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49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包括壳体、气缸、电加热机构、阀杆、出料管,壳体上端安装有进料仓,进料仓下安装有输料管,输料管下前后两侧分别有分管,两只分管下端和出料管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在一起;气缸安装在壳体内上两侧,两套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横向安装有连接杆,阀杆套设在出料管内,阀杆上端两侧和连接杆内侧端安装在一起,第一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进料仓及输料管、分管上端外侧,第二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内部位的外侧,第三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下端的外侧。本新型通过两只分管提高流体的流速及受热效率,塑料流体通过垂直方向输出流体进入模具内,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速,保证了经模具浇注后产品质量。品质量。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配套设备
,特别是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注塑行业中,热流道泛指加热熔融设备(比如螺杆式挤压机)和浇注模具之间的管道,主要将上一道工序加热熔融设备输出的塑料原料流体、经模具塑料原料进口(浇口)进入模具内前保持熔融状态,进而使进入模具内的流体原料分散均匀,为保证浇注的塑料产品质量起到了有力技术支撑。
[0003]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热流道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比如我国专利号“201921417053.8”、专利名称“整体式热流道”,其内容记载到“本新型在热流道本体内开设型腔,且传输组件直接与型腔连通,便能够将外部的存储装置内的热胶直接流向型腔,且不需经过由热流道转冷流道,一方面,防止热胶冷却导致的堵塞等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热胶的流动的路径长度,有效提高了热胶流动至热嘴处的效率,可加快成型周期。此外,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为与阀针套连接,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阀针套可以往复运动,使得阀针在阀针套运动至与阀针位置对应时,该阀针能够堵塞阀针套”。上述可见,虽然对比专利能提高注塑效率。但是受到结构所限,还是存在一些的具体问题,具体体现如下。其一:上一道工序输出的塑料原料流体经型腔进入模具内时,由于只有一个型腔输出流体,输出相同流量流体时,加热组件作用于流体的热量相对有限(流体流量相对大、且不分散,那么流体内部的热量相对有限),这样,上一道工序输出的流体如果因各种原因热量较少时,存在流体输入、输出不通畅,导致流体进入模具后浇注质量变差的几率(温度不够、流体流动性不好,会造成浇注后成品塑料制品质量变差)。其二:传输组件和型腔是倾斜方式连接,型腔并不是垂直分布(型腔垂直分布,那么传输组件又会横向分布),这样会到来一个问题就是,进入型腔内的流体原料或者进入传输组件内的流体原料不是垂直流入流出,流体的流动性相对不好,不但导致进入模具内的流体速度变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流动性变慢相应的流体散热大,这样也会造成浇注后成品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热流道因结构所限存在如背景所述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在相关机构共同作用下,能通过两只分管提高流体的流速及受热效率,且通过垂直方向输出流体进入模具内,同样提高流体的流速及受热效率,由此尽可能保证了经模具浇注后产品质量的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包括壳体、气缸、电加热机构、阀杆、出料管,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端及下端分别有开孔,壳体上端开孔内安装有进料仓,进料仓下部安装有输料管,出料管上端安装在壳体下端开孔内,输料管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具有分管,两只分管的下端和出料管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在一起、且分管下端和出料管内互通;所述气缸有两套,
