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55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5

甲氧基色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
甲氧基色胺是一种色胺衍生物,与神经递质褪黑素和血清素密切相关;它在5

HT1、5

HT2、5

HT4、5

HT6和5

HT7受体上起完全激动剂的作用,但对5

HT3受体没有亲和力。是褪黑素相关化合物。
[0003]目前,5

甲氧基色胺的合成主要有2种方法,1)如甘永平等发表的N

乙酰基
‑5‑
甲氧基色胺的合成研究所示,其以1,3

二溴丙烷为起始原料,经过重氮化,Fis

cher环化,开环和脱羧四步反应制得,总收率为32.8%;其存在的问题是步骤长,为保证产品纯度,反应中各中间体需精制除杂后才能用于后继反应,因此,导致反应收率低;2)如申请号为202110498061.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示,以5

羟基色胺为原料,在无水条件下60摄氏度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5

甲氧基色胺;该工艺具有合成步骤少,收率高的优点,但是却伴随着严重的副反应,在该反应中,5

羟基色胺中的氨基也会发生反应,生成2

5%的副产物Nr/>‑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而该副产物与褪黑素和蟾蜍素的理化性质相近,其无法通过结晶去除,而活性炭脱色只能去除褪黑素中的部分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却无法去除蟾蜍素中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因此,导致褪黑素和蟾蜍素分离纯化效果一般,产品杂质含量高,无法达到褪黑素医药级大于99.5%的纯度要求,也无法达到蟾蜍素医药级大于99.0%的纯度要求;此外,该反应路线还存在如下缺点:1)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试剂成本高;2)反应需要用到甲苯,毒性大,不利于安全生产。
[0004]因此,提供一种纯度高、在有水条件下反应、且不产生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的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5

甲氧基色胺中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含量过高所引发的一些列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不采用甲苯,在有水条件下进行反应,且纯度高,在保证收率较好的前提下,几乎不会产生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避免了因副产物N

甲基
‑5‑
甲氧基色胺含量过高导致的终产品褪黑素及蟾蜍素分离纯化困难、产品纯度不达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以5

羟基色胺为原料,依次经氨基保护反应、羟基甲基化反应和脱氨基保护反应制得。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5

羟基色胺由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获得。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1、氨基保护反应:在缚酸剂的存在下,5

羟基色胺与氯甲酸苄酯反应,生成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
[0011]步骤2、羟基甲基化反应:在液碱溶液和催化剂A作用下,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与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
[0012]步骤3、脱氨基保护反应:在甲酸铵和催化剂B的作用下,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脱保护生成5

甲氧基色胺。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缚酸剂的存在下,5

羟基色胺与氯甲酸苄酯反应,生成5

羟基色胺保护产物,具体包括:
[0014]搅拌条件下向二氯甲烷溶剂中加入缚酸剂和5

羟基色胺盐酸盐,在氮气流保护下将反应液降温至0℃,然后缓慢滴加氯甲酸苄酯,滴加完毕后,待反应液回升至室温后,室温反应1.5

2.5h(优选2h),生成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然后,搅拌条件下加入水,分解除去氯甲酸苄酯,静置分层,排出水层,二氯甲烷层继续用水洗涤,共水洗2

3次,得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的二氯甲烷溶液。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5

羟基色胺盐酸盐、氯甲酸苄酯、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25

1.5:2.5。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氯甲酸苄酯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0min

30min滴加完毕。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缚酸剂采用吡啶。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液碱和催化剂A作用下,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与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具体包括:
[0019]向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液碱溶液和催化剂A,控制反应液温度为20

25℃下,滴加硫酸二甲酯,滴加过程中,控制反应液pH为11

11.5,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1.2

1.8h(优选1.5h),生成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然后加入硫酸中和反应液至pH为7.5,静置分层,排出水层,二氯甲烷层用水洗涤,共洗涤2

3次,得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的二氯甲烷溶液。
[00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硫酸二甲酯、催化剂A的比例为1mol:(2.5

3)mol:2.125g。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滴加硫酸二甲酯时,控制硫酸二甲酯于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

羟基色胺为原料,依次经氨基保护反应、羟基甲基化反应和脱氨基保护反应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

羟基色胺由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氨基保护反应:在缚酸剂的存在下,5

羟基色胺与氯甲酸苄酯反应,生成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步骤2、羟基甲基化反应:在液碱溶液和催化剂A作用下,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与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步骤3、脱氨基保护反应:在甲酸铵和催化剂B的作用下,N

苄氧羰基
‑5‑
甲氧基色胺脱保护生成5

甲氧基色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缚酸剂的存在下,5

羟基色胺与氯甲酸苄酯反应,生成5

羟基色胺保护产物,具体包括:搅拌条件下向二氯甲烷溶剂中加入缚酸剂和5

羟基色胺盐酸盐,在氮气流保护下将反应液降温至0℃,然后缓慢滴加氯甲酸苄酯,滴加完毕后,待反应液回升至室温后,室温反应1.5

2.5h,生成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然后,搅拌条件下加入水,静置分层,排出水层,二氯甲烷层继续用水洗涤,共水洗2

3次,得N

苄氧羰基
‑5‑
羟基色胺的二氯甲烷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

羟基色胺盐酸盐、氯甲酸苄酯、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25

1.5):2.5;氯甲酸苄酯的滴加时间控制在20min

30min滴加完毕;所述缚酸剂采用吡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

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碱和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现胡江林杨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维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