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供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16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盘供料车,包括可移动的框架、电柜和气柜,所述框架的上层设置有托盘工装板以及配合托盘工装板使用的托盘顶升分料机构和托盘输送定位机构,下层设置有空托盘工装板以及配合空托盘工装板使用的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和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所述托盘顶升分料机构包括两个插片、用于使插片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个分料气缸,以及用于升降分料气缸的顶升电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托盘的自动供料、集料及回收,而且设计时合理利用空间,采用上下两层的结构,占地面积较小,利于配合其它设备或产线使用,此外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较好,适用范围较广,可适配于不同厚度的托盘。盘。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供料车


[0001]本技术属于供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托盘供料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开始建设和投产。在现代化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操作设备及操作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要求日益提高。
[0003]现有的托盘供料装置大多存在如下缺点中的至少一个:(1)采用平铺式的结构设计,不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不便于与其它设备或产线进行配合使用;(2)无法适配于不同厚度的托盘,实用性和通用性较低,例如顶升机构以气缸为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一种托盘供料车。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托盘供料车,包括可移动的框架、电柜和气柜,所述框架的上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满料托盘的托盘工装板以及配合托盘工装板使用的托盘顶升分料机构和托盘输送定位机构,下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空托盘的空托盘工装板以及配合空托盘工装板使用的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和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所述托盘顶升分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托盘工装板两侧的用于支撑满料托盘的两个插片、用于使插片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个分料气缸,以及用于升降分料气缸的顶升电缸。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框架的上层对应设置有满料托盘上料区和托盘定位区,下层对应设置有空托盘堆垛区和空托盘回收区;所述空托盘回收区和满料托盘上料区设置在框架的同侧。
[0009]进一步,所述托盘输送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使托盘工装板平移的无杆气缸和若干个直线导轨,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与托盘工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平行于无杆气缸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托盘夹板。
[0011]进一步,所述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采用直线模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实现了托盘的自动供料、集料及回收,而且设计时合理利用空间,采用上下两层的结构,占地面积较小,利于配合其它设备或产线使用,此外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较好,适用范围较广,可适配于不同厚度的托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框架,2、托盘工装板,3、空托盘工装板,4、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1、插片,42、分料气缸,43、顶升电缸,5、托盘输送定位机构,51、无杆气缸,52、直线导轨,53、夹紧气缸,54、托盘夹板,6、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7、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8、电柜,9、气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本技术的托盘供料车实用性较好,应用场景较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不同的非标设备或产线进行多样组合使用,从而提高了非标设备中供料系统的标准化程度。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托盘供料车,包括可移动的框架1、电柜8和气柜9。所述框架1的上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满料托盘的托盘工装板2以及配合托盘工装板2使用的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和托盘输送定位机构5,下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空托盘的空托盘工装板3以及配合空托盘工装板3使用的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6和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7。
[0022]所述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在托盘工装板2两侧的两个插片41、用于使插片4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个分料气缸42,以及用于升降分料气缸42的顶升电缸43。托盘上设计有与插片41相适配的避让槽。插片41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托盘支撑,配合顶升电缸43完成分料动作,即每次将叠放好的满料托盘底部的一层分出;顶升电缸43可实现托盘顶升动作,且顶升高度可在行程范围内任意调节,从而实现不同厚度托盘的适配。
[0023]所述框架1的上层对应设置有满料托盘上料区和托盘定位区,下层对应设置有空托盘堆垛区和空托盘回收区,以减小占地面积,同时利于配合其它设备或产线使用。所述空托盘回收区和满料托盘上料区设置在框架1的同侧,以合理利用框架1空间的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从而提高人工上料和托盘回收的操作效率。
[0024]本实施例所述托盘供料车实现了叠放的满料托盘自动分料、输送、定位(为抓取机构提供定位)、集料及回收,且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较好、操作便捷,适用范围较广,可适配于不同厚度的托盘。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类似,主要区别在于为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实用性、工作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而作出的如下改进设计。
[002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托盘输送定位机构5包括用于使托盘工装板2平移的无杆气缸51和若干个直线导轨52,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气缸53。所述无杆气缸51的活塞与托盘工装板2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52平行于无杆气缸51设置。优选的,所述夹紧气缸53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托盘夹板54,以增大夹持面积,进一步提升对托盘的定位效果。
[0028]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托盘输送定位机构5,不仅可实现托盘工装板2和托盘的平移
输送及托盘夹紧定位动作,而且可确保托盘定位基准统一,即满料托盘从分料阶段到输送、定位抓取阶段,均不脱离托盘工装板2,使得托盘的定位从托盘分料到物料抓取过程,定位基准始终是以托盘工装板2的定位为基准,基准未发生变化,大幅度提高了物料抓取时的重复定位精度。
[0029]如图3所示,所述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6采用直线模组,例如滚珠丝杆型直线模组,其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以驱动空托盘工装板3上下运动,实现空托盘集料堆垛动作的同时,可根据托盘的厚度来调节对应的顶升高度,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托盘。
[0030]如图3所示,所述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7采用同步轮+同步带输送方式,实现空托盘集料(堆垛)后的回收输送,其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31]如图1

图3所示,所述框架1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对叠放的满料托盘进行限位的多个L型定位板及定位杆,以防止满料托盘发生偏斜或倾倒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四个福马脚轮,以实现托盘供料车的快速移动,且移动稳定性较高。
[00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动作流程)如下:
[0033]S1、人工将叠放好的满料托盘置于满料托盘上料区的托盘工装板2上,点按“运行”按钮;
[0034]S2、叠放好的满料托盘通过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每次将底部一层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供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框架(1)、电柜(8)和气柜(9),所述框架(1)的上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满料托盘的托盘工装板(2)以及配合托盘工装板(2)使用的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和托盘输送定位机构(5),下层设置有用于支撑及定位空托盘的空托盘工装板(3)以及配合空托盘工装板(3)使用的空托盘堆垛举升机构(6)和空托盘回收输送机构(7);所述托盘顶升分料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在托盘工装板(2)两侧的用于支撑满料托盘的两个插片(41)、用于使插片(4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个分料气缸(42),以及用于升降分料气缸(42)的顶升电缸(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供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层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啸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光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