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39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所述梁板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且包括承载部与应力部,所述承载部安装在所述梁柱上,所述应力部上设置有变截面。所述应力部上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梁板作为一个标准件在工厂预制化生产,并根据平面布置情况使用,承载部的设置能够使其有效与梁柱结合,并且对于应力部,除了使得受力合理之外,还能兼顾地下室管线的走向,使得地下室的层高比较紧凑,不会因为加高部分影响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


[0001]本技术涉及地库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地库的一体化梁板设计和施工过程为:建筑专业绘制地库建筑图;结构专业根据建筑图进行地库的建模计算,并分别绘制梁、板图纸;施工单位根据结构图纸,采购建筑材料,到场后进行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0003]上述设计施工方法带来的弊端有:1、完全没有利用地库的标准化层度很高的特点,造成每个项目地库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一次定制化设计,效率极低;2、传统设计、建造方式,对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人力依赖大,人力成本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的问题会进一步凸显;3、传统的设计、建造方式对环境污染大,和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4、传统施工方式,需要大量支模,施工措施高,效率低。
[0004]在上述施工过程中,需要一种配套的地库一体化梁板,并且现有的地库一体化梁板的使用效率较低,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定制,现有的地库一体化梁板无法满足地库工业化设计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用于提高抗弯钢筋的使用效率。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所述梁板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且包括承载部与应力部,所述承载部安装在所述梁柱上,所述应力部上设置有变截面。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地库一体化梁板的使用效率较低,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定制,现有的地库一体化梁板无法满足地库工业化设计的需要。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地库工业化设计均采用:施工单位根据结构图纸,采购建筑材料,材料到场后进行: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该方法下梁板内部的抗弯钢筋不能得到规范化的控制,即使是在同一项目中的梁板,其受力与预应力状态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考虑结构的整体性,楼板部分,工厂制作时做一部分,现场现浇一部分,以增强结构整体性,即将梁板作为一个标准件在工厂预制化生产,并根据平面布置情况使用,承载部的设置能够使其有效与梁柱结合,并且对于应力部,除了使得受力合理之外,还能兼顾地下室管线的走向,使得地下室的层高比较紧凑,不会因为加高部分影响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此外,由于本申请的梁板是简支受力,跨中弯矩最大,支座为零,所以,在弯矩较大的范围梁做高可以有效提高抗弯钢筋的使用效率;同时,弯矩较大的位置剪力小,所以该范围梁宽是还可以降低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部上开设有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在应力部上开设有通孔,不
仅能够用于布置管线,还能够在不影响承载受力使用的情况下节约部分材料。
[0009]进一步地,所述梁板的长度为L,所述变截面的起点位于1/6L~1/4L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受力要求,将变截面的起始点设置为1/6L~1/4L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梁板一侧边的宽度为B1,变截面的宽度为B2,所述梁板满足B1=(1.5~5)B2。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样的荷载情况下,梁板满足B1=(1.5~5)B2均可以满足受力情况,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梁板变截面的高度为H1,所述承载部的高度为H2,所述梁板满足H1=(1.5~2.5)H2。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样的荷载情况下,梁板满足H1=(1.5~2.5)H2均可以满足受力情况,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此外,由于本申请中梁板是简支受力,跨中弯矩最大,支座为零,所以,在弯矩较大的范围梁做高可以有效提高抗弯钢筋的使用效率;同时,弯矩较大的位置剪力小,所以该范围梁宽是可以降低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变截面的底面能够选设用于施加预应力的钢筋。考虑消防车或覆土较厚,从而荷载较大的位置,设置预应力对承载力进行加强,可以使得构件不必继续加高,从而提高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且降低了钢筋混凝土含量。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将梁板作为一个标准件在工厂预制化生产,并根据平面布置情况使用,承载部的设置能够使其有效与梁柱结合,并且对于应力部,除了使得受力合理之外,还能兼顾地下室管线的走向,使得地下室的层高比较紧凑,不会因为加高部分影响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
[0015]2、本技术的梁板是简支受力,跨中弯矩最大,支座为零,所以,在弯矩较大的范围梁做高可以有效提高抗弯钢筋的使用效率;同时,弯矩较大的位置剪力小,所以该范围梁宽是还可以降低的;
[0016]3、本技术在荷载较大的位置,设置预应力对承载力进行加强,可以使得构件不必继续加高,从而提高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且降低了钢筋混凝土含量。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1‑
承载部,2

应力部,3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所述梁板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且包括承载部1与应力部2,所述承载部1安装在所述梁柱上,所述应力部2上设置有变截面。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地库一体化梁板的使用效率较低,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定制,现有的地库一体化梁板无法满足地库工业化设计的需要。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地库工业化设计均采用:施工单位根据结构图纸,采购建筑材料,材料到场后进行: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该方法下梁板内部的抗弯钢筋不能得到规范化的控制,即使是在同一项目中的梁板,其受力与预应力状态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考虑结构的整体性,楼板部分,工厂制作时做一部分,现场现浇一部分,以增强结构整体性,即将梁板作为一个标准件在工厂预制化生产,并根据平面布置情况使用,承载部1的设置能够使其有效与梁柱结合,并且对于应力部2,除了使得受力合理之外,还能兼顾地下室管线的走向,使得地下室的层高比较紧凑,不会因为加高部分影响地库层高,增加地库层高。此外,由于本申请的梁板是简支受力,跨中弯矩最大,支座为零,所以,在弯矩较大的范围梁做高可以有效提高抗弯钢筋的使用效率;同时,弯矩较大的位置剪力小,所以该范围梁宽是还可以降低的。
[002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应力部2上开设有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库工业化设计用的一体化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以中轴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且包括承载部(1)与应力部(2),所述承载部(1)安装在梁柱上,所述应力部(2)上设置有变截面;述梁板的长度为L,所述变截面的起点位于1/6L~1/4L处;所述梁板一侧边的宽度为B1,变截面的宽度为B2,所述梁板满足B1=(1.5~5)B2;所述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权刘越汪万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极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