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4290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申请涉及环氧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环氧树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聚合物,其在固化剂的作用下会反应形成稳固的交联结构,因而其普遍具有收缩率小

高强度

高粘结等通用性能,故常被用作胶黏组分,如环氧美缝剂的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的环氧美缝剂以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双酚
F
型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搭配脂肪胺
/
脂环胺类固化剂

稀释剂

色浆

颜填料等制得,使用时经上胶

固化

除胶,即可完成美缝剂的施工过程

[0004]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环氧树脂具备固化速率较快,且具备高粘结性的特点,导致使用者的操作窗口期较短,且除胶过程中无法做到及时,易出现留胶

残胶等问题,带来施工上的不必要的操作,耗时耗力;且不易清理的残胶导致美观性大大下降

[0005]此外相关文献中虽有公开报道对环氧树脂的改性,以期达到延长操作窗口期和便于清胶的目的,但无一例外均是通过牺牲其反应活性,即环氧基团的反应和消耗来实现的,故而不利于其相容性和清胶,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具备易清胶性的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由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接枝聚硅氧烷制得,其结构通式如通式(
I
)所示:

通式(
I
);通式(
I
)中:
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
H、C1‑
C
10
的烷基或
C1‑
C
10
的环烷基基团;
A、B、C
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地选自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
n
为平均重复数,其取值区间为:
0<n≤20

x、y、z
分别表示
A、B、C
三者的平均重复数,而不是表示接枝的位置,且
x、y、z
均大于
0。
[0008]优选的,
A、B、C
中的任一种为衍生自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0009]A、B、C
中的另外两种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地为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
[0010]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1]优选的,
A、B、C
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地选自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
[0012]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和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0013]所述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和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
1:

0.01
‑1)
:

0.01
‑1)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
聚硅氧烷中间体制备:
[0016]S11、
选择
A、B、C
所对应硅氧烷进行混合,得硅氧烷混合溶液;
[0017]S12、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溶剂和混合相转移催化剂,置换氮气后,搅拌升温至
20

60℃
,得反应底物;
[0018]S13、
然后将反应烧瓶置换3次氮气后,保持真空度为


0.05

0.06

MPa
,开始向反应底物中滴加
S11
中所得硅氧烷混合溶液,当硅氧烷混合溶液滴加至剩余
1/3
质量时,提高体系的真空度至


0.08

0.09

MPa
,保持至滴加完毕,继续保温1小时;
[0019]S14、
最后停止反应后,静置分去水相,并使用蒸馏水进行水洗,待静置分去水相,即得聚硅氧烷中间体,备用;
[0020]S2、
聚硅氧烷改性:
[0021]S21、
先称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再加入溶剂,并抽真空置换氮气,然后加入催化剂,最后抽真空至

(0.07

0.08)MPa
并升温至
60

65℃
,备用;
[0022]S22、
然后向
S21
中处理后的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中滴加聚硅氧烷中间体,待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3小时,将真空度升至


0.095

0.1

MPa
,升温至
130

150℃
,蒸出溶剂后,即得通式(
I
)所表示化合物

[0023]优选的,
S12
中混合溶液

溶剂和混合相转移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
10
):(
0.001
‑1)

[0024]优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由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接枝聚硅氧烷制得,其结构通式如通式(
I
)所示:通式(
I
);通式(
I
)中:
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
H、C1‑
C
10
的烷基或
C1‑
C
10
的环烷基基团;
A、B、C
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选自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
n
为平均重复数,其取值区间为:
0<n≤20

x、y、z
分别表示
A、B、C
三者的平均重复数,而不是表示接枝的位置,且
x、y、z
均大于
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
A、B、C
中的任一种为衍生自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A、B、C
中的另外两种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地为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
基硅烷

甲基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
A、B、C
彼此不同

且各自独立地选自衍生自如下硅氧烷的结构单元: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和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所述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和2‑
(3,4

环氧环己烷基
)
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
1:

0.01
‑1)
:

0.01
‑1)
。4.
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聚硅氧烷中间体制备:
S11、
选择
A、B、C
所对应硅氧烷进行混合,得硅氧烷混合溶液;
S12、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溶剂和混合相转移催化剂,置换氮气后,搅拌升温至
20

60℃
,得反应底物;
S13、
然后将反应烧瓶置换3次氮气后,保持真空度为


0.05

0.06

MPa
,开始向反应底物中滴加
S11
中所得硅氧烷混合溶液,当硅氧烷混合溶液滴加至剩余
1/3
质量时,提高体系的真空度至


0.08

0.09

MPa
,保持至滴加完毕,继续保温1小时;
S14、
最后停止反应后,静置分去水相,并使用蒸馏水进行水洗,待静置分去水相,即得聚硅氧烷中间体,备用;
S2、
聚硅氧烷改性:
S21、
先称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再加入溶剂,并抽真空置换氮气,然后加入催化剂,最后抽真空至

(0.07

0.08)MPa
并升温至
60

65℃
,备用;
S22、
然后向
S21
中处理后的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中滴加聚硅氧烷中间体,待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3小时,将真空度升至


0.095

0.1

MPa
,升温至
130

150℃
,蒸出溶剂后,即得通式(
I
)所表示化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12
中混合溶液

溶剂和混合相转移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
10
):(
0.001
‑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相转移催化剂由四甲基氯化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按重量比
1:

0.1
‑5)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1
中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和催化剂的重量比为
1:

0.001
‑1)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S22
中经
S21
处理后的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和聚硅氧烷中间体的重量比为1:(
0.1

0.5

。9.
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环氧组合物为
100
重量
%
计,包含以下组分:饱和碳环型环氧树脂
20

80
重量
%
;固化剂5‑
30
重量
%
;功能树脂0‑
30
重量
%
;填料0‑
70
重量
%

功能助剂0‑6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亮王玉勤
申请(专利权)人:络合高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