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辊式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50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辊式粉碎机,包括机座、上机体、中机体、下机体、主轴、轴承支架、磨盘、磨辊、摇臂装置、摇臂座、加压装置、间隙调节装置,磨盘装配在主轴上方并位于中机体内,主轴通过轴承装配在轴承支架上;磨辊通过轴承装配在摇臂装置下方并位于上方或磨盘内,摇臂装置通过铰轴装配在摇臂座上,摇臂装置可以绕铰轴转动,加压装置的施力端与摇臂装置活动连接;轴承支架或下机体开有允许物料通过的通孔,轴承支架或下机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或排渣口;加压装置由加力杆或绳、由钢丝绳与滑轮构成的滑轮组、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或者由钢丝绳、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出磨物料粒度调节范围广,对物料的适应性强,加压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碎设备,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干、湿两用,物料被粉碎介质碾压 粉碎的立辊式粉碎机
技术介绍
粉碎包括粉磨和破碎,从物料被粉碎介质碾压粉碎的辊式粉碎机的粉碎力来源 看,主要有四类一是重力,如古代人力或畜力驱动的石头碾子、轮碾机;二是旋转产生的 离心力,如雷蒙机、离心环磨机;三是弹簧力,如对辊破碎机;四是液压力,如立式磨、高压 对辊机等。轮碾机利用磨辊重力粉碎物料,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且辊压力恒定且不随料 层厚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但因重力有限,粉碎力较小,粉碎效率低下。雷蒙机是一种悬辊式磨粉机,通过梅花架带动磨辊装置旋转,物料由铲刀喂入磨 辊与磨环之间时,被磨辊碾压破碎。此类磨粉机,磨辊既公转又自转,轴承易进灰而损坏,可 靠性低。对辊破碎机,一般采用弹簧力来粉碎物料,当遇料层厚度变化时,弹簧拉伸或压缩 量就不相同,辊压力变化,同时不能避免突然加载产生的冲击。立磨和高压辊磨,一般均采用液压油缸对磨辊加压来粉磨物料,当磨辊遇到金属 异物或物料颗粒大小变化或料层厚度变化时,料层就不稳定,液压油缸通过回油至储能器 来缓冲,但储能器气体被压缩,也使得辊压力过大而产生冲击;采用液压和电控结合,由于 反应时间滞后,也不能有效防止由于磨辊压力变化而使工作系统不稳定。人们普遍认为,上述设备是将物料置于粉碎介质之间(如磨辊和磨盘之间,或磨辊 与磨辊之间)被碾压,由于料层挤压而被粉碎。甘建国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高压对辊粉碎的微分剪切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在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3月第44卷第3期上公开发表了论文。为使高压对辊机粉 磨力恒定,工作稳定,部件不易损坏,甘建国于2000. 06. 08申请了《挤压粉磨机》专利(公 开号CN2431956A),该挤压粉磨机具有两个等速相向旋转的辗压辊轮,加载重块通过连杆机 构和滑轮机构的增力作用,使得两辊轮间的压力可以超过100吨,以获得层压粉碎所需的 基本条件,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故障率低,使用维护方便,粉磨效率高。但当二 辊间料层厚度变化或有异物时,由于辊间距离变化,使滑轮间距离变化,从而使钢丝绳带动 加载重块上下移动,当突然加载时,由于加速度大,粉磨力也会突然增加。于是,甘建国于 2005.07. 11申请了《重块加载缓冲机构》专利(公开号CN1712137),技术方案为左连杆和 右连杆一端分别与机架成对称布置铰接,另一端分别通过左轴和右轴与左上连杆和右上连 杆一端铰接,所述左轴和右轴上分别设有左滑轮和右滑轮,所述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另一 端通过中轴与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弹簧装置铰接。该重块加载缓冲机构是一种不管加速度多 大,在退让和复原过程中,作用力总是以一恒定值作用于加载机构上,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廉、性能可靠、制造方便的重块加载缓冲机构。该专利技术应用于挤压粉磨机,即可采用轮系增力的重块加载缓冲机构来加压、稳压和调压,使辊压力恒定,既不象液压那样消耗动力,也 避免主电机负荷变化,即使磨辊在遇到金属异物或物料颗粒大小变化或料层厚度较大范围 变化时,始终可以保持辊压力恒定,不会象液压油缸或弹簧施力装置那样产生冲击,使工作 不稳定,甚至损伤液压元件、磨辊轴承、减速机等。因此,采用重块加载缓冲机构的挤压粉磨 机,具有加压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机器故障率低等特点,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出磨物 料粒度调节范围小,出磨物料为料饼,不能直接通过在机器上加设分级机制备细粉,也不能 磨得颗粒状物料;物料适应性较差只能粉磨较干物料,不适合湿法粉磨。CN101507937公开了《一种立式旋臼磨》,其包括机座、主轴、轴承支架、磨盘、磨 辊、摇臂装置、加压装置、间隙调节装置,磨盘装配在主轴上方并位于中机体内,主轴装配在 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固定在下机体上,上机体或中机体或下机体固定在机座上;磨辊通过 轴承装配在摇臂装置下方并位于磨盘内,摇臂装置通过铰轴装配在摇臂座上,摇臂座固定 或活动安装在上机体上,加压装置的施力端与摇臂装置活动连接,上机体开有允许摇臂装 置通过和摆动的通孔,间隙调节装置安装在上机体与摇臂装置或/和摇臂座之间,上机体 上方设有进料口 ;轴承支架或下机体开有允许物料通过的通孔,轴承支架或下机体的下方 设有出料口。该专利技术介质磨损小,电耗低,可用于干式或湿式细磨或预粉磨。