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和扒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37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和扒胎机,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导向头,导向头具有由上至下设置的初级导向面和弧状的二级导向面,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朝向外界轮毂并且凹陷侧可靠在外界轮毂边缘;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可随动转动的滚动体。该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配合扒胎机使用可实现外胎的顺畅装胎,对胎口损伤小,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一种扒胎机,包括支架和托座,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和支撑座,在支撑座上设有扒胎部件,还包括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所述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与支撑座相连。该扒胎机可实现扒胎和外胎的顺畅装胎,对胎口损伤小,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和扒胎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轮胎维修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和扒胎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轮胎主要由轮毂和外胎组成,外胎卡在轮毂内,当需要补胎或者换胎时需要将外胎由轮毂内扒出,补好的外胎或者新胎还需要再重新卡在轮毂内完成装胎。由于外胎与轮毂尺寸配合并且结合处非常紧密,同时汽车轮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因此无论是扒胎还是装胎动作人工完成都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费时费力。有些修理厂使用扒胎装置将外胎由轮毂内扒出,扒胎装置一般主要包括支架和托座,支架包括立柱和支撑座,支撑座可沿立柱上下滑移,在托座上设有固定轮毂的转盘,在支撑座上设有扒胎部件,扒胎部件大多呈撬钩状,将撬钩插入外胎与轮毂结合处,再转动转盘使轮毂旋转从而将外胎从轮毂上扒下。
[0003]为进一步完善扒胎装置功能,有在扒胎装置上安装装胎机构,以使扒胎装置既可以实现扒胎又可以实现装胎。常见的装胎机构主要是滚碗式、压板式和双滚轮式。滚碗式是利用碗状的随动滚轮压在外胎上实现装胎,当转动轮毂,胎口在滚碗的压力作用下和轮毂边缘的支撑力作用下(胎口边缘会部分搭在轮毂外边缘)发生变形进而被强制入轮毂内部。外胎越硬滚碗对外胎的压力越大,轮毂边缘对外胎的支撑力也越大,并且越接近装胎起点滚碗对外胎的压力越大,轮毂边缘对胎口的支撑力也越大,滚碗和轮毂边缘对胎口形成的撕扯越明显,因此滚碗式装胎机构极易对胎口造成撕裂,影响外胎品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外胎越硬,撕裂越明显。双滚轮式与滚碗式原理相似,可以想象成两个滚碗先后压在外胎上,前一滚轮先预压使外胎一次变形,后一滚轮二次滚压使外胎二次变形进而被强制入轮毂内部。双滚轮式较滚碗式由于外胎分两次变形再压入轮毂,因此对胎口的撕扯力相应减小,但由于外胎在越靠近压入瞬间时滚轮和轮毂边缘对胎口形成的撕扯力越大,因此双滚轮式装胎机构对胎口造成的撕裂减小效果甚微,胎口撕裂现象还是频发。压板式装胎机构是利用侧面具有弧状的平面压板将外胎侧面压住再逐渐送入轮毂内,但压板在逐渐将外胎送入轮毂内时,胎口时常发生与压板的弧状面形成挤压、撕扯现象,尤其是越接近装胎起点胎口甚至会反高过压板的弧状面,挤压撕扯现象明显,使胎口形成损伤。并且压板式装胎机构由于是与外胎滑动摩擦,较滚碗式和双滚轮式对外胎摩擦作用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该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配合扒胎机使用可实现外胎的顺畅装胎,对胎口损伤小,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导向头,导向头具有由上至下设置的初级导向面和弧状的二级导向面,二级导向面的凹陷
侧朝向外界轮毂并且凹陷侧可靠在外界轮毂边缘;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可随动转动的滚动体,当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靠在外界轮毂边缘时,滚动体下边缘低于外界轮毂边缘并且滚动体较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远离外界轮毂边缘,导向头与滚动体前后交错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导向头角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头高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
[0009]优选的,所述初级导向面呈弧状并且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弯曲方向相反,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过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滚动体角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
