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亮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8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亮氨酸(L

Leucine)属必需氨基酸,化学式为C6H
13
NO2,室温下为白色有光泽六面体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苦味。于145~148℃升华。熔点293~295℃(分解)。微溶于乙醇(0.07%),不溶于乙醚。用于幼儿特发性高血糖的诊断和治疗。并适用于糖代谢失调、伴有胆汁分泌减少的肝病、贫血、中毒、肌萎缩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炎及精神病。
[0003]目前,L

亮氨酸生产方法主要是发酵法,发酵法生产的L

亮氨酸发酵液经过提取、蒸发浓缩、离心烘干等步骤才能制成成品。中国专利公布CN109761833A公开了一种L

亮氨酸的分离纯化方法,(1)发酵液加入凝聚剂和絮凝剂,静置,离心得上清液备用;(2)上清液中加入氯化钠和L

亮氨酸晶种,分离析出物;(3)析出物加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离心、浓缩,析出晶体;(4)晶体加水溶解,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氨水洗脱,得到L

亮氨酸。该法虽然有利于提升亮氨酸的纯度但收率较低,亮氨酸的损失较大。除发酵法外,水解法也是生产L

亮氨酸常见的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926670A公布了一种通过酸水解法从植物蛋白中提取L

亮氨酸的方法,该方法以植物蛋白
‑‑
玉米黄粉,豆粨,棉籽蛋白或桑蚕丝蛋白为原料,生产不受动物源原料限制,另外该专利技术不适用沉淀剂,而是通过调节pH达到分离L

亮氨酸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环境的危害。由于在水解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盐酸来调节pH至合适区间,并加入了偏重亚硫酸钠氧化剂,因此需要脱酸以及脱盐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L

亮氨酸的提取传统的生产工艺普遍采用离子交换工艺,通过离子交换手段去除发酵液中的无机盐。中国专利公告CN102757354A中介绍了利用膜分离与电渗析组合技术从发酵液中除盐的提取分离L

亮氨酸的方法,该方法中将L

亮氨酸发酵液膜过滤液直接经电渗析除盐,因L

亮氨酸膜过滤液中仍含有大量蛋白等杂质,导致电渗析脱盐速率低,且电渗析工艺对膜过滤液无脱色效果。综上,目前仍需一种简单地组合提取方式,提升L

亮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将L

亮氨酸发酵液经陶滤、脱色后加入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结晶,进而获得的高纯度、高收率的L

亮氨酸。
[0007]具体为:
[0008]S1.将L

亮氨酸发酵液采用陶瓷膜过滤,然后向陶滤清液体系内加其固含量0.3~3%的活性炭进行脱色,收集脱色液,待用;
[0009]S2.调节S1中脱色液中pH至7
±
0.2,然后加入结晶助剂并在60~70℃下浓缩得到析出晶体的浓缩液,过滤收集结晶滤饼和滤液;
[0010]S3.向S2中结晶滤饼加入水复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进行重结晶,进而获得高收率、高纯度的L

亮氨酸。
[0011]所述步骤S1中L

亮氨酸发酵液为黄色短杆菌种子液在复合营养液中培养制备所得。进一步参见,CN201811647345.0一种提高L

亮氨酸发酵产量的方法中记载方法制备获得。
[0012]所述步骤S2中所述结晶助剂为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且其加入量为其在脱色液中固含量的100~5000ppm。
[0013]所述步骤S2中结晶助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中,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0~70wt%。
[0014]所述步骤S2中浓缩终点为:所析出晶体的浓缩液的总质量为脱色液固含量的2倍。
[0015]所述步骤S3复溶是向结晶滤饼中加入其质量40~50倍的水充分溶解。
[0016]所述步骤S3中复溶温度为20~70℃,搅拌30min后冷却至室温,待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完全析出后过滤或离心。
[0017]所述步骤S3中所述重结晶浓缩终点为:复溶浓缩液的总质量为复溶液固含量的3.5倍。
[0018]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在亮氨酸脱色后结晶工艺中引入了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使其促进亮氨酸成核析出并与亮氨酸形成氢键,析晶终点时其包覆于亮氨酸晶体外围,减少了L

亮氨酸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存在物料挂壁以及凝聚集现象,使得蒸发浓缩终点尽可能降低溶剂含量并保持流动性,进而提升亮氨酸的收率及产量。
[0020]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分离步骤少、清洁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色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2000ppm添加量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结晶滤饼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重结晶滤饼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本专利技术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提取纯化L

亮氨酸的方法,促进亮氨酸析晶、且通过氢键作用包覆于亮氨酸晶体外部提升浓缩结晶程度,进而提升了L

亮氨酸的收率。
[0026]下述各实施例中原料亮氨酸发酵液是通过黄色短杆菌种子液在复合营养液中培养56h而成;具体,详见CN201811647345.0一种提高L

亮氨酸发酵产量的方法中记载方法制备获得。
[0027]实施例1:亮氨酸发酵液灭活除菌及脱色
[0028]取475Kg亮氨酸发酵液升温至60℃,搅拌状态下,保温30min进行灭活处理,控制物料温度低于40℃,压力小于0.65MPa,流速200L/h将发酵液过陶瓷膜进行陶滤,除去菌渣和部分杂质,得到450Kg陶滤清液;然后向收集的陶滤清液中加入369.9g活性炭搅拌脱色1h,向脱色液中逐渐滴加氨水,调节体系pH至6.9,最终得到425Kg脱色液。
[0029]表1、陶滤、脱色步骤对L

亮氨酸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

亮氨酸发酵液经陶滤、脱色后加入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结晶,进而获得的高纯度、高收率的L

亮氨酸。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L

亮氨酸发酵液采用陶瓷膜过滤,然后向陶滤清液体系内加其固含量0.3~3%的活性炭进行脱色,收集脱色液,待用;S2.调节S1中脱色液中pH至7
±
0.2,然后加入结晶助剂并在60~70℃下浓缩得到析出晶体的浓缩液,过滤收集结晶滤饼和滤液;S3.向S2中结晶滤饼加入水复溶,过滤收集滤液浓缩进行重结晶,进而获得高收率、高纯度的L

亮氨酸。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L

亮氨酸发酵液为黄色短杆菌种子液在复合营养液中培养制备所得。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辅助提纯L

亮氨酸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永德董浩阮超王碧陈剑彬吴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