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58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导电芯板包含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以及绝缘隔离层;其中,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叠层连接,在背板面的导电芯板、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以及背板各层之间通过绝缘隔离层进行叠层;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之间通过电池正极点和电池负极点电连通。本申请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通过两层铜铝箔进行上下叠层交替连接,将电流分为上层芯板和下层芯板流动,相对于单层电流流动,能大大增加电池片电极点下的金属区域。极点下的金属区域。极点下的金属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背接触式连接方案,属于光伏太阳能电池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用于IBC组件的电池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焊带连接。本技术采用背面铜铝箔进行背面连接,组件名称为MBC光伏组件。IBC电池采用焊带进行连接会牺牲电池效率,组件功率低,转换效率低等缺点,IBC电极点不能距离边缘低于5mm,否则串焊机无法进行抓取焊接,由于使用焊带进行串联,电极点需距离电池片边缘5mm,会牺牲电池片收集电流的面积,导致电池片功率、转换效率下降,直接影响IBC组件效率及功率;焊带连接因为需要拉扯焊锡丝,焊接完成会存在应力释放,造成电池串存在弯曲,影响组件良率。IBC另一种连接方案采用单面导电芯板进行连接,单面导电芯板主要存在电池串连接处热损耗较高,造成组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通过两层铜铝箔进行上下叠层交替连接,将电流分为上层芯板和下层芯板流动,相对于单层电流流动,能大大增加电池片电极点下的金属区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所述导电芯板包含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以及绝缘隔离层;其中,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叠层连接,在所述背板面的导电芯板、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以及背板各层之间通过绝缘隔离层进行叠层;
[0006]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之间通过电池正极点和电池负极点电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图案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其中一个电池片正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个电池片负极点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背板面的导电芯板图案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其中一个电池片负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个电池片正极点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电流从一片电池片的正极通过导电胶流向背板面的导电芯板,在经过导电流到另一片电池片的负极,再从电池片的正极点经过导电胶流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在从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通过导电流到电池片负极点;形成电池片串联。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两层铜铝箔进行上下叠层交替连接,将电流分为上层芯板和下层芯板流
动,相对于单层电流流动,能大大增加电池片电极点下的金属区域,使得面电流密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电流热损耗降低;采用双层芯板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拐角区域的电流流经区域大大增加,使面电流密度大大降低,降低电池串的热损耗;
[0012]2.采用本技术能使电池片的边缘电极靠近电池片边缘,对封装精度要求不高,能提高组件良率及不需要牺牲电池效率,使得组件效率最高。
[0013]3.相对于焊带连接方式,采用本技术的连接方案可以消除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的水平应力,可以提升组件封装良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背板面的导电芯板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示意图;
[00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整体结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GPS层示意图;
[001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BC组件剖视图;
[0019]图6为PBC电池片背面示意图;
[0020]图中,1

玻璃,2

第一EVA层,3

电池片,4

GPS层,5

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6

第二EVA层,7

背板面的导电芯板,8

第三EVA层,9

背板;
[0021]61

负极点,61

正极点。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设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00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所述导电芯板包含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以及绝缘隔离层;其中,所述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叠层连接,在所述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以及背板9各层之间通过绝缘隔离层进行叠层;
[0024]所述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之间通过电池正极点62和电池负极点61电连通。
[0025]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图案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个电池片3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其中一个电池片3正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个电池片3负极点61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26]电池面导电芯板如图2中图案所示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片电池片3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一片电池片3正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片负极点61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27]背板9面导电芯板如图1中图案所示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片电池片3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一片电池片3负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片正极点62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图案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个电池片3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其中一个电池片3负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
掉,再将另一个电池片3正极点62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使用条状铜铝箔进行连接。
[0029]更进一步的,电流从一片电池片3的正极通过导电胶流向背板9面的导电芯板7,在经过导电流到另一片电池片3的负极,再从电池片3的正极点62经过导电胶流到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在从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通过导电流到电池片3负极点61;形成电池片3串联。导电芯板的铜铝箔,金属导电,如图3所示电池片3正极点62电流通过导电胶流到背板9面导电芯板上,背板9面导电芯板 铜铝箔连接到另一片的负极点61导电胶上。
实施例
[00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该导电芯板按照以下方式制得:
[0031]1.将宽1200mm,长2000mm,厚26um的铜铝覆合箔进行激光加工成电池片3面的导电芯板,激光器采用金属纤维激光器,根据图2所示图纸图案进行雕刻加工,加工速度2800mm/s,频率100khz,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板包含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以及绝缘隔离层;其中,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叠层连接,在所述背板面的导电芯板、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以及背板各层之间通过绝缘隔离层进行叠层;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和背板面的导电芯板之间通过电池正极点和电池负极点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MBC光伏组件的导电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面的导电芯板图案中间垂直位置串联将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位置对应用一片铜铝箔进行连接,将其中一个电池片正极对应位置的铜铝箔用激光刻掉,再将另一个电池片负极点对应位置的铜铝箔刻掉,拐角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海孙影王安林逯好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