两套气缸分别安装在壳体内上端左右两侧,两套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分别横向安装有连接杆,阀杆套设在出料管内,阀杆上端两侧和两只连接杆内侧端分别安装在一起,连接杆内侧位于两只分管之间内侧部位;所述电加热机构有多套,第一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进料仓及输料管、分管上端外侧,第二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内部位的外侧,第三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下端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外径小于出料管的内径,阀杆的下端及出料管内下端是锥形结构,且阀杆的下端及出料管内下端外形吻合,出料管下端的出料口内径小于阀杆的外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位于两只分管之间部位有导向板,导向板中部有内径大于阀杆外径的导向孔,阀杆上端位于导向孔内,两只连接杆位于导向板上端外。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仓下端内是锥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机构是螺旋管状电加热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下端位于下止点时和出料管下端的出料口内上端紧密接触、出料管关闭。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仓上端和加热熔融设备的出料管连接。
[0013]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上一道工序加热熔融设备的出料管输出的流体塑料原料进入进料仓内后,由于具有两只分管,且两只分管两侧端及原料仓侧端、出料管外侧端具有电加热机构加热,这样,能通过两只分管提高流体的流速及受热效率,且由于阀杆垂直位于出料管内,塑料流体通过垂直方向输出流体进入模具内,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速,由此尽可能保证了经模具浇注后产品质量。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2中所示,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包括壳体1、气缸2、电加热机构、阀杆4、出料管5,壳体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一个开孔101,壳体1上端开孔内焊接有一只上端为开放式结构的进料仓6、且进料仓6的上端位于壳体1上端外,出料管5上端安装在壳体1下端开孔内,进料仓6下端中部外垂直焊接有一只出料管A7,出料管A7下端前后两侧纵向分别具有一只和出料管内互通的分管8,两只分管8的下端和出料管5上端前后两侧分别焊接在一起、且分管8下端和出料管5内互通;所述气缸2有两套,两套气缸2垂直分布分别经螺杆螺母安装在壳体1内上端左右两侧(两套气缸2的进气管经由壳体上端两侧开孔向上端外引出),两套气缸2的活塞杆下端分别横向焊接有一只连接杆9,阀杆4套设在出料管5内,阀杆4上端左右两侧和两只连接杆9内侧端焊接在一起,连接杆9内侧位于两只分管8之间内侧部位(并位于出料管5上端);所述电加热机构有三套,第一套环形电加热机构31经螺杆螺母安装在进料仓6及出料管5、分管8上端外侧,且第一套电加热机构31的下端和连接杆9上端间隔一定距离(连接杆上行到止点不会接触电加热机构),第二套环形电加热机构32经螺杆螺母安装
在出料管5位于壳体1内部位的外侧,第三套电加热机构33经螺杆螺母安装在出料管5位于壳体1下端的外侧;所述两套气缸2的缸筒上下端外侧的各两个进排气管(图中未画出)和四只电磁阀(图中未画出)的排气管经软管分别连接,四只电磁阀进气管和空压机储气罐(图中未画出)的排气管经管道分别并联连接;所述三套电加热机构31、32、33的电源输入端和交流220V电源两极分别经导线连接。
[0018]图1、2所示,阀杆4的外径小于出料管5的内径,阀杆4的下端及出料管5内下端是锥形结构,且阀杆4的下端及出料管5内下端外形吻合,出料管5下端中部的出料口51内径小于阀杆4的下端外径。出料管5位于两只分管之间部位焊接有一只导向板10,导向板10中部有个内径大于阀杆外径的导向孔(为阀杆上下行导向),阀杆4上端位于导向孔内,两只连接杆9位于导向板上端外。进料仓6下端内是锥形结构。电加热机构31、32、33是螺旋管状电加热器(1.2KW)。阀杆4的下端位于下止点时和出料管下端的出料口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包括壳体、气缸、电加热机构、阀杆、出料管,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端及下端分别有开孔,壳体上端开孔内安装有进料仓,进料仓下部安装有输料管,出料管上端安装在壳体下端开孔内,输料管下端前后两侧分别具有分管,两只分管的下端和出料管上端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在一起、且分管下端和出料管内互通;所述气缸有两套,两套气缸分别安装在壳体内上端左右两侧,两套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分别横向安装有连接杆,阀杆套设在出料管内,阀杆上端两侧和两只连接杆内侧端分别安装在一起,连接杆内侧位于两只分管之间内侧部位;所述电加热机构有多套,第一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进料仓及输料管、分管上端外侧,第二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内部位的外侧,第三套电加热机构安装在出料管位于壳体下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气缸驱动热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阀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昆王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