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式原木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18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挂式原木运输车,包括前车架总成、后车架总成和连接前车架总成和后车架总成的牵引管。前车架总成包括前车底架、固定在该前车底架上面的前龙门梁以及分别连接在前龙门梁两端部的两个立柱。后车架总成包括后车底架、固定在该后车底架上面的后龙门梁以及分别连接在后龙门梁两端部的两个立柱。其中牵引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前车底架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后端部相对于后车底架可伸缩地连接在后车底架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在后车底架上设有限制牵引管相对于后车底架移动的压紧机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运载的不同长度规格的原木,适用范围广,装载后货物重心位置可调,大幅度提高了运输的安全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挂车,特别是一种适合于运载细长物件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可见到使用平板车、栏板车等普通挂车运输原木等细长物件,由于这 些挂车不是专门用于运输原木等细长物件的,所以在结构上不够简洁、合理,且自重大,对 原木的固定强度不够,捆扎、运输及装卸也不方便。所以使用普通挂车运送原木,适用性及 可靠性差,使用成本高。针对上述不足,出现了一种牵引杆式挂车。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牵引杆式挂车一般由传统的牵引车100和半挂车200改 制而成。对牵引车100的改制包括在牵引车100的车架后部固定与车架纵向中心线垂直 的前龙门梁101,在前龙门梁101的两端部各自固定一根竖直的立柱102,在车架后端部中 间位置设置挂环。对半挂车200的改制包括在半挂车200的车架上固定与其纵向中心线 垂直的后龙门梁201,在后龙门梁201的两端部各自固定一根竖直的立柱102,在车架前端 部中间位置焊接一根牵引杆103,牵引杆103的另一端设有拖钩203。使用时,将半挂车200 上牵引杆的拖钩203挂接到牵引车100车架后端部的挂环内,将原木的两端部搁置于前龙 门梁101和后龙门梁201上并捆扎好,即可运输。在该种传统的牵引杆式挂车中,对牵引车的改制工作量大,而且挂车的牵引杆结 构只能与特定的牵引车配套使用,适配性能差;另外,由于前、后龙门梁之间的距离是固定 不变的,因此只能装载特定长度的原木,实用性差,同时该种传统的牵引杆式挂车只能用于 运输原木,使用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牵引杆式挂车只能运载特定长度的原木,实用性 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包括前车架总成、后车架总成和连接所述前车 架总成和所述后车架总成的牵引管。所述前车架总成包括前车底架、固定在该前车底架上 面的前龙门梁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前龙门梁两端部的两个立柱。所述后车架总成包括后 车底架、固定在该后车底架上面的后龙门梁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后龙门梁两端部的两个立 柱。其中所述牵引管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车底架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后端部相对于 所述后车底架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后车底架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在所述后车底架上设有限 制所述牵弓I管相对于所述后车底架移动的压紧机构。所述前车底架下面对应所述前龙门梁位置设有能够与牵引车的鞍座连接的牵引 销总成。所述牵引管包括前端固定在所述前车底架的前牵引管、后端部连接在所述后车底架的后牵引管以及连接管。所述前牵引管、后牵引管均为水平状态,二者的自由端部重叠布 置并由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车底架下面至少固定有一块牵引管连接块,每块牵引管连接块上设有与所 述牵引管配合工作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后车底架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优选地,所述牵引管连接块为前、后布置的两块。所述牵引管后部设有若干个挡销孔,以便在所述牵引管的伸出所述后车底架的部 分安装能够防止所述牵引管从所述后车底架脱离的挡销。其中,在所述牵引管上套装有若干个用于吊挂电气管的吊环,所述电气管为柔性管。所述前龙门梁和/或后龙门梁的顶面呈锯齿状。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套管、支块、压紧块和螺杆,其中所述套管固定在后车底架上并 能套装在所述牵引管外面,所述套管上沿其中轴线方向开有方形口。所述支块呈长条形,包 括横截面呈梯形的支撑部和位于该连支撑部上面中央位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竖直 的中央螺纹通孔,所述梯形支撑部底端部固定在所述套管上并罩住所述套管的方形口。所 述压紧块为长条状,位于所述支块的梯形支撑部内,所述压紧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块形,其底 端部伸入到所述套管的方形口内,并具有底端面为形状与所述牵引管的外表面相吻合的压 紧面。所述螺杆伸入到所述支块的连接部上的中央螺纹通孔,螺杆的螺纹与连接部上的中 央螺纹通孔的螺纹配合工作。