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头现浇模具与预制柱现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8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头现浇模具与预制柱现浇结构,解决现有模具浇筑高度固定,不能形成不同高度且现浇的柱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柱头现浇模具,包括由至少两块模板拼装形成的模体,模体分为上下两段,模体上段形成柱头腔,柱头腔的顶部为敞开状的浇筑口,模体下段形成柱状的柱身腔,柱身腔的底部呈敞开状,模体下段沿环向设置至少两层固定位,每层固定位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模体下段的固定位可将模体固定于预制柱,利用不同位置的固定位,可以调整预制柱在柱身腔内的位置,从而便于现浇形成不同高度的柱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在预制柱的顶部现浇柱头,并且柱头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柱头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柱头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头现浇模具与预制柱现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在预制柱的顶部现浇柱头的模具,以及一种预制柱现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上大下小的柱既能满足规范技术要求,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性,所以行业内开始采用上大下小的柱。
[0003]随着国家装配式政策的推进,地下室也开始采用装配式。地下室的柱网采用预制柱,由于不同的地下室一般层高不同,即使是同一地下室,不同位置的顶板梁高也很可能不一样,因此柱的高度不统一,采用预制柱存在难以确定预制柱柱高的问题。正是由于柱高不统一的问题,行业内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现浇的方式施工。上大下小的柱一般为异形结构,现浇模具相对复杂,不易批量生产,只能按照传统方式一根柱一套模具地去生产,存在效率上不去,成本下不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柱头现浇模具,解决现有模具浇筑高度固定,不能形成不同高度且现浇的柱头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柱头现浇模具,包括由至少两块模板拼装形成的模体,模体分为上下两段,模体上段形成柱头腔,柱头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柱头现浇模具,包括由至少两块模板拼装形成的模体(1),模体(1)分为上下两段,模体上段形成柱头腔(11),柱头腔(11)的顶部为敞开状的浇筑口,模体(1)下段形成柱状的柱身腔(12),柱身腔(12)的底部呈敞开状,其特征在于:模体下段沿环向设置至少两层固定位,每层固定位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孔(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头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层固定位的固定孔(13)沿模体下段的环向等中心角布置或关于下段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头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模体(1)下段设置至少三层固定位,每层固定位的固定孔(13)的数量相等,并且各层固定位对应的固定孔(13)位于同一直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头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层固定位之间的间距相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头现浇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固定位之间的间距为50mm。6.预制柱(2)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2)和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权刘越汪万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