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及使用其的受电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47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6
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包括:外壳,升降机构,平台,支撑杆,翻转门和敲击机构,所述平台在外壳内部与平台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在平台底部,所述翻转门在外壳上方,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翻转门连接,所述敲击机构在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助力举升器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护不会被冻住,同时可以通过快速多次敲击上框架横梁,通过振动将上框架横梁与橡胶止档分开。与橡胶止档分开。与橡胶止档分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及使用其的受电弓


[0001]本技术属于受电弓助力举升
,具体涉及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及使用其的受电弓。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地域辽阔,局部地域环境差异较大,铁路机车车辆贯穿其中,短时间内就从一个地域运行到另一个地域,机车车辆上暂处备用的受电弓,当处于潮湿、雨雪的冷冻天气时,会造成受电弓的上框架横管与橡胶止档吸附或冻结,启用该受电弓时则因为冻结吸附造成了受电弓不能升起,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正常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如CN 210881690 U公布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装置,通过活塞作用的尼龙柱头提前将上框架横管与橡胶止档的粘接,实现顺利助力驱动举升。但是其助力举升装置暴露在外侧,在雨雪天气尼龙柱头本身容易与活塞冻结住,不便使用。同时该装置的一次将上框架横管顶起的冲击力太大,容易将受电弓撞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助力举升装置暴露在外侧,在雨雪天气尼龙柱头本身容易与活塞冻结住,不便使用和将上框架横管顶起的冲击力太大,容易将受电弓撞坏的问题,并提出了使用该助力举升器的受电弓。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包括:外壳,升降机构,平台,支撑杆,翻转门和敲击机构,所述平台在外壳内部与平台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在平台底部,所述翻转门在外壳上方,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翻转门连接,所述敲击机构在平台上。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轮蜗杆组,齿轮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一滑动组和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电机与蜗轮蜗杆组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组与齿轮组连接,所述齿轮组与第一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交叉处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与第二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与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在第一滑动组的上方。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平台的上升和下降,从而控制敲击机构的上升和下降。
[0007]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齿轮和圆弧形齿轮,所述齿轮与蜗轮蜗杆组中的蜗轮同轴。蜗轮蜗杆将电机传递的动力传递给齿轮,齿轮再传递给圆弧形齿轮,圆弧形齿轮转动调整第一升降杆的角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升降杆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蜗轮蜗杆组中蜗杆的螺旋线升角小于蜗杆蜗轮啮合齿间的当量摩擦
角。蜗轮蜗杆组形成自锁,蜗杆转动可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敲击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二电机,传动轴,凸轮,敲击杆,敲击头,弹簧,所述固定座在平台上,所述第二电机在固定座底部,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连接凸轮和第二电机,所述敲击杆在固定座内与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敲击杆底部与凸轮接触,所述敲击头在敲击杆顶部,所述弹簧在敲击杆上。敲击机构可以快速多次敲击上框架横梁,通过振动将上框架横梁与橡胶止档分离。
[0012]优选的,所述敲击头的材料为尼龙。尼龙材料有较好的回弹性,撞击时不会将上框架横梁装坏。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翻转门铰接,所述翻转门与外壳铰接。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所述的助力举升器的受电弓,包括底架,旋转机构,上框架横梁,受电弓架,橡胶止档,助力举升器,所述旋转机构与底架连接,所述上框架横梁与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受电弓架与上框架横梁连接,所述橡胶止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架两侧且在上框架横梁的下方,所述助力举升器有两个,设置在橡胶止档中间。
[0015]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助力举升器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护不会被冻住,同时可以通过快速多次敲击上框架横梁,通过振动将上框架横梁与橡胶止档分开。
[0017]2.现有技术中助力举升装置暴露在外侧,在雨雪天气尼龙柱头本身容易与活塞冻结住,不便使用。本技术设置了外壳来阻挡外界环境的干扰,同时设置了升降机构,需要使用时升降机构可以将平台升起,支撑杆将翻转门撑开,从而敲击机构升起敲击上框架横梁,不需要使用时升降机构将平台降下,敲击机构收回到外壳内,并带动支撑杆将翻转门关闭。
[0018]3.蜗轮蜗杆组件中的蜗杆的螺旋线升角小于蜗杆蜗轮啮合齿间的当量摩擦角。蜗轮蜗杆组形成自锁,电机将转矩传递给蜗杆,蜗杆可以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升降机构,但是平台受到重力时作用时,传递回蜗轮的转矩不会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将升降机构锁定。
[0019]4.现有技术中的助力举升装置通过气缸传递的力冲击力太大,当冻结的较结实的时候可能会将受电弓撞弯。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从而使敲击杆快速上下移动,敲击头多次快速的敲击受电弓,通过振动使冻结处分离。
[0020]5.敲击头的材料为尼龙,材质较软且有一定弹性,敲击时不会将受电弓敲伤。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的一实施例的升降机构
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的一实施例的敲击机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了助力举升器的机车车辆受电弓。
[0026]图中:1

外壳,2

升降机构,21

第一电机,22

蜗轮蜗杆组,221

蜗杆,222

蜗轮,23

齿轮组,231

齿轮,232

圆弧形齿轮,24

第一升降杆,25

第二升降杆,26

第一滑动组,261

第一滑槽,262

第一滑块,27

第二滑动组,271

第二滑槽,272

第二滑块,28

固定轴,3

平台,4

支撑杆,5

翻转门,6

敲击机构,61

固定座,62

第二电机,63

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升降机构,平台,支撑杆,翻转门和敲击机构,所述平台在外壳内部与平台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在平台底部,所述翻转门在外壳上方,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翻转门连接,所述敲击机构在平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蜗轮蜗杆组,齿轮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一滑动组和第二滑动组,所述第一电机与蜗轮蜗杆组连接,所述蜗轮蜗杆组与齿轮组连接,所述齿轮组与第一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交叉处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与第二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与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组在第一滑动组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齿轮和圆弧形齿轮,所述齿轮与蜗轮蜗杆组中的涡轮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升降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辆受电弓助力举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有两个,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现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洛德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