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及身体排毒压片糖果技术

技术编号:393966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待混合原料,将待混合原料混合后放入烘干机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混合原料在粉碎机内打碎成粉,获得待压片粉料;将待压片粉料输送并分配给压片装置;控制压片装置将待压片粉料压成片状,获得身体排毒压片糖果;以及收集压制成形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其中,所述混合原料包括决明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及身体排毒压片糖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属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的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和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养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不规律的睡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熬夜

高糖高油脂饮食对消化系统和肝脏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肝脏作为身体排毒器官不能在正确的时间工作,影响了身体的总体代谢水平,造成身体大量毒素堆积,最终带来了健康问题

在意识到健康问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保健,顺应于此,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保健品可供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侧重于身体排毒,例如风靡一时的大麦若叶,对便秘

三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0003]现有的排毒类保健品多以胶囊或液体的形式存在,它的设计基于消费者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段

规律地食用,这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

这种排毒产品口感不好或者不具有吸引人的口感,消费者不会主动想起去食用,这导致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容易遗忘保健品的摄取,没有达到规律食用的效果,从而影响保健品的作用发挥;第二

排毒保健品以药片的形式存在,消费者在潜意识里觉得是在食用药物,因此在潜意识中对其会有抵触;第三

食用不便,大多数此类产品需要用水送服

[0004]此外,在生产排毒保健品的过程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上需要考虑适应性

兼容性

设备是否容易损坏,还要考虑产品的合格率,以及能够长时间不停机工作,以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和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和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能够促进消费者使用排毒保健品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和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使得压片糖果的制备合格率较高,生产效率提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待混合原料, 将待混合原料混合后放入烘干机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混合原料在粉碎机内打碎成粉,获得待压片粉料;将待压片粉料输送并分配给压片装置;控制压片装置将待压片粉料压成片状,获得身体排毒压片糖果;以及收集压制成形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其中,所述混合原料包括决明子

火麻仁

金银花

菊花

蒲公英

葛根

五味子


竹叶

桑叶

薄荷

木糖醇

聚葡萄糖

低聚果糖

水苏糖

山梨糖醇

麦芽糊精

低聚甘露糖

益生菌粉

食用色素

以及硬脂酸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混合原料中所有组分的组分之和占混合原料的重量比为
100%
,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如下:2‑
5%
重量比的决明子;2‑
5%
重量比的火麻仁;2‑
5%
重量比的金银花;2‑
5%
重量比的菊花;2‑
5%
重量比的蒲公英;2‑
5%
重量比的葛根;2‑
5%
重量比的五味子;2‑
5%
重量比的淡竹叶;2‑
5%
重量比的桑叶;2‑
5%
重量比的薄荷;6‑
10%
重量比的木糖醇;6‑
10%
重量比的聚葡萄糖;6‑
10%
重量比的低聚果糖;6‑
10%
重量比的水苏糖;6‑
10%
重量比的山梨糖醇;6‑
10%
重量比的麦芽糊精;6‑
10%
重量比的低聚甘露糖;6‑
10%
重量比的益生菌粉;6‑
10%
重量比的食用色素;6‑
10%
重量比的硬脂酸镁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压片装置包括:基体;上活动支撑盘,设置在基体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着基体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下活动支撑盘,设置在基体上,位于上活动支撑盘下方,并被配置为能够沿着基体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间固定盘,固定设置在基体上,位于上活动支撑盘和下活动支撑盘之间;接料盘,设置在基体上,位于中间固定盘和下活动支撑盘之间;多个上模具,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上活动支撑盘上;以及多个下模具,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下活动支撑盘上,并与多个上模具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多个上模具在上活动支撑盘的带动下同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多个下模具在下活动支撑盘的带动下同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上模具与下模具相配合以将待压片粉料压成片状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模具段;第二模具段,位于第一模具段的竖直下侧,其中,第二模具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模具段的直径,从而在第一模具段和第二模具段相接的位置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模具段的远离第一模具段的端面中设置有第一模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三模具段;第四模具段,位于第三模具段的竖直上侧,其中,第四模具段的直径小于第三模具段的直径,从而在第三模具段和第四模具段相接的位置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四模具段的远离第三模具段的端面中设置有第二模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中间固定盘包括:基环,固定设置在基体上,基环中设置有多个基环孔,多个基环孔沿着基环的周向均匀排布;两个固定盖板,每个固定盖板呈半圆环形,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基环的上表面上,两
个固定盖板形成圆环,每个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盖板孔,使得盖板孔沿着两个固定盖板所形成的圆环的周向均匀排布;多个模套,呈桶形,分别设置在基环孔中,并被限制在基环孔中;多个弹簧,位于基环孔中,并且每个弹簧设置在一个模套和固定盖板之间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固定盖板的下侧

