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53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运输车,包括车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运输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的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天窗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配置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加车内的采光和通风,还可以提高车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汽车天窗的生产需要经过设计

制造

安装等多个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车型和客户需求确定天窗的尺寸

形状

材质等参数,在制造阶段,需要进行模具制造

玻璃包边

钣金加工

玻璃加工等工艺流程

在安装阶段,需要将天窗安装在车顶上,并进行密封

调试等工作

[0003]在玻璃包边过程中,需要将模具安装在模架上,并将聚氨酯发泡剂注入模具中,模具在模架上进行翻转

合模和开模操作,最后聚氨酯发泡剂固化形成天窗的塑料部件

由于不同车型

不同客户的天窗尺寸形状不一致,使用的模具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将模架上的模具进行更换

[0004]对于一些大型模具,有些工厂采用起重机和人工来更换模具,一方面起重机更换模具时容易发生歪拉斜吊的违章操作,钢丝绳在拉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模具损伤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拉动距离很难控制,操作人员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进行操作,极易造成用力不当而使模具滑落地面伤人的事故

[0005]由于不同厂房地面水平高度不一致,每台模架下模板离地的高度都存在差异

为了将模具直接从而模架上平移至换模装置上,避免使用起重机移动模具,可调整高度的换模装置应运而生

在移动模具前,需要先对换模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来适配模架高度,而人工对齐准确性低,调节效率低,影响换模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具的运输车,提高模具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模具的运输车,包括:
[0009]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模具的模具承载面;
[0010]前限位组件,所述前限位组件包括操作杆和前限位块,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前限位块连接,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车体活动连接,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凸出于所述模具承载面,用于限制所述模具的前端位置,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低于所述模具承载面;
[0011]后限位组件,所述后限位组件设于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前限位组件相对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模具的后端位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限位组件包括连动杆和限位转轴,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杆

所述限位转轴连接,所述限位转轴与所述前限位块连接,所述操作杆
相对于所述车体移动,带动所述限位转轴绕其轴线转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两个限位安装块,所述操作杆活动穿过限位安装块与所述前限位块连接,所述操作杆上处于两个限位安装块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限位安装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前限位块的一侧,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还包括模具锁定组件,所述模具锁定组件包括锁定销

手柄和锁定座,所述锁定销与所述模具承载面垂直设置,且能够插入所述模具的锁孔中,所述手柄与所述锁定座活动连接,且与所述锁定销连接,当所述手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凸出于所述运输车的模具承载面,当所述手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低于所述运输车的模具承载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销上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手柄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当所述锁定销低于所述模具承载面时,所述第三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座包括水平安装板和两个垂直安装板,所述水平安装板与所述车体连接,两个所述垂直安装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锁定销设置在两个垂直安装板之间,所述手柄的轴线与所述锁定销的轴线成夹角设置,所述手柄通过锁定转轴与所述锁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锁定转轴依次穿过一个所述垂直安装板

所述手柄与另一个所述垂直安装板连接,所述手柄绕所述锁定转轴的轴线转动,用于带动所述锁定销沿自身轴线移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和所述锁定销通过销连接轴连接,所述手柄的一端上设有销连接
U
型槽,所述锁定销的一端设于所述销连接
U
型槽内,两个所述垂直安装板上设有长条形的销限位孔,所述销连接轴的两端设于所述销限位孔内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多个侧限位组件,多个所述侧限位组件分布在所述车体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模具的两侧位置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限位组件包括后限位板

调节杆和缓冲橡胶,所述后限位板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后限位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缓冲橡胶,用于与模具抵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后限位板与螺母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车体限位组件,所述车体限位组件用于与定位架抵接,所述车体限位组件的结构与所述后限位组件结构相同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模具支撑件,所述模具支撑件的上端面形成所述模具承载面,所述模具支撑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多个辊轴,所述辊轴用于与所述模具的下端面抵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1、
该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操作杆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前限位块低于模具承载面,前限位组件处于非限位状态,然后将模具由模架移动到运输车上,或将模具由运输车移动到模架上,最后将操作杆由第一位置调节至第二位置,前限位块高于模具承载面,前限位组件处于限位状态,模具的前端位置由前限位组件限制,模具的后端位置由后限位组件限制,可推动运输车将模具运输至其他地方

因此前限位组件的状态可以调节,当
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时,前限位组件与后限位组件配合,能够防止运输车移动时模具滑落,提高了运输车运输模具的安全性

[0024]2、
操作杆相对于车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可以带动限位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模具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
(11)
,所述车体
(11)
上设有用于放置模具
(30)
的模具承载面;前限位组件
(12)
,所述前限位组件
(12)
包括操作杆
(121)
和前限位块
(122)
,所述操作杆
(121)
与所述前限位块
(122)
连接,所述操作杆
(121)
与所述车体
(11)
活动连接,当所述操作杆
(121)
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
(122)
凸出于所述模具承载面,用于限制所述模具
(30)
的前端位置,当所述操作杆
(121)
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
(122)
低于所述模具承载面;后限位组件
(16)
,所述后限位组件
(16)
设于所述车体
(11)
上,且与所述前限位组件
(12)
相对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模具
(30)
的后端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组件
(12)
包括连动杆
(123)
和限位转轴
(124)
,所述连动杆
(12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杆
(121)、
所述限位转轴
(124)
连接,所述限位转轴
(124)
与所述前限位块
(122)
连接,所述操作杆
(121)
相对于所述车体
(11)
移动,带动所述限位转轴
(124)
绕其轴线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
(11)
上设有两个限位安装块
(125)
,所述操作杆
(121)
活动穿过限位安装块
(125)
与所述前限位块
(122)
连接,所述操作杆
(121)
上处于两个限位安装块
(125)
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垫片
(126)
,所述第一垫片
(126)
与所述限位安装块
(125)
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127)
,所述第一垫片
(126)
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
(127)
远离所述前限位块
(122)
的一侧,当所述操作杆
(121)
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
(127)
处于压缩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
(10)
还包括模具锁定组件
(13)
,所述模具锁定组件
(13)
包括锁定销
(131)、
手柄
(132)
和锁定座
(133)
,所述锁定销
(131)
与所述模具承载面垂直设置,且能够插入所述模具
(30)
的锁孔中,所述手柄
(132)
与所述锁定座
(133)
活动连接,且与所述锁定销
(131)
连接,当所述手柄
(132)
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销
(131)
凸出于所述运输车
(10)
的模具承载面,当所述手柄
(132)
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销
(131)
低于所述运输车
(10)
的模具承载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销
(131)
上设有第二垫片
(135)
,所述第二垫片
(135)
与所述手柄
(132)
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
(136)
,当所述锁定销
(131)
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东平顾峥嵘杨晓燕王贤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斯玛菲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