[0011]优选的,所述滚动体高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头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在第一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导向套,第一支撑柱可在第一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及转动,在第一导向套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上穿设有第一定位螺丝,第一定位螺丝抵在第一支撑柱上;或者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支撑柱,导向头通过第一导向套固定在第一支撑部,第一导向套可上下滑动及转动,在第一导向套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上穿设有第一定位螺丝,第一定位螺丝抵在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滚动体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在第二支撑部,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二导向套,第二支撑柱可在第二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及转动,在第二导向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上穿设有第二定位螺丝,第二定位螺丝抵在第二支撑柱上;或者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二支撑柱,滚动体通过第二导向套固定在第二支撑部,第二导向套可上下滑动及转动,在第二导向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上穿设有第二定位螺丝,第二定位螺丝抵在第二支撑柱上;所述滚动体为滚轮或轴承,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固连。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前后交错的导向头与滚动体,并且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朝向外界轮毂,这样在凹陷侧靠在外界轮毂边缘时,胎口在滚动体的压力作用下需要先搭在初级导向面上,再由初级导向面由上至下顺滑的过渡至弧状的二级导向面,再在二级导向面导向作用下顺滑形变被送至轮毂内,而不是以往的强制压入,因此胎口与轮毂外边缘不会产生撕扯,对胎口损伤较小,并且装胎过程更为顺畅。初级导向面也呈弧状并且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弯曲方向相反,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过渡连接,这样胎口搭在初级导向面上时,胎口由0形变逐渐顺滑增大过渡至弧状的二级导向面,胎口损伤更小。导向头通过第一支撑柱在第一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及转动,进而实现导向头的角度和高度调整,使二级导向面可以与轮毂贴合度更高,装胎过程更为顺畅,并且可以适应多型号轮毂。滚动体通过第二支撑柱在第二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及转动,进而实现滚动体的角度和高度调整,使滚动体滚动方向与外胎切向基本平行,滚动体滚动更为顺畅同时对外胎摩擦力更小,调整滚动体高度进而调整滚动体辊压在外胎的压力,适应不同硬度的外胎。配合扒胎机使用,实现扒胎机的扒胎和顺畅装胎。
[001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扒胎机,该扒胎机可实现扒胎和外胎的顺畅装胎,对胎口损伤小,可适用的轮胎范围广。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16]一种扒胎机,包括支架和托座,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和支撑座,支撑座可沿立柱上下滑移,在托座上设有固定轮毂的转盘,在支撑座上设有扒胎部件和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所
述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与支撑座相连。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通过悬臂与支撑座相连,所述悬臂可摆动的设置在支撑座上。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扒胎机上设置装胎机构,实现扒胎机的扒胎和顺畅装胎。通过设置前后交错的导向头与滚动体,并且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朝向外界轮毂,这样在凹陷侧靠在外界轮毂边缘时,胎口在滚动体的压力作用下需要先搭在初级导向面上,再由初级导向面由上至下顺滑的过渡至弧状的二级导向面,再在二级导向面导向作用下顺滑形变被送至轮毂内,而不是以往的强制压入,因此胎口与轮毂外边缘不会产生撕扯,对胎口损伤较小,并且装胎过程更为顺畅。初级导向面也呈弧状并且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弯曲方向相反,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过渡连接,这样胎口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导向头,导向头具有由上至下设置的初级导向面和弧状的二级导向面,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朝向外界轮毂并且凹陷侧可靠在外界轮毂边缘;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可随动转动的滚动体,当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靠在外界轮毂边缘时,滚动体下边缘低于外界轮毂边缘并且滚动体较二级导向面的凹陷侧远离外界轮毂边缘,导向头与滚动体前后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角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高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导向面呈弧状并且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弯曲方向相反,初级导向面与二级导向面过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角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高度可调的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扒胎机用的装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在第一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导向套,第一支撑柱可在第一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及转动,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生杨天宏郭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乾鼎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