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17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送线机构,包括送料组件、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送料组件具有输出端,送料组件用于将依次排列的多个线材输送至输出端;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架和滑块,滑块滑动安装于限位支架;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和止挡件,推动件可抵接并推动滑块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止挡件与推动件连接,止挡件随推动件推动滑块从出线间隙的第二侧进入出线间隙,且止挡件与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线材的厚度。其中,当前一个线材通过出线侧离开出线间隙,止挡件拦截下一个线材离开出线间隙,实现线材一根一根地出线,且无需专职的工作人员将线材一根一根地分离,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定子装配
,尤其是涉及一种送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转子是电机可转动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线圈绕组。线材在定子铁芯上进行绕线操作以形成线圈绕组。
[0003]在现有的电机生产组装过程中,线材需要两个工人负责送线,其中一个工人将线材一根一根地上料,另一个工人手工操作或监控机械臂将线材一根一根放置在位于绕线工位的定子铁芯上,以便进行绕线操作。现有的送线方式需要两个工人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且人工操作的可靠性低,容易疲劳,进而生产效率低。因此,现有的送线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线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送线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送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
[0006]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具有输出端,所述送料组件用于将依次排列的多个线材输送至所述输出端;
[0007]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架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限位支架,所述滑块具有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形成出线间隙,所述出线间隙的第一侧为所述线材离开所述出线间隙的出线侧;
[000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和止挡件,所述推动件可抵接并推动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推动件连接,所述止挡件随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滑块从所述出线间隙的第二侧进入所述出线间隙,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板和振动驱动件,所述振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板振动,以使位于所述送料板上的所述线材输送至所述输出端。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位于所述送料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线材活动限位于所述防脱件和所述送料板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滑块施加复位力,以使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动位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支架,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滑块。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限位支架,所述导向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引导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部件的延伸方向滑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侧位于所述出线间隙的下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输出端的端部凹陷形成台阶,所述台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且小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的两倍。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和所述出线侧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出线间隙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所述止挡件和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具有用于与所述推动件抵接的第一斜面;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滑块抵接的第二斜面。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支架,所述推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架。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驱动支架和所述推动件。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出料件,所述出料件位于所述出线侧远离所述出线间隙的一侧,用于承接所述线材。
[0023]本技术提供的送线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送料组件可放置多个线材并输送至输出端,推动件抵靠滑块,并推动滑块从第一滑动位置滑动至第二滑动位置时,滑块和输出端之间形成出线间隙;当前一个线材通过出线侧离开出线间隙,止挡件与推动件连接,同步移动至出线间隙,由于止挡件与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线材的厚度,从而拦截下一个线材离开出线间隙,实现线材一根一根地出线,且无需专职的工作人员将线材一根一根地分离,解决了现有的送线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3为滑块位于第二滑动位置时送线机构的局部视角图;
[0028]图4为滑块位于第一滑动位置时送线机构的局部视角图;
[0029]图5为图4的爆炸视图;
[0030]图6为实施例中的输出端、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沿A

A线的剖视图;
[0032]图8为送线机构的限位组件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4]10、线材;
[0035]100、送料组件;110、输出端;120、送料板;130、振动驱动件;140、立柱;
[0036]200、限位组件;201、出线间隙;202、出线侧;210、限位支架;220、滑块;221、第一限位孔;222、限位挡壁;223、第二限位孔;224、台阶;225、第一斜面;230、第一复位件;240、导向部件;241、第一导向杆;242、第二导向杆;
[0037]300、驱动组件;310、推动件;311、第二斜面;320、止挡件;330、驱动支架;340、第二复位件;350、第三导向杆;
[0038]410、防脱件;411、防脱板;412、防脱块;420、出料件;43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0]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具有输出端,所述送料组件用于将依次排列的多个线材输送至所述输出端;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支架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限位支架,所述滑块具有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块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形成出线间隙,所述出线间隙的第一侧为所述线材离开所述出线间隙的出线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动件和止挡件,所述推动件可抵接并推动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二滑动位置,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推动件连接,所述止挡件随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滑块从所述出线间隙的第二侧进入所述出线间隙,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间隙小于单个所述线材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板和振动驱动件,所述振动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板振动,以使位于所述送料板上的所述线材输送至所述输出端;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位于所述送料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线材活动限位于所述防脱件和所