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杆及使用其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34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杆,其包括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杆及使用其的AGV运输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AGV
自动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杆及使用该支撑杆的
AGV
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的自动运输领域,通常会使用
AGV
运输车作为产品运输的载体,即将产品安装在
AGV
运输车上,之后将载着产品的
AGV
运输车驶到指定位置

如图1所示,对于某些需要运输的产品,在将其安装到
AGV
运输车上时,需要先在
AGV
运输车的车体
27

上设置支撑杆1’
(
通常在车体
27

上对称设置4个支撑杆1’
,4个支撑杆1’
分别设在车体
27

的左前

左后

右前和右后位置
)
,之后再将产品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
上,最后再通过
AGV
运输车对产品进行运输

在某些场合,需要将产品运输至指定位置与其他设备连接,之后再拆除产品与
AGV
运输车之间的连接关系,接着再将
AGV
运输车驶离即可

在将
AGV
运输车驶离的时候,为了顺利地驶离,即不使支撑杆1’
与已经连接在其他设备上的产品之间产生牵绊,需要降低支撑杆1’/>的高度,如图1所示,支撑杆1’
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撑杆2’
和下撑杆7’
,下撑杆7’
铰接在
AGV
运输车的车体
27


(
具体为下撑杆7’
铰接在底座
13

上,底座
13

固定在车体
27


)
,并且下撑杆7’
与车体
27

之间铰接有伸缩杆
17

,位于车体
27

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1’
(
即左前

左后两个支撑杆1’
或右前

右后两个支撑杆1’
)
能够在各自伸缩杆
17

的作用下翻转倾倒在彼此之间的车体
27

上,从而降低了支撑杆1’
的高度

在运输产品的时候,伸缩杆
17

伸出,使下撑杆7’
处于竖直状态,并使上撑杆2’
也处于竖直状态,之后即可对产品进行运输

在将产品运输至指定位置并与其他设备连接后,拆除产品与支撑杆1’
之间的连接关系
(
如图2所示
)
,接着使伸缩杆
17

缩回,于是支撑杆1’
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
(
如图3所示
)
,接着再将上撑杆2’
绕自身与下撑杆7’
的铰接点
22

向车体
27

外侧翻转
180
度与下撑杆7’
并排布置
(
如图
4、5
所示
)
,之后再通过连接件将处于并排布置的上下撑杆7’
的相对位置固定,再将4个支撑杆1’
都变为水平状态后,即可将
AGV
运输车驶离

由于将支撑杆1’
从竖直状态变为了水平状态,即降低了支撑杆1’
的高度,从而使
AGV
运输车在驶离时,其上的支撑杆1’
不会与已经连接在其他设备上的产品之间产生牵绊,于是使
AGV
运输车能够顺利驶离

之所以将支撑杆1’
设计为可折叠结构,是为了使车体
27

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杆1’
在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时,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干涉


AGV
运输车将产品运输到空间较为狭小的指定位置时,在将支撑杆1’
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后,之后将无法将上撑杆2’
绕自身与下撑杆7’
的铰接点
22

向车体
27

外侧翻转,因为空间较为狭小的指定位置限制了上撑杆2’
的翻转,从而无法将车体
27

上的所有支撑杆1’
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这样导致
AGV
运输车无法驶离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杆及使用其的
AGV
运输车,该
AGV
运输车即使将产品运输到空间较为狭小的指定位置并且将产品连接在其他设备上后,其上的支撑
杆也都能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使支撑杆与产品之间不会产生牵绊,从而能够使
AGV
运输车顺利地驶离指定位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包括底座

下撑杆和上撑杆,所述下撑杆的下端铰接在底座上,所述下撑杆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回转套,所述回转套能够绕下撑杆进行转动,所述回转套与上撑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上撑杆能够绕自身与回转套的铰接点相对于下撑杆进行上下转动,所述下撑杆上铰接有伸缩杆

[0005]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其中所述下撑杆的上端外侧固定套装有石墨铜套,所述石墨铜套的下方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设在下撑杆上,所述回转套转动套装在石墨铜套的外侧,所述限位件用于支撑回转套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其中所述回转套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半圆形回转套半部,两个所述半圆形回转套半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其中所述限位件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周向固定设在下撑杆上

[0008]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其中所述回转套的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自动插销锁,所述下撑杆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自动插销锁配合使用的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当所述回转套绕下撑杆转动时,所述自动插销锁在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之间来回转动,所述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与下撑杆轴线之间的垂直连线分别为第一垂直连线和第二垂直连线,所述第一垂直连线和第二垂直连线之间的夹角为
90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杆,其中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定位销,所述下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撑杆转动至下撑杆的上方时,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面与下撑杆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定位销插入到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下撑杆和上撑杆,所述下撑杆的下端铰接在底座上,所述下撑杆的上端转动安装有回转套,所述回转套能够绕下撑杆进行转动,所述回转套与上撑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上撑杆能够绕自身与回转套的铰接点相对于下撑杆进行上下转动,所述下撑杆上铰接有伸缩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撑杆的上端外侧固定套装有石墨铜套,所述石墨铜套的下方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设在下撑杆上,所述回转套转动套装在石墨铜套的外侧,所述限位件用于支撑回转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半圆形回转套半部,两个所述半圆形回转套半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周向固定设在下撑杆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的下端面上固定设有自动插销锁,所述下撑杆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自动插销锁配合使用的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当所述回转套绕下撑杆转动时,所述自动插销锁在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之间来回转动,所述第一插销槽和第二插销槽与下撑杆轴线之间的垂直连线分别为第一垂直连线和第二垂直连线,所述第一垂直连线和第二垂直连线之间的夹角为
9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定位销,所述下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撑杆转动至下撑杆的上方时,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面与下撑杆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定位销插入到定位孔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杆上设有滚轮,所述下撑杆上设有与滚轮配合使用的滚轮限位槽,所述滚轮限位槽沿下撑杆的周向布置,当所述上撑杆相对于下撑杆向下转动直至与下撑杆并排布置时,所述滚轮进入到滚轮限位槽内,当所述回转套绕下撑杆转动时,所述滚轮在滚轮限位槽内来回滚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限位槽包括上扇形板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王志华王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