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归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014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归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归位装置、无人机起降平台及消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归位装置

无人机起降平台及消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在执行完相关任务后需要降落至起降平台进行归位,无人机降落至起降平台后,需要调整其位置以对正于无人机的目标停放位置

[0003]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进行找正和归位过程中,都是无人机不离开起降平台上的降落面,靠水平横向推送无人机至目标停放位置,存在无人机推送过程发生卡滞而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归位装置,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无触地式归位调整,保证无人机归位过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消防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归位装置,包括:
[0008]第一传动平台,所述第一传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位移;
[0009]第二传动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所述第二传动平台适于加持无人机沿第二方向位移;
[0010]升降机构,所述第二传动平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平台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抬升或降落;
[001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非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br/>[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归位装置,通过第一传动平台对无人机进行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调整,通过第二传动平台对无人机进行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且通过第二传动平台的抬升实现无人机的无触地式归位调整

具体地,无人机归位装置包括第一传动平台

第二传动平台及升降机构,其中,无人机首先与第二传动平台接触,升降机构驱动第二传动平台抬升,即此时,由第二传动平台对无人机进行加持托举,无人机与初始降落地面脱离接触,然后由第二传动平台带动无人机沿第二方向位移,以使无人机在第二方向上对正于目标归位中心,第二传动平台设置于第一传动平台上,因此,第一传动平台可以带动第二传动平台及位于第二传动平台上的无人机沿第一方向位移,以使无人机在第一方向上对正于目标归位中心,这样,完成了无人机的归位调整的过程,然后升降机构驱动第二传动平台降落至最低点,即此时,无人机逐步靠近起降平台的降落面,归位调整的过程中,无人机未与起降平台上的降落面产生接触,因而,降落面不会对无人机的位移产生磕绊影响,从而提高了无人机归位过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相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可以是斜向关系,也可以是互相垂直关系,但目标归位点均位于
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路径上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归位装置,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无触地式归位调整,保证无人机归位过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平台包括导向驱动组件及支承座;
[0014]所述支承座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驱动组件;
[0015]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承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驱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出单元及动力传输单元;
[0017]所述动力输出单元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传动连接,所述支承座连接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传动平台包括加持臂

传送单元及传送驱动单元;
[0019]所述传送单元适于与无人机接触,所述传送驱动单元适于向所述传送单元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传送单元带动无人机沿所述第二方向位移;
[0020]所述加持臂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举升单元及举升驱动单元;
[0022]所述举升单元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承座连接,所述举升单元的举升端与所述加持臂连接;
[0023]所述举升驱动单元适于向所述举升单元提供举升力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归位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及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及所述第二传动平台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002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
[0027]如上所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无人机归位装置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人机起降平台上形成有无人机停放舱,所述无人机停放舱的舱口位置开设于所述无人机起降平台;
[0029]所述无人机归位装置适于将无人机归位至所述舱口位置

[003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无人机归位装置,或,如上所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无人机起降平台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归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传动平台与升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
第一传动平台;
110、
支承座;
111、
滑槽;
120、
旋转驱动电机;
130、
丝杠;
140、

杆;
[0037]20、
第二传动平台;
210、
加持臂;
211、
滑行槽;
220、
传送带;
230、
传送电机;
240、
传送带轮;
[0038]30、
升降机构;
310、
第一举升臂;
320、
第二举升臂;
330、
举升电缸;
[0039]40、
位移传感器;
[0040]50、
激光测距仪;
[0041]1、
无人机起降平台;
12、
无人机停放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无人机归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平台
(10)
,所述第一传动平台
(10)
沿第一方向位移;第二传动平台
(20)
,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
(10)
,所述第二传动平台
(20)
适于加持无人机沿第二方向位移;升降机构
(30)
,所述第二传动平台
(20)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
(30)
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
(10)
,所述升降机构
(30)
适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平台
(20)
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
(10)
抬升或降落;其中,所述第一方向非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归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平台
(10)
包括导向驱动组件及支承座
(110)
;所述支承座
(110)
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机构
(30)
设置于所述支承座
(11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归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驱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出单元及动力传输单元;所述动力输出单元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传动连接,所述支承座
(110)
连接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归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平台
(20)
包括加持臂
(210)、
传送单元及传送驱动单元;所述传送单元适于与无人机接触,所述传送驱动单元适于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永胜关鸿志孔凡忠王锐段婷婷孙厚杰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际华北京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