所述支块的梯形支撑部的上底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挂孔,所述压紧块上面两端部 分别形成有一块连板,所述连板向上伸出所述梯形支撑部上的挂孔,并在连板上端部固定 一个挂杆。其中,还包括L形手柄,穿入到螺杆上端的螺帽的水平通孔内,在所述L形手柄的 穿过螺杆水平通孔内的端部固定一限位件。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车底架的前面和后面。所述立柱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龙门梁或后龙门梁上,相应于每个立柱设有一套 防止所述立柱向外翻转的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前车底架上的两套收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所 述后车底架上的两套收紧机构各自对称布置。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柱一定高度处的吊耳、固定在所述前龙门梁或后 龙门梁前侧面的钢丝绳固定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前龙门梁或后龙门梁后侧面的钢丝绳扳手 和与所述钢丝绳扳手配合工作的卡销,以及一端连接在所述钢丝绳扳手上,另一端穿过所 述吊耳后连接在所述钢丝绳固定件上的钢丝绳。其中,在所述前龙门梁或后龙门梁前侧面和后侧面上成对固定有用于限制所述钢 丝绳方向的限位环。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由于所述牵引管相对于后车底架可伸缩地连接在后车底 架上,故前、后车底架之间的距离可调,即承接原木两端的前、后龙门梁之间的距离可调,因 此使用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可以根据待运载原木的长度调节前、后龙门梁之间 的距离,从而使原木能够处于最稳定、牢固的状态下运输,所以运输可靠性大为提高;反言 之,由于前、后龙门梁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能够运载的原木长度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变化,适用范围广,同时也方便了调整装载后货物重心的 位置,利于提高运输的安全可靠性。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牵引杆式挂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牵引杆式挂车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与牵引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半挂式原木运输车的俯视图;图6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7表示本技术中的收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本技术中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压紧机构的俯视图;图10表示图8所示的压紧机构中的支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的B-B剖视图;图12是图10中的C-C-C-C阶梯剖视图;图13表示图8所示的压紧机构中的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移动块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移动块的侧视图;图16表示图8所示的压紧机构中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螺栓的侧视图。其中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前车架总成;10.立柱;11.前车底架;12.前龙门 梁;2.牵引销总成;4.牵引管;41.前牵引管;42.后牵引管;43.连接管;5.后车架总成; 51.后车底架;52.后龙门梁;53.牵引管连接块;531.安装孔;8.压紧机构;80.手柄;801. 挡板;81.套管;811.方形口 ;82.支块;821.支撑部;822.连接部;823.挂孔;824.直通式 滑脂嘴;83.压紧块;831.压紧面;832.凸台;833.连板;834.挂杆;84.螺杆;40.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挂式原木运输车,包括前车架总成(1)、后车架总成(5)和连接所述前车架总成(1)和所述后车架总成(5)的牵引管(4);所述前车架总成(1)包括前车底架(11)、固定在该前车底架(11)上面的前龙门梁(12)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前龙门梁(12)两端部的两个立柱(10);所述后车架总成(5)包括后车底架(51)、固定在该后车底架(51)上面的后龙门梁(52)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后龙门梁(52)两端部的两个立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管(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车底架(11)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后车底架(51)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后车底架(51)的纵向中心线位置,在所述后车底架(51)上设有限制所述牵引管(4)相对于所述后车底架(51)移动的压紧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崇阳孙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