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及清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73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及清淤方法,设备包括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吸料斗、螺旋辊筒和泥浆泵;吸料斗与泥浆泵连接;螺旋辊筒与吸料斗偏心装配;吸料斗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一对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前挡板与顶板和一对侧板连接,且与螺旋辊筒同侧;多个后挡板的一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和侧板连接,另一端向泥浆泵的方向拢起,形成一吸料口,吸料口与泥浆泵管接;螺旋辊筒包括滚筒和缠绕固定位于滚筒上的一对螺旋叶片,且一对螺旋叶片在滚筒上呈圆锥状缠绕,以及一对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能够清理管道内沉积的硬质淤泥。能够清理管道内沉积的硬质淤泥。能够清理管道内沉积的硬质淤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及清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封堵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及清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排水管道清淤、检测、修复、闭水试验等作业均需气囊封堵管道口。封堵气囊是一种橡胶或pvc夹网布材料通过粘结工艺加工而成的空芯制品,通过充入压缩空气涨紧在排水管道壁实现封堵,是最常用的管道封堵工具。常用气囊均为单舱室结构,在复杂排水管道环境存在大量淤积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物品,加上材料、加工及外力因素极易造成气囊泄露甚至爆裂导致封堵失效,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气囊本身排气后的不规则形状、尺寸也不便利蛙人携带,更不适合机器人携带施工。
[0003]目前清淤机器人,多以平坦开阔的场景为主,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更多偏向于工程机械方向,不适用于狭窄相对封闭的地下管道环境。在管道里作业的机器人也多以处理硬质大块的垃圾,通过切割,抓挖、钻铰等手段,效率低,且清理效果也不是太好。而且污水处理车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处理出来的污泥不宜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1033092110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适用于高水位运行的污水管道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先用清淤装置清理污水管道入口,通过旋转清理头表层毛刷的作用下,管道表面的沉积物等被刮下,以确保气囊膨胀时可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再用气囊安装装置,用于将所述气囊远程安装至污水管道入口部位。现有技术,清淤装置只针对管道的内壁表面的沉积物进行清理,避免膨胀的气囊被管道内壁上的沉积物扎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城市道路上的砖石、垃圾、泥土等杂物经常会经窨井落入城市管道,随着这些杂物在管道内积攒的越来越多,这些杂物在管道内形成硬质污泥,现有技术无法清理管道内沉积的硬质淤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城市管道内沉积的硬质淤泥清理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包括清淤装置(200);所述清淤装置(200)包括吸料斗(210)、螺旋辊筒(220)和泥浆泵(240);所述吸料斗(210)与所述泥浆泵(240)连接;所述螺旋辊筒(220)与所述吸料斗(210)偏心装配;
[0008]其中,所述吸料斗(210)包括顶板(211)、底板(212)、侧板(312)、前挡板(214)、后挡板(215)和支撑轮(216);一对所述侧板(2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11)和所述底板(212)连接;所述前挡板(214)与所述顶板(211)和一对所述侧板(213)连接,且与所述螺旋辊筒(220)同侧;多个所述后挡板(21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11)、所述底板(212)和所述侧板(213)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泥浆泵(240)的方向拢起,形成一吸料口(230),所述吸料口(230)与所述泥浆泵(240)管接;一对所述支撑轮(216)分别与一对所述侧板(213)连接,
支撑所述吸料斗(210)在管道(600)内移动;
[0009]所述螺旋辊筒(220)包括滚筒(221)和缠绕固定位于所述滚筒(221)上的一对螺旋叶片(222),且一对螺旋叶片(222)在所述滚筒(221)上呈圆锥状缠绕,以及一对螺旋叶片(222)的螺旋方向相反,使所述螺旋辊筒(220)在纵向上,中间位置的直径最大,且所述螺旋辊筒(220)的直径最大处正对所述吸料口(230)。
[0010]优点:清淤装置将排水管道底部沉淀后硬质淤泥切碎与水混合搅拌为泥浆,通过泥浆泵吸出并排入封堵区域外。固体小颗粒垃圾通过清淤装置过滤与淤泥一起被搅拌为泥浆由泥浆泵吸走、排出,固体大块垃圾由清淤装置向前推出封堵区外。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13)和所述顶板(211)的连接边与所述侧板(213)和所述前挡板(214)的连接边之间的角度(A)为钝角,使所述前挡板(214)具有一定坡度;所述底板(212)与侧板(213)垂直连接,使所述吸料斗(210)呈“偏心漏斗型”设置。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挡板(214)和所述底板(212)靠近所述螺旋辊筒(220)的侧边均呈圆弧设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辊筒(220)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管道(600)的半径;所述支撑轮(216)支撑所述清淤装置(200),使所述螺旋辊筒(220)与所述管道(600)的管壁保持一定间隙(B)。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对螺旋叶片(222)的高度与所述前挡板(214)的圆弧侧边形成的上半径差(R)大于一对螺旋叶片(222)的高度与所述底板(212)的圆弧侧边形成的下半径差。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螺旋叶片(222)的螺距(D)以及所述上半径差(R)根据所述泥浆泵(240)的固体颗粒物通过能力设置。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滚筒(221)内设置有滚筒电机(2211)以及导电滑环(2212);动力电缆(2213)与所述导电滑环(2212)连接,将信号和动力传输给滚筒电机(2211),所述滚筒电机(2211)带动所述螺旋辊筒(220)旋转。
[0017]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的清淤方法,包括:螺旋叶片(222)旋转,将管道(600)管道底部硬质淤积物切碎,与水搅拌成糊状泥浆;一对螺旋叶片(222)的螺旋方向相反,将泥浆由两侧向吸料口(230)正对的中间位置聚集,由泥浆泵(240)吸入并排出。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清淤装置(200),顺着管道清淤,遇到大固体颗粒物时,所述螺旋辊筒(220)顺时针转动,将所述大固体颗粒物往上抬起、翻滚推动。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清淤装置(200)无法推动所述大固体颗粒物时,则所述螺旋辊筒(220)逆时针转动,爬过所述大固体颗粒物以越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料斗与车体下部铰接,上部软连接,同时通过软管,将吸料口与泥浆泵进口连接,使吸料斗可绕交接点向上摆动。靠清淤装置自身重力压在淤积物上切割、搅拌淤泥,防止机器人本体重力压在螺旋辊筒上造成旋转驱动阻力太大,以及螺旋辊筒遇上高硬度垃圾太高、造成清淤装置和行走装置的后行走轮支撑、中前行走轮悬空,大幅降低机器人行走驱动力。
[0021]螺旋叶片在滚筒上呈圆锥状缠绕,以及一对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使螺旋辊筒在纵向上,中间位置的直径最大,螺旋辊筒的直径最大处正对吸料口。螺旋叶片旋转过程
中将排水管道底部硬质淤积物切碎、与水搅拌成糊状泥浆,通过左右不同螺旋方向的螺旋叶片旋转,将泥浆由两侧向吸料口正对的中间位置聚集,由泥浆泵吸入并排出。
[0022]一对螺旋叶片的高度与前挡板的圆弧侧边形成的上半径差大于一对螺旋叶片的高度与底板的圆弧侧边形成的下半径差。吸料斗呈“偏心漏斗型”设置,螺旋辊筒与前挡板和底板下形成的半径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淤装置(200);所述清淤装置(200)包括吸料斗(210)、螺旋辊筒(220)和泥浆泵(240);所述吸料斗(210)与所述泥浆泵(240)连接;所述螺旋辊筒(220)与所述吸料斗(210)偏心装配;其中,所述吸料斗(210)包括顶板(211)、底板(212)、侧板(312)、前挡板(214)、后挡板(215)和支撑轮(216);一对所述侧板(2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11)和所述底板(212)连接;所述前挡板(214)与所述顶板(211)和一对所述侧板(213)连接,且与所述螺旋辊筒(220)同侧;多个所述后挡板(21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11)、所述底板(212)和所述侧板(213)连接,另一端向所述泥浆泵(240)的方向拢起,形成一吸料口(230),所述吸料口(230)与所述泥浆泵(240)管接;一对所述支撑轮(216)分别与一对所述侧板(213)连接,支撑所述吸料斗(210)在管道(600)内移动;所述螺旋辊筒(220)包括滚筒(221)和缠绕固定位于所述滚筒(221)上的一对螺旋叶片(222),且一对螺旋叶片(222)在所述滚筒(221)上呈圆锥状缠绕,以及一对螺旋叶片(222)的螺旋方向相反,使所述螺旋辊筒(220)在纵向上,中间位置的直径最大,且所述螺旋辊筒(220)的直径最大处正对所述吸料口(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13)和所述顶板(211)的连接边与所述侧板(213)和所述前挡板(214)的连接边之间的角度(A)为钝角,使所述前挡板(214)具有一定坡度;所述底板(212)与侧板(213)垂直连接,使所述吸料斗(210)呈“偏心漏斗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城市管道的井下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214)和所述底板(212)靠近所述螺旋辊筒(220)的侧边均呈圆弧设置。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孙强赵修林于振中仲辉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哈工智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