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0736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调成适宜的浓度、pH值和温度,送入超声波/臭氧反应器中,经超声波/臭氧共同作用后,最终送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后续处理或直接脱水后制作农业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超声波/臭氧联合用于污泥预处理,处理后固相COD的溶解率为5~35%,甲烷产量提高50~75%。与单独采用超声波或臭氧处理相比,污泥中苯并[a]芘去除率达到4~10%,降低了5~20%的能耗,降低污泥处理的成本,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处理站污泥的处理,并可用于污泥生产农业肥料的前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理
,特别是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率逐 年增髙。而随着大量污水处理厂和处理站的投入使用,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 泥。剩余污泥含水率高,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毒性物质,脱水和稳定困难,处理费 用昂贵。剩余污泥的处置已成为所有污水处理厂和处理站目前和今后必须面对的瓶颈问 题。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中普遍采用的是厌氧消化,但作为一种污泥处置技术,厌氧消化 还存在一些缺陷(1)反应速度慢,停留时间长,构筑物体积庞大;(2)甲垸产量低,常达不到利用的要求。因此很多污泥预处理技术被开发出来,通过改善污泥性质来弥补厌氧 消化的缺点,如超声波、臭氧、微波、热解等,但这些污泥预处理技术大都存在费用昂贵 或效率较低的缺陷。这些缺点严重制约了污泥预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果对污泥预处理 技术进行联用,使预处理技术之间相互强化,产生1+1>2的效果,将能提高预处理的效率, 降低处理费用,为污泥预处理技术最终投入实际应用开辟道路。目前超声波/臭氧联合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这类物质大都 为含苯环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等,很难被普通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所降解。 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67341. O"—种超声臭氧处理含氯苯酚废水的工艺",再如中国专 利申请200610151124. 5"超声协同臭氧/蜂窝陶瓷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方法"等等, 在处理过程中超声波基本不对处理对象直接作用,主要通过震荡粉碎臭氧气泡加快臭氧溶 于水的速度、使臭氧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来降解处理对象,超声主要起到辅助强化臭氧 效果的作用;迄今为止还未发现超声波/臭氧处理污泥的文献报道。超声波预处理污泥主要是通过超声波作用产生大量空化泡,利用空化泡内高温高压条 件,空化泡破碎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使污泥破碎,从而加速污泥的水解溶胞过程,提髙厌氧消化速度。 一般认为超声以空化泡破碎剪切为主,其他作用很微小;臭氧预处理污泥 是通过臭氧和臭氧分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污泥作用,加速污泥溶胞过程,进而加快厌氧 消化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臭氧溶于水的速度和气泡的大小。目前限制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主要由于污泥是固、水混合物,特别是污泥中的大量固 体限制了超声波的传输,如不额外提供搅动,则其处理效率不高,要达到理想效果则耗能 较高;臭氧处理污泥技术主要由于臭氧在水中低的扩散速率,造成处理效率较低,而且产 生臭氧的能耗较高,这些原因阻碍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另外,在污泥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苯并芘是一种 强致癌物质,有文献报道,在不进行预处理情况下,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处理30天,并 未发现有明显的去除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单用超声波或臭氧预处理污泥效率不高或能 耗较髙的缺点,提供一种超声波/臭氧的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如下步骤将污水处理产 生的剩余污泥调成适宜的浓度、PH值和温度,送入超声波/臭氧反应器中,经超声波/臭 氧共同作用后,最终送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后续处理或直接脱水后制作农业肥 料。前述,所述污泥浓度控制在5 30gTS/L,反应温度控制在 《60'C, pH控制在6.0 8.0。前述,所述反应温度并且》4C。前述,所述臭氧投加量控制在0.02 0.2g03/gTS,每升污泥 通气量控制在X). 1L/min。前述,所述每升污泥通气量并且《10L/min。前述,所述超声能量输入控制在3000~20000kJ/kgTS,超 声波频率控制在15 50kHz。前述,所述超声波/臭氧反应器为圆形反应器,反应器底部为弧形。前述,所述超声波/臭氧反应器包括臭氧释放头或管以及超 声波探头,臭氧释放头或管位于反应器底部,并与超声波探头距离控制在《60cm,臭氧释 放头或管的孔径控制在50~300pm。前述,所述臭氧释放头或管与超声波探头距离并且^lcra。 前述,所述圆形反应器直径/高度比控制在l: 1.5 1: 4。 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波/臭氧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主要是通过打碎污水处理后剩余污泥中微 生物的菌胶团结构,并使部分微生物细胞壁破碎,使细胞内物质进入水中,最终使污泥中 溶解性有机物增多,进而加速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超声波和臭氧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既分 别对污泥直接作用,两者之间又相互强化。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波/臭氧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超声波震荡粉碎臭氧气泡成为微气泡, 可提高臭氧溶于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臭氧的浓度,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泡具有髙温高压的 特性,促使臭氧快速分解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超声的空化效应使臭氧部分分解产物 02形成氧化性更强的HA,从而有利于臭氧处理污泥效率的提高。而臭氧的微气泡相当于 为超声波提供了很多的空化核,使超声波形成更多的空化泡,从而提高了超声波处理污泥 的效率,臭氧还起到搅动污泥的作用,不需额外提供搅拌,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超声波在污 泥中传输的缺点,降低了能耗。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首次将超声波/臭氧联合用于 污泥预处理,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去除污泥中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苯并芘, 提髙了臭氧、超声波处理污泥的效率,并降低了能耗。处理后固相COD的溶解率为5 30 % ,可生化 降解性能提高40 80%,处理后的污泥厌氧消化时间縮短5 15天,产气量提高50 75 %,甲烷产量提髙50 75%。与单独采用超声或臭氧处理相比,污泥中苯并芘去除率 达到4 10%,降低了5 20%的能耗,降低污泥处理的成本,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处理 站污泥的处理,并可用于污泥生产农业肥料的前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各地污水水质和所采取的处理工艺不同,产生的剩余污泥性质有所差异,而且不 同厂家的超声波和臭氧发生器的参数和性能有所区别,因此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实质和所附权 利要求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具体的情况。下面 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l:厦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性质如下含水率为99.51%,污泥浓度为5.16gTS/L, 总COD为5561mg/L,溶解性COD为126. 9mg/l,挥发性固体(VSS)为总固体(TS)的72. 25 %, pH为7.65,温度为40匸。取污泥400ml加入1L的圆柱型反应瓶中,反应瓶直径 高度比为l: 4,臭氧释放头位于反应器底部,并与超声波探头距离45cm,臭氧释放头孔 径为80pm。在超声波频率21kHz,超声能量输入为5500 kJ/kgTS,臭氧投加量为为0. 04 g(VgTS条件下,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C0D变为461mg/L,固相COD的溶解率为6.15%, 可生化降解性能提高46.7%,能耗比达到同样效果条件下单独超声波处理降低6.1%,比 单独臭氧处理降低9. 64%。 实施例2:厦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性质如下含水率为98.97%,污泥浓度为10.13gTS/L, 总COD为12090mg/L,溶解性COD为255.8mg/l,挥发性固体(VSS)为总固体(TS)的 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预处理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调成适宜的浓度、pH值和温度,送入超声波/臭氧反应器中,经超声波/臭氧共同作用后,最终送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后续处理或直接脱水后制作农业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华徐贵华王淑梅石建稳方芳罗红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