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机构及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63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机构和注塑机,注射机构包括注射底座、与注射底座滑动连接的活动块、喷射组件、多个第一动力组件和多个检测组件;喷射组件包括料筒和设于料筒内的螺杆,料筒与注射底座连接,螺杆与活动块连接;第一动力组件均设于注射底座上,且均与活动块连接,用于推动活动块相对于注射底座滑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第一动力组件在活动块上连接位置的移动距离,检测组件与第一动力组件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组件保证第一动力组件推动活动块移动的位置同步,提高了多动力组件位置同步精度,摆脱了机械连接对多动力驱动的束缚,有利于动力组件后续的更换和维修。更换和维修。更换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机构及注塑机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机构及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0003]注塑机的注射机构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目前常见的注塑机的注射机构通常包括螺杆料筒组件,螺杆料筒组件包括料筒,料筒的前端设置有注射喷嘴,料筒内设置有螺杆,该螺杆在料筒内转动起到塑料溶胶的作用,同时螺杆在料筒内前后运动实现溶胶的注射,为了实现螺杆的旋转和前后运动,注射机构包括用于带动螺杆旋转的动力机构和用于推动螺杆前后运动的动力机构,随着电动注塑机的发展,单前后动力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出现了多前后动力机构的注塑机,用于提高螺杆前后运动的稳定性和效率。
[0004]为了保证多前后动力机构位置同步,通常在多前后动力机构之间设置额外的连接机构,通过机械互连实现多动力机构位置同步,但是该连接机构结构复杂,设计、调试、维护成本高,影响后续动力机构的更换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以提高多动力机构位置同步精度。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注射机构,应用于注塑机,包括:
[0008]注射底座和与所述注射底座滑动连接的活动块;
[0009]喷射组件,所述喷射组件包括料筒和设于所述料筒内的螺杆,所述料筒与所述注射底座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活动块连接;
[0010]多个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均设于所述注射底座上,且均与所述活动块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注射底座滑动;
[0011]多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在所述活动块上连接位置的移动距离,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一一对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组件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丝杆、丝杆螺母和第一驱动件,所述丝杆的螺纹段上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注射底座连接,所述丝杆的光杆段与所述活动块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活动块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
输出端与所述光杆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绕轴转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底座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丝杆保护罩,所述丝杆的螺纹段穿过所述固定块、所述丝杆螺母伸入所述丝杆保护罩。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并列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定尺和动尺,所述定尺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动尺与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动尺与所述定尺滑动配合。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套设于所述丝杆的螺纹段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带轮,所述丝杆的光杆段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设于所述活动块上,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所述螺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螺杆绕轴转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三带轮,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活动块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与所述第四带轮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并列设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检测组件并列设于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两侧。
[0021]一种注塑机,包括机身、合模机构和所述的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的注射底座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合模机构设于所述机身上,所述注射机构的喷射组件用于向所述合模机构内注射熔融塑料。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1、该注射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动力组件驱动活动块相对于注射底座滑动,进而驱动螺杆相对于料筒移动,实现将熔融塑料从料筒中注射出去;由于活动块上设置了多个第一动力组件,提高了活动块的驱动力,使喷射组件的射胶动作更准确,重复注射精密更高,同时对每一个第一动力组件都配置了相应的检测组件,检测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在所述活动块上连接位置的移动距离,通过检测组件保证第一动力组件推动活动块移动的位置同步,提高了多动力组件位置同步精度,摆脱了机械连接对多动力驱动的束缚,有利于动力组件后续的更换和维修。
[0024]2、该注射机构通过设置控制器,检测组件可以将每个第一动力组件移动的距离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移动距离控制第一动力组件移动速度,保证多个第一动力组件同步驱动活动块,检测组件和第一动力组件组成一个完整的反馈系统,使机械结构和检测控制更紧密的结合,从整体上实现更精密的控制。
[0025]3、第一动力组件采用丝杆和丝杆螺母的驱动结构,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丝杆绕轴转动,丝杆再将绕轴转动转化为丝杆螺母的轴向移动,由于丝杆螺母与注射底座连接,丝杆与活动块轴向固定,丝杆转动时,丝杆与注射底座的轴向位置发生移动,丝杆与活动块的轴向位置不变,实现了活动块相对于注射底座滑动,进而驱动螺杆与料筒的相对移动;与液压
驱动相比,多丝杆的驱动结构运动惯性小,射胶循环周期短,且对移动距离的控制精度更高。
[0026]4、注射底座上设置固定块与丝杆螺母连接,并在固定块上设置丝杆保护罩,有利于提高丝杆螺母与注射底座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丝杆保护罩可以保护丝杆的螺纹段,保证丝杆螺母移动的效率,提高丝杆的使用寿命。
[0027]5、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传动皮带将第一驱动件的转动传递至丝杆,能够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的直径比控制丝杆的转动速度,有利于提高转动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
[0028]6、该注射机构设置了第二动力组件,通过第二动力组件带动螺杆绕轴转动,从而将料筒后端的熔融塑料充分混合并挤压至料筒前端,保证喷射组件出料均匀。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中注射机构的立体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注射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中注射机构的主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中注射机构的俯视图。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机构,应用于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底座(10)和与所述注射底座(10)滑动连接的活动块(20);喷射组件(30),所述喷射组件(30)包括料筒(31)和设于所述料筒(31)内的螺杆(32),所述料筒(31)与所述注射底座(10)连接,所述螺杆(32)与所述活动块(20)连接;多个第一动力组件(40),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均设于所述注射底座(10)上,且均与所述活动块(20)连接,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块(20)相对于所述注射底座(10)滑动;多个检测组件(50),所述检测组件(5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在所述活动块(20)上连接位置的移动距离,所述检测组件(50)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100)包括控制器(60),所述控制器(60)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50)、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组件(50)的距离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包括丝杆(41)、丝杆螺母(42)和第一驱动件(43),所述丝杆(41)的螺纹段上设有丝杆螺母(42),所述丝杆螺母(42)与所述注射底座(10)连接,所述丝杆(41)的光杆段与所述活动块(20)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3)设于所述活动块(20)上,所述第一驱动件(43)的输出端与所述光杆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41)绕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底座(10)上设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丝杆螺母(42)连接,所述固定块(11)上设有丝杆保护罩(12),所述丝杆(41)的螺纹段穿过所述固定块(11)、所述丝杆螺母(42)伸入所述丝杆保护罩(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与所述活动块(20)并列设置,所述检测组件(50)包括定尺(51)和动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树林刘劲松何城祖吴思雯钟剑静刘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斯玛菲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