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08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其包括绝缘组件、导电柱组件以及导电套组件,绝缘组件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内绝缘件和外绝缘件;内绝缘件设置于导电套组件的内侧与导电柱组件之间,外绝缘件套设于导电套组件和导电柱组件的外侧;导电柱组件的后端、导电套组件的前后两端均凸伸出外绝缘件;导电柱组件的前端凸伸出内绝缘件;外绝缘件的后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外绝缘件后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贯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设计,避免了转尾插头成品中导电柱组件偏短的问题,且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环形槽和纵向贯通槽的设置,使得转尾插头内芯与后续注塑的转尾插头外壳充分连接成一体,大大地提高了转尾插头成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尾插头内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插头
,尤其是指一种转尾插头内芯。

技术介绍

[0002]常见转尾插头设计是导电套组件和导电柱组件分开的,需要分别将导电套组件和导电柱组件装入介质中,在注塑外模时,容易出现导电柱组件偏短,从而造成使用中接触不良等品质问题,对转尾插头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实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000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903500U公开的转尾插头,该转尾插头通过内芯铜柱、内芯铜套内侧之间通过绝缘注塑件以注塑方式连接形成内芯件,一体式设计避免了接触不良的影响;但该技术需要另外设置插头内架,制造成本较高;且内芯件直接插接在插头内架中,抗拉扯性能较差,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转尾插头内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尾插头内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其包括绝缘组件、导电柱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导电柱组件中部外侧的导电套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内绝缘件和外绝缘件,所述内绝缘件位于所述外绝缘件的前端;所述内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套组件的内侧与所述导电柱组件之间,所述外绝缘件套设于所述导电套组件和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外侧;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后端、所述导电套组件的前后两端均凸伸出所述外绝缘件;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前端凸伸出所述内绝缘件;所述外绝缘件的后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外绝缘件后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贯通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组件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一接线铆压口,所述导电套组件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二接线铆压口,所述第一接线铆压口和所述第二接线铆压口均凸伸出所述外绝缘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件的后端面凸伸设置有绝缘挡板,所述绝缘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接线铆压口和第二接线铆压口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组件还包括金属插针和第一金属连接片,所述金属插针的前端凸伸出所述内绝缘件,后端位于内绝缘件内且与第一金属连接片的前端铆压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线铆压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套组件还包括金属套和与所述金属套连接的第二金属连接片,所述金属套套设在导电柱组件的中部并前端凸伸出所述外绝缘件,后端连接第二金属连接片的前端,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片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铆压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件的前端面相对于所述金属套的前端面向外凸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一次注塑将导电柱组件、导电套组件和绝缘组件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且避免了转尾插头成品中导电柱组件偏短的问题
出现,保证了转尾插头成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易用,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地,通过在外绝缘件中设置环形槽和贯通槽,在后续的转尾插头外壳的注塑成型中,使得转尾插头内芯与转尾插头外壳充分连接成一体,转尾插头内芯与转尾插头外壳之间不易松脱,具有较强抗拉扯的特点,大大地提高了转尾插头成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且通过设置绝缘挡板,避免了第一接线铆压口和第二接线铆压口的直接接通,降低了短路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导电柱组件;2、导电套组件;3、绝缘组件;31、内绝缘件;32、外绝缘件;11、第一接线铆压口;21、第二接线铆压口;5、环形槽;6、纵向贯通槽;7、绝缘挡板;12、金属插针;13、第一金属连接片;22、金属套;23、第二金属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其包括绝缘组件3、导电柱组件1以及套设在导电柱组件1中部外侧的导电套组件2,绝缘组件3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内绝缘件31和外绝缘件32,内绝缘件31位于外绝缘件32的前端;内绝缘件31设置于导电套组件2的内侧与导电柱组件1之间,外绝缘件套32设于导电套组件2和导电柱组件1的外侧;导电柱组件1的后端、导电套组件2的前后两端均凸伸出外绝缘件32;导电柱组件1的前端凸伸出内绝缘件31;外绝缘件32的后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5,外绝缘件32后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贯通槽6。
[0021]在实际应用中,导电柱组件1、导电套组件2和绝缘组件3为一体式设置,且导电柱组件1和导电套组件2的前端部分插入电器的插孔用于与用电器连接,外绝缘件32后端设置了环形槽5和纵向贯通槽6,使得转尾插头成品具有较强的抗拉扯性。
[0022]本技术设计巧妙,通过一次注塑将导电柱组件1、导电套组件2和绝缘组件3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且避免了转尾插头成品中导电柱组件1偏短的问题出现,保证了转尾插头成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易用,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地,通过在外绝缘件32中设置环形槽5和贯通槽6,在后续的转尾插头外壳的注塑成型中,使得转尾插头内芯与转尾插头外壳充分连接成一体,转尾插头内芯与转尾插头外壳之间不易松脱,具有较强抗拉扯的特点,大大地提高了转尾插头成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导电柱组件1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一接线铆压口11,导电套组件2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二接线铆压口21,第一接线铆压口11和第二接线铆压口21均凸伸出外绝缘件32;方便导电套组件2与导电柱组件1与外部电线线芯连接。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外绝缘件32的后端面凸伸设置有绝缘挡板7,绝缘挡板7位于第
一接线铆压口11和第二接线铆压口21之间;防止了第一接线铆压口11和第二接线铆压口21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连通,避免了短路的发生,外绝缘件32的前部侧面还可设置有环形卡接槽(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环形卡接槽用于与连接电器的卡凸相配合,两者结构凹凸适配后使得卡固转尾插头。
[0025]如图3至图4所示,导电柱组件1还包括金属插针12和第一金属连接片13,金属插针12的前端凸伸出内绝缘件31,后端位于内绝缘件31内且与第一金属连接片13的前端铆压连接,第一金属连接片13的后端连接第一接线铆压口11,金属插针12与第一金属连接片13的铆压,避免了两者断开的可能性,连接牢固性高。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导电套组件2还包括金属套22和与金属套22连接的第二金属连接片23,金属套22套设在导电柱组件1的中部并前端凸伸出外绝缘件32,后端连接第二金属连接片23的前端,第二金属连接片23的后端连接第二接线铆压口21;内绝缘件31的前端面相对于金属套22的前端面向外凸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组件、导电柱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导电柱组件中部外侧的导电套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内绝缘件和外绝缘件,所述内绝缘件位于所述外绝缘件的前端;所述内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套组件的内侧与所述导电柱组件之间,所述外绝缘件套设于所述导电套组件和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外侧;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后端、所述导电套组件的前后两端均凸伸出所述外绝缘件;所述导电柱组件的前端凸伸出所述内绝缘件;所述外绝缘件的后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外绝缘件后部设置有至少一条贯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尾插头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组件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一接线铆压口,所述导电套组件包括设置在后端的第二接线铆压口,所述第一接线铆压口和所述第二接线铆压口均凸伸出所述外绝缘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信达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