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电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06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电机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及磁钢,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座,固定座沿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磁钢位于相邻两个固定座之间,磁钢沿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相邻磁钢与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部与配合部配合连接。本方案,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间隔设多个固定座,磁钢位于相邻两个固定座之间,通过在固定座沿周向方向的两端设连接部,磁钢沿周向方向的两端设配合部,利用配合部与连接部的配合连接,以实现磁钢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当转子在高速运转时,磁钢的离心力通过相互匹配的连接部、配合部传递到转子铁芯上,从而避免磁钢脱离。从而避免磁钢脱离。从而避免磁钢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电机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电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尤其是运行转速要求越来越高。电机的转子包括磁钢和转子铁芯,现有磁钢一般直接粘贴于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电机在高速运转时,其磁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极易从转子铁芯上脱离,造成电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磁钢易从转子铁芯脱离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及磁钢,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磁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磁钢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相邻所述磁钢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连接。
[0005]本技术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06]转子铁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可间隔设多个固定座,磁钢位于相邻两个固定座之间,通过在固定座沿周向的两端分别设连接部,磁钢沿周向的两端分别设配合部,利用配合部与连接部的配合,以实现磁钢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当转子在高速运转时,磁钢的离心力可通过相互匹配的连接部、配合部传递到固定座上,也即传递到转子铁芯上,从而避免磁钢脱离转子铁芯,确保电机的正常使用。
[0007]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磁钢上的凹槽;或者,所述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凹槽,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磁钢上的凸起;相邻所述磁钢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磁钢的中部向远离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凸起弯曲,以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相匹配。
[0009]可选地,所述磁钢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端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粘接。
[0010]可选地,所述粘接为胶连接,所述转子铁芯用于与所述磁钢胶连接的外周壁上设有容胶槽。
[0011]可选地,该电机转子结构还包括转子保护套,所述转子保护套设于所述磁钢远离所述转子铁芯的轴线的一侧。
[0012]可选地,所述转子保护套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者钢材制作而成。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包括电机轴及上述的电机转子结构,所述电机转子结构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电机转子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0014]可选地,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电机轴一体成型。
[00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机。所述汽车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电机相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转子铁芯;11、固定座;111、连接部;12、容胶槽;2、磁钢;21、配合部;3、转子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1及磁钢2,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111,所述磁钢2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座11之间,所述磁钢2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11相匹配的配合部21,相邻所述磁钢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11与所述配合部21配合连接。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与转子铁芯1一体成型,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凸出以形成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沿转子铁芯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座11的设置数量根据需要安装的磁钢2数量确定,所述固定座11与磁钢2交替设置,二者数量相同;或者说,相邻两个固定座11与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之间围成磁钢槽,磁钢2置于磁钢槽。
[0027]通过在固定座11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连接部111,磁钢2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配合部21,利用配合部21与连接部111的配合,以实现磁钢2与固定座11之间的连接,当转子在高速运转时,磁钢2的离心力通过相互匹配的连接部111、配合部21传递到固定座11上,也即传递到转子铁芯1上,从而避免磁钢2脱离。
[0028]如图1

4所示,可选地,所述连接部111为设于所述固定座11上的凸起,所述配合部21为设于所述磁钢2上的凹槽;或者,所述连接部111为设于所述固定座11上的凹槽,所述配
合部21为设于所述磁钢2上的凸起;相邻所述磁钢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沿周向方向的两端向外凸出以形成凸起,磁钢2沿周向方向的两端向内凹陷以形成凹槽,利用凸起与凹槽的插接配合,实现二者在机械上固定连接,磁钢2的离心力能够顺利传递到固定座11及转子铁芯1上。这里,所述固定座11沿周向方向的两端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凸起。磁钢2在安装时,可沿转子铁芯1的轴线方向插入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座11之间,且使所述磁钢端部的凹槽与固定座11上对应的凸起匹配。
[003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1可为沿所述固定座11周向方向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配合部21为沿磁钢2周向方向的两端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起,利用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磁钢2与固定座11的固定连接。
[00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起的主体可为矩形凸起,矩形凸起的各角可为圆弧角,所述凹槽的设置与所述凸起类似。
[0032]如图1

2所示,可选地,所述磁钢2的中部向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线凸起弯曲,以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相匹配。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钢2向远离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及磁钢(2),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111),所述磁钢(2)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座(11)之间,所述磁钢(2)沿所述周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11)相匹配的配合部(21),相邻所述磁钢(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11)与所述配合部(21)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1)为设于所述固定座(11)上的凸起,所述配合部(21)为设于所述磁钢(2)上的凹槽;或者,所述连接部(111)为设于所述固定座(11)上的凹槽,所述配合部(21)为设于所述磁钢(2)上的凸起;相邻所述磁钢(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的中部向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线凸起弯曲,以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陶松洋金重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