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90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和车辆,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与车辆的动力电池并联;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一电容连接;升压单元,升压单元的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升压单元的另一端与车辆的蓄电池连接,升压单元包括开关管单元,开关管单元的输出占空比可调;升压单元用于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后,通过变压器输出至第一电容,以对第一电容进行反向预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车载DCDC本身的拓扑结构,通过增加升压单元等少量器件,即可实现反向预充电,而无需配置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从而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电路体积。也减少了电路体积。也减少了电路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市面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中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对应的高压用电部件,动力电池输出高压电,电压一般可达400以上,如果在车辆上电后由动力电池直接为高压用电部件进行供电,则有可能损坏高压用电部件。
[0003]为了对动力电池输出端的高压用电部件,如电机控制器等进行保护,一般会在车辆上电时通过预充电回路进行预充电。目前的预充电回路一般由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组成,在上电时,先由预充电阻给高压母线上的电容充满电,再闭合预充继电器,以此保护高压用电部件。然而,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的成本较高,且体积较大,导致目前的预充电回路的设计成本较高,电路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向预充控制电路。
[0006]为此,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向预充控制电路,所述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与车辆的动力电池并联;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一电容连接;升压单元,升压单元的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升压单元的另一端与车辆的蓄电池连接,升压单元包括开关管单元,开关管单元的输出占空比可调;升压单元用于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后,通过变压器输出至第一电容,以对第一电容进行反向预充电。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设置升压单元,升压单元的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升压单元的另一端与车辆的蓄电池连接,升压单元包括输出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管单元,由此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范围,可在反向预充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通过变压器输出至第一电容,以对第一电容进行反向预充电,从而可基于车载DCDC本身的拓扑结构,通过增加升压单元等少量器件,即可实现反向预充电,而无需配置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从而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电路体积。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分别与升压单元及蓄电池并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升压单元还包括:电感,电感的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单元的一端、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及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第一MOS管的源极与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及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管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MOS管的栅极与第四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的漏极。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第三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感的另一端、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及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分别与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连接,用于调节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中至少一个的输出占空比。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还包括:全桥整流单元,全桥整流单元的一端与第一电容连接,全桥整流单元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桥整流单元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其中,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第五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六MOS管的漏极及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五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六MOS管的栅极与微控制器连接,第六MOS管的漏极与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第六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七MOS管的栅极与微控制器连接,第七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七MOS管的源极分别与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及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八MOS管的栅极与微控制器连接,第八MOS管的漏极与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第八MOS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第六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
[002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
[0023]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其反向预充控制电路设置了升压单元,升压单元的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升压单元的另一端与车辆的蓄电池连接,升压单元包括输出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管单元,由此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范围,可在反向预充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通过变压器输出至第一电容,以对第一电容进行反向预充电,从而可基于车载DCDC本身的拓扑结构,通过增加升压单元等少量器件,即可实现反向预充电,而无需配置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从而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电路体积。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反向预充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感充电储能过程示意图;
[0029]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反向预充过程示意图;
[0030]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反向预充过程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正向充电过程示意图;
[0032]图7是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车辆的动力电池并联;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第一电容连接;升压单元,所述升压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蓄电池连接,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开关管单元,所述开关管单元的输出占空比可调;所述升压单元用于将所述蓄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后,通过所述变压器输出至所述第一电容,以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反向预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分别与所述升压单元及所述蓄电池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还包括: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开关管单元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向预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后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留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