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11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一种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包括依次排列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的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和第四清洗槽,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第三清洗槽与第四清洗槽相连通,且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分别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阀门,第三清洗槽与第四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阀门,第四清洗槽与水管相连接,当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需要补充液时由第三清洗槽中补入,第三清洗槽需要补充液时由第四清洗槽补入。其优点在于通过阶梯式补液方式,无需溢流换水,达到节水且降低废水排放和方便碱度控制与去磷液的回复使用目的。控制与去磷液的回复使用目的。控制与去磷液的回复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网带炉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有的补液装置为兼顾淬火零件清洗质量和最小程度降低前清洗槽碱性液体对网带炉寿命带来的不良影响,已有的智能网带炉均采用清洗一(脱脂)、清洗二(去磷)、清洗三(热水冲洗)、清洗四(热水冲洗)的多槽清洗工艺,每个槽在槽液蒸发后单独补水。但已有槽液补液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带入到第三槽的去磷液无法有效回收,增加了去磷液消耗量;第二,为控制第三槽和第四槽清洗液的碱度,需要采用持续溢流的方式实现清洗液的更新,不利于节水,同时增加废水处理的压力。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阶梯式补液方式,无需溢流换水,达到节水且降低废水排放和方便碱度控制与去磷液的回复使用目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包括对淬火零件进行脱脂的第一清洗槽、用于去磷的第二清洗槽、用于热水冲洗的第三清洗槽和用于再次清洗的第四清洗槽,所述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与第四清洗槽依次排列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通过管道与第四清洗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分别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三清洗槽与第四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亦设置有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四清洗槽通过管道与补充水的水管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清洗槽与第二清洗槽需要补充液时通过各自对应管道从第三清洗槽中补入,所述第三清洗槽需要补充液时通过管道从第四清洗槽中补入。
[0005]作为改,所述补液装置中设置有程控装置,在所述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和第四清洗槽中分别设置有需要补入补充液时发出信号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安装于各自管道上能开启和关闭的阀门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清洗槽通过管道与第一输液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槽通过管道与第二输液箱相连通,第三清洗槽与第三输液箱连通,第四清洗槽与第四输液箱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箱通过管道与第三输液箱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箱通过管道与第三输液箱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箱通过管道与第四输液箱连通,在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线路与程控电路相连接。
[0007]再改进,所述第四输液箱可优选通过管道与用于补充水的储水罐相连接。
[0008]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清洗槽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抽水器,所述第二清洗槽与第三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抽水器,所述抽水器和第二抽水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
[0009]作为改进,所述第三清洗槽与第四清洗槽相连通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抽水器,所述第三抽水器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
[0010]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清洗槽可优选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第一淬火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输液箱设置于第一淬火部侧面的智能网带炉壳体上,所述第二清洗槽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第二淬火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液箱设置于第二淬火部侧面的智能网带炉壳体上,所述第三清洗槽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第三淬火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三输液箱设置于第三淬火部侧面的智能网带炉壳体上,所述第四清洗槽设置于智能网带炉中第四淬火部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输液箱设置于第四淬火部侧面的智能网带炉壳体上。
[0011]作为改进,所述储水罐通过管道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在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当水位达到最高值时或当水位达到最低值发出信号的探测传感器,所述探测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
[0012]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输液箱、第二输液箱、第三输液箱和第四输液箱中分别设置有当补充液液位达到最高值时或当补充液液位达到最低值发出信号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
[0013]再改进,在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和第四清洗槽上分别设置有到设定应用时间时需对每个清洗槽中进行全部清理或清洗的排泄管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已有技术中第一清洗槽至第四清洗槽单独补水改进为全部新水由第四清洗槽补入,这样不仅更换方便,而且更换时间短,且能更方便调节与控制清洗槽中清洗液的碱度;第三槽的补充液由第四槽补入,能将有一定浓度的清洗液回用;而第一槽和第二槽的补充液由第三槽补入,这样能实现去磷液和清洗液最大程度的回用,通过本补液装置补入的补充液方式,能延缓第一槽和第二槽清洗液浓度降低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去磷液和清洗液的消耗;由已有技术中每个清洗槽在槽液蒸发后的单独补液改进为阶梯式补液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带入到第三清洗槽的去磷液无法有效回收难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去磷液的消耗量;并且很好地达到了方便调节与控制第三槽和第四槽清洗液的碱度;同时也克服了已有技术中需要采用持续溢流的方式实现清洗液更新的难题,这样不仅大幅度节省了应用水,而且也有效降低了废水处理的压力;因此是本补液装置是非常值得推广应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包括对淬火零件进行脱脂的第一清洗槽11、用于去磷的第二清洗槽12、用于热水冲洗的第三清洗槽13和用于再次清洗的第四清洗槽14,所述第一清洗槽11、第二清洗槽12、第三清洗槽13与第四清洗槽
14依次排列设置于智能网带炉1中,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三清洗槽13相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13通过管道与第四清洗槽1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分别与第三清洗槽13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三清洗槽13与第四清洗槽14相连通的管道上亦设置有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四清洗槽14通过管道与补充水的水管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需要补充液时通过各自对应管道从第三清洗槽13中补入,所述第三清洗槽13需要补充液时通过管道从第四清洗槽14中补入。
[0018]上述补液装置中设置有程控装置,在所述第一清洗槽11、第二清洗槽12、第三清洗槽13和第四清洗槽14中分别设置有需要补入补充液时发出信号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安装于各自管道上能开启和关闭的阀门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清洗槽11通过管道与第一输液箱110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槽12通过管道与第二输液箱120相连通,第三清洗槽13与第三输液箱130连通,第四清洗槽14与第四输液箱140连通,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网带炉中清洗槽的补液装置,包括对淬火零件进行脱脂的第一清洗槽(11)、用于去磷的第二清洗槽(12)、用于热水冲洗的第三清洗槽(13)和用于再次清洗的第四清洗槽(14),所述第一清洗槽(11)、第二清洗槽(12)、第三清洗槽(13)与第四清洗槽(14)依次排列设置于智能网带炉(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三清洗槽(13)相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13)通过管道与第四清洗槽(1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分别与第三清洗槽(13)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三清洗槽(13)与第四清洗槽(14)相连通的管道上亦设置有开启和关闭的阀门,所述第四清洗槽(14)通过管道与补充水的水管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清洗槽(11)与第二清洗槽(12)需要补充液时通过各自对应管道从第三清洗槽(13)中补入,所述第三清洗槽(13)需要补充液时通过管道从第四清洗槽(14)中补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装置中设置有程控装置,在所述第一清洗槽(11)、第二清洗槽(12)、第三清洗槽(13)和第四清洗槽(14)中分别设置有需要补入补充液时发出信号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分别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安装于各自管道上能开启和关闭的阀门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线路与程控装置中的程控电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槽(11)通过管道与第一输液箱(110)相连通,所述第二清洗槽(12)通过管道与第二输液箱(120)相连通,第三清洗槽(13)与第三输液箱(130)连通,第四清洗槽(14)与第四输液箱(140)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箱(110)通过管道与第三输液箱(130)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箱(120)通过管道与第三输液箱(130)连接,所述第三输液箱(130)通过管道与第四输液箱(140)连通,在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线路与程控电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液箱(140)通过管道与用于补充水的储水罐(15)相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宇闫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