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64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包括由瓦楞纸制作而成并呈长方形片状结构的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形成有折叠结构以使上压板折叠形成一呈长方体状的上压块,所述上压块的底部对应于发动机的顶部轮廓设置有上压槽以使上压块架设于发动机的顶部。通过在上压板上设置折叠结构,并通过折叠结构折叠上压板以使其形成一呈方管状的上压块,在不改变材质的情况下,保证对发动机进行限位的同时,增强了整体强度,且无需使用其他辅助结构或工具仅通过折叠即能够完成上压块的制作,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箱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机动车等的动力发生装置。随着发动机包装行业的发展,对包装的设计和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机动车发动机的运输中,一般需要用到发动机包装箱来包装发动机。
[0003]现有的发动机包装箱为了对包装箱中的发动机进行定位,防止发动机在运输过程中相对于包装箱晃动而发生磕碰损坏发动机,因此,在包装箱的顶部设置有呈片状结构的上压条,通过上压条下压发动机以限制发动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对发动机起到定位作用。然而,由于上压条由瓦楞纸制作而成,片状的上压条其结实程度有限,当在发动机运输过程中,一旦车身发生剧烈抖动,包装箱内的发动机在其惯性力的作用下向支撑其的包装部分施加较大压力,这很容易导致由瓦楞纸制成的上压条变形,从而影响上压条对发动机的定位作用,而使用其他结实的材质制作上压条又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以解决由瓦楞纸制作而成的上压条不结实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并具体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上压块,所述上压块的底部对应于发动机的顶部轮廓设置有上压槽以使上压块架设于发动机的顶部,所述上压块包括一由瓦楞纸制作而成并呈长方形片状结构的上压板以及形成于上压板上的折叠结构,上压板通过折叠结构折叠形成所述上压块,在不改变材质的情况下仅通过折叠结构进行折叠的方式增强其强度。
[0006]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形成于上压板中部的两条相平行的第一折叠线以使上压板被顺次分隔成前支撑板、顶板和后支撑板,所述第一折叠线沿上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对称设置并沿第一折叠线弯折形成所述上压块,从而增加上压块的整体关联系,增加支撑于发动机的支撑点数量以提升整体强度;且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底部均对应于发动机顶部轮廓形成有所述上压槽,由于发动机的顶部并非平直,因此,沿发动机轮廓开设的上压槽在架设在发动机上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动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压住发动机的上压块则能够限制发动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0007]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分别形成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的两组第二折叠线以使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均被顺次分隔成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的各第二折叠线均平行于第一折叠线并相对于顶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侧板位于靠近顶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第一折叠线竖直向下弯折、所述底板沿靠近第一侧板的第二折叠线朝向内侧水平弯折、所述第二侧板沿远离第一侧板的第二折叠线竖直向上弯折
并抵靠于顶板以折叠形成所述上压块,从而折叠形成两方形管状结构,相对于现有的片状结构的支撑提升了支撑强度。
[0008]所述上压槽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侧边上的与发动机顶部轮廓相对应的线槽以及形成于底板上并连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线槽的开槽,以使上压块通过开槽和线槽架设在发动机的顶部,同时限制发动机的移动。
[0009]两所述底板的宽度之和等于顶板的宽度以使两第二侧板沿对应第二折叠线弯折后相互抵靠,从而使顶板、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相互支撑形成较为稳定的方管结构,以提升上压块的整体结实度。
[0010]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对称凸设于两第二侧板远离底板一侧边上的凸部,所述顶板上对应于凸部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供两第二侧板上与之对应的两凸部穿过并卡设于其中的限位孔,从而在上压板进行折叠后,限制住两第二侧板,防止第二侧板发生倾斜而影响上压块的结实度。
[0011]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形成于顶板上并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折叠线、以第三折叠线两端为起点朝向顶板的长度方向裁剪形成的开孔以及与开孔相对应的加固板,两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边上对应于加固板的位置处形成有宽度等于加固板厚度的第一缺口,所述加固板远离第三折叠线的一侧边上对应于两第二侧板的位置处形成有宽度等于两第二侧板厚度之和的第二缺口,所述加固板沿第三折叠线竖直向下弯折以使加固板与两第二侧板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十字交叉并相卡紧,所述加固板远离第三折叠线的一侧边抵靠于两底板,所述上压块由上压板沿第一折叠线、第二折叠线和第三折叠线折叠形成,加固板和第二侧板、底板之间相互卡紧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上压块的整体支撑强度和结实度。
[0012]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箱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的若干内包装盒、用于包裹住各内包装盒的外包装盒、设置在外包装盒底部的用于支撑发动机底部的底托以及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所述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抵靠于外包装盒的顶壁和内包装盒的顶壁,以使所述上压结构与外包装盒和内包装盒配合将发动机限制于内包装盒内,以使发动机相对于内包装盒始终保持固定,上压结构提升了发动机包装箱的整体安全性。
[0013]各所述内包装盒上下贯通并呈矩形阵列相互毗邻布置,以使相邻内包装盒之间相互抵靠和支撑,并同时能够对多个内包装进行包装,提升装载率;所述底托与内包装盒相对应设置,内包装盒罩设在底托上,所述底托的顶部对应于发动机的底部轮廓设置有支撑槽以支撑发动机,底托与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相配合限制发动机,从而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完成对发动机的定位。
[0014]各所述内包装盒的顶侧边上对应于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的位置处下凹形成有用于支撑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的卡装槽,以在上压结构架设于发动机顶部的同时,内包装盒与上压结构之间相互支撑配合。
[0015]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及发动机包装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压板上设置折叠结构,并通过折叠结构折叠上压板以使其形成一呈方管状的上压块,在不改变材质的情况下,保证对发动机进行限位的同时,增强了整体强度,且无需使用其他辅助结构或工具仅通过折叠即能够完成上压块的制作,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上压板的平展结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箱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箱的爆炸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外包装盒的底座、底托以及发动机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箱隐藏顶盖后与发动机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发动机包装箱与发动机之间配合的正面剖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25]内包装盒

1;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状的上压块,所述上压块的底部对应于发动机的顶部轮廓设置有上压槽以使上压块架设于发动机的顶部,所述上压块包括一由瓦楞纸制作而成并呈长方形片状结构的上压板以及形成于上压板上的折叠结构,上压板通过折叠结构折叠形成所述上压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形成于上压板中部的两条相平行的第一折叠线以使上压板被顺次分隔成前支撑板、顶板和后支撑板,所述第一折叠线沿上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对称设置并沿第一折叠线弯折形成所述上压块,且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底部均对应于发动机顶部轮廓形成有所述上压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还包括分别形成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的两组第二折叠线以使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均被顺次分隔成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上的各第二折叠线均平行于第一折叠线并相对于顶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侧板位于靠近顶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第一折叠线竖直向下弯折、所述底板沿靠近第一侧板的第二折叠线朝向内侧水平弯折、所述第二侧板沿远离第一侧板的第二折叠线竖直向上弯折并抵靠于顶板以折叠形成所述上压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槽包括对称开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侧边上的与发动机顶部轮廓相对应的线槽以及形成于底板上并连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线槽的开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底板的宽度之和等于顶板的宽度以使两第二侧板沿对应第二折叠线弯折后相互抵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包装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刚张勇浩张丁月白坪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包装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