但该专利技术加压 装置不是采用重物加载,也没有提及重物加载缓冲装置,不能有效防止出现因料层变化或 异物作用使磨辊上的粉磨力突然变化造成的设备可靠性问题,也没有对粉磨后的物料直接 进行分级,以获得细粉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装置结构简单,出磨物料粒度调节范围广,对物 料适应性好的立辊式粉碎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机座、上机体、中机体、下机体、 主轴、轴承支架、磨盘、磨辊、摇臂装置、摇臂座、加压装置、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磨盘装配在 主轴上方并位于中机体内,主轴通过轴承装配在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固定在下机体上或 与下机体制成一个整体,上机体、中机体和下机体互相固定连接,上机体或中机体或下机体 固定在机座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磨辊通过轴承装配在摇臂装置下方并位于上方或磨盘内, 摇臂装置通过铰轴装配在摇臂座上,摇臂装置可以绕铰轴转动,摇臂座固定或活动安装在 机体上,加压装置的施力端与摇臂装置活动连接,机体开有允许摇臂装置通过和摆动的通 孔,磨辊与磨盘之间的间隙调节装置安装在上机体与摇臂装置或/和摇臂座之间,上机体 上方设有进料口 ;轴承支架或下机体开有允许物料或废渣通过的通孔,轴承支架或下机体 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或排渣口,可以排出粉磨后的或干或湿的物料,或排渣或异物;也可以在 磨盘下方增设进风口,上机体内增设分级器,分级器上方设置细粉出口使分级后的合格细 粉从分级器上方排出机外,较粗颗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至磨盘重磨,不能磨碎的异物或 硬料从排渣口排出;其特征在于加压装置由加力杆或绳、由钢丝绳与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或者由钢丝绳、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所述磨辊由二个以上构成,对称或均勻布置,以使磨盘受力均勻。所述加压装置的重物加压缓冲装置优选采用CN1712137A公开的“重块加载缓冲 机构”左连杆和右连杆一端分别与机架成对称布置铰接,另一端分别通过左轴和右轴与左4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轴和右轴上分别设有左滑轮和右滑轮,所述的左 上连杆和右上连杆另一端通过中轴与设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弹簧装置铰接。也可以采用其它 缓冲机构。所述加载重物可以用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代替。工作时,传动装置带动装配在轴承支架上的主轴旋转,从而使磨盘和衬板与主轴 一起旋转,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磨机后,在旋转的磨盘离心力作用下沿磨盘爬升上行,磨辊在 物料阻力作用下自转并碾压磨盘内爬升上行的物料,被磨辊碾压后的或干或湿的物料溢出 磨盘,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出料口排到机外。当在磨盘下方增设进风口、上机体内增设分 级器、分级器上方设置细粉出口时,分级后的合格细粉从分级器上方排出机外,较粗颗粒在 重力作用下落至磨盘重磨,不能磨碎的异物或硬料从排渣口排出。与现有其它辊式破碎机和磨机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出磨物料粒度调节范 围广,对物料的适应性强既可以粉碎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辊式粉碎机,包括机座、上机体、中机体、下机体、主轴、轴承支架、磨盘、磨辊、摇臂装置、摇臂座、加压装置、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磨盘装配在主轴上方并位于中机体内,主轴通过轴承装配在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固定在下机体上或与下机体制成一个整体,上机体、中机体和下机体互相固定连接,上机体或中机体或下机体固定在机座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磨辊通过轴承装配在摇臂装置下方并位于上方或磨盘内,摇臂装置通过铰轴装配在摇臂座上,摇臂装置可以绕铰轴转动,摇臂座固定或活动安装在机体上,加压装置的施力端与摇臂装置活动连接,机体开有允许摇臂装置通过和摆动的通孔,磨辊与磨盘之间的间隙调节装置安装在上机体与摇臂装置或/和摇臂座之间,上机体上方设有进料口;轴承支架或下机体开有允许物料或废渣通过的通孔,轴承支架或下机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或排渣口;其特征在于,加压装置由加力杆或绳、由钢丝绳与滑轮构成的滑轮组、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或者由钢丝绳、重物加压缓冲装置和加载重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立辊式粉碎机,包括机座、上机体、中机体、下机体、主轴、轴承支架、磨盘、磨辊、摇臂装置、摇臂座、加压装置、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磨盘装配在主轴上方并位于中机体内,主轴通过轴承装配在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固定在下机体上或与下机体制成一个整体,上机体、中机体和下机体互相固定连接,上机体或中机体或下机体固定在机座上或与之形成一体;磨辊通过轴承装配在摇臂装置下方并位于上方或磨盘内,摇臂装置通过铰轴装配在摇臂座上,摇臂装置可以绕铰轴转动,摇臂座固定或活动安装在机体上,加压装置的施力端与摇臂装置活动连接,机体开有允许摇臂装置通过和摆动的通孔,磨辊与磨盘之间的间隙调节装置安装在上机体与摇臂装置或/和摇臂座之间,上机体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建国夏纪勇王大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广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