采用已知的衍生剂进行的,生成新的官能化COC,它同样拥有作为原料的过氧化COC的优热性能,这些官能化COC能用于与过氧化COC的相同目的。通过后续反应,可提供具有特定官能团的COC,这些官能化单元可以是使聚合物着色的染料,如偶氮或蒽醌染料。如果一种荧光染料如荧光素固化到聚合物上,就可得到一种永久性的荧光聚合物,以同样的方式,如果将生物杀虫剂如有机锡(Ⅳ)化合物固化到聚合物上,就产生了永久性防臭性能的聚合物。为了节省材料,这一处理仅在由聚合物形成的结构表面进行,如纤维或薄膜。同样,有必要将其它有用的官能化单元如生物分子结合到表面,正如所谓的生化试验中要求的那样。生物分子的实例为蛋白质、尤其是酶或抗体,在免疫试验中就采用固定到表面的抗体。如同US3,388,067中所述的那样,采用还原剂制备醇官能团,在此声明,其有关内容并入本专利技术,采用已知的方法可依次将这种基团转变成许多其它衍生基团。优选的衍生物为酯、醚、尿烷和硫尿烷。酯化剂可使聚合物上结合上酯基团,许多已知的物质可作为酯化剂,除磺酸和膦酸衍生物外,合适的物质尤其是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衍生物基团中,活性羰基化合物特别合适。活性羰基化合物可为N-酰基吡咯,尤其是N-酰基咪唑、N-酰基咪唑的例子有N-乙酰咪唑、N-辛酰咪唑、己二酰咪唑、N-苯甲酰咪唑和异邻苯二甲酰咪唑。酰卤也同样合适,其中酰氯特别优选。酰氯的实例为丙酰氯、4-苯甲酰氯、4-氯甲酰苯氧基乙酰氯、1,3,5-苯三酰氯。优选的酯化剂还有羧酸酐,除通常的酸酐外,也可采用混合酸酐。实例为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和甲酸与氯甲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烯共聚物,它含有A)0. 1-99. 99重量%由至少一种环烯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B)0-80重量%由至少一种非环烯烃构成的聚合单元,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和C)0. 01-50重量%、直接键合到聚合单元A)和 /或B)的碳原子上的过氧原子,基于环烯共聚物总重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科略德
申请(专利权)人:赫彻斯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