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污水处理净化的同时,将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最小化,并提高剩余污泥的稳定性,减少剩余污泥的后续处理处置 费用。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城市污水的污染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 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活性污泥法计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在,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已成 为现代生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法也成为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主流方法。该 技术正在向着更加高效化、稳定化和低能耗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许多城市生物污水处理 厂中,污水得到净化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生物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污 水处理厂运行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具运行费用占到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25-40 % , 甚至高达60%。生物污泥的最终处置常采用焚烧、填埋、填海或用于农业。但随着可用土地 的减少以及考虑到人体的健康,污泥在用于农业之前还必须进行进一步处置。昂贵的运行 费用和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性法规使得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益发严重。目前,国外的活性污 泥处理厂的运行重点已从过去的优质出水转移到污泥产生量的最小化。对于生物固体管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臭氧氧化实现生物污泥减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生物处理系统的厌氧池(2)和缺氧池(4)中安装搅拌机,在好氧池(6)中安装曝气管(7);将污水引入厌氧池(2)并停留2小时完成厌氧释磷,然后再引入缺氧池(4)中并停留2小时完成缺氧反硝化反应,再引入好氧池(6)中停留6小时完成好氧硝化反应; 2)将从好氧池(6)排出的水引入竖流式沉淀池(10)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水通过出水管(11)外排,沉淀后的污泥一部分通过回流污泥泵(13)和回流污泥管(12)回流到厌氧池(2)中,另外一部分即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管(14)进入臭氧接触柱(17); 3)将臭氧发生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圣兵,戴鼎立,杨峰峰,李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