盖板孔的周边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突,在基环孔的下侧设置有内突边,所述模套和弹簧被夹在环突和内突边之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接料盘呈环形,并且接料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待混合原料, 将待混合原料混合后放入烘干机烘干,然后将烘干后的混合原料在粉碎机内打碎成粉,获得待压片粉料;将待压片粉料输送并分配给压片装置;控制压片装置将待压片粉料压成片状,获得身体排毒压片糖果;以及收集压制成形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其中,所述混合原料包括决明子

火麻仁

金银花

菊花

蒲公英

葛根

五味子

淡竹叶

桑叶

薄荷

木糖醇

聚葡萄糖

低聚果糖

水苏糖

山梨糖醇

麦芽糊精

低聚甘露糖

益生菌粉

食用色素

以及硬脂酸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中所有组分的组分之和占混合原料的重量比为
100%
,各组分的重量比例如下:2‑
5%
重量比的决明子;2‑
5%
重量比的火麻仁;2‑
5%
重量比的金银花;2‑
5%
重量比的菊花;2‑
5%
重量比的蒲公英;2‑
5%
重量比的葛根;2‑
5%
重量比的五味子;2‑
5%
重量比的淡竹叶;2‑
5%
重量比的桑叶;2‑
5%
重量比的薄荷;6‑
10%
重量比的木糖醇;6‑
10%
重量比的聚葡萄糖;6‑
10%
重量比的低聚果糖;6‑
10%
重量比的水苏糖;6‑
10%
重量比的山梨糖醇;6‑
10%
重量比的麦芽糊精;6‑
10%
重量比的低聚甘露糖;6‑
10%
重量比的益生菌粉;6‑
10%
重量比的食用色素;6‑
10%
重量比的硬脂酸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装置(
100
)包括:基体(
11
);上活动支撑盘(
12
),设置在基体(
11
)上,并被配置为能够沿着基体(
11
)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下活动支撑盘(
13
),设置在基体(
11
)上,位于上活动支撑盘(
12
)下方,并被配置为能够沿着基体(
11
)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中间固定盘(
14
),固定设置在基体(
11
)上,位于上活动支撑盘(
12
)和下活动支撑盘(
13
)之间;接料盘(
15
),设置在基体(
11
)上,位于中间固定盘(
14
)和下活动支撑盘(
13
)之间;多个上模具(
16
),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上活动支撑盘(
12
)上;以及多个下模具(
17
),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在下活动支撑盘(
13
)上,并与多个上模具(
16
)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多个上模具(
16
)在上活动支撑盘(
12
)的带动下同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多个下模具(
17
)在下活动支撑盘(
13
)的带动下同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上模具(
16
)与下模具(
17
)相配合以将待压片粉料压成片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
16
)包括:第一模具段(
21
);第二模具段(
22
),位于第一模具段(
21
)的竖直下侧,其中,第二模具段(
22
)的直径小于第一模具段(
21
)的直径,从而在第一模具段(
21
)和第二模具段(
22
)相接的位置形成第一台阶部(
23
);
所述第二模具段(
22
)的远离第一模具段(
21
)的端面中设置有第一模槽(
2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体排毒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
17
)包括:第三模具段(
25
);第四模具段(
26
),位于第三模具段(
25
)的竖直上侧,其中,第四模具段(
26
)的直径小于第三模具段(
25
)的直径,从而在第三模具段(
25
)和第四模具段(
26
)相接的位置形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勤张旭生刘东风游云利张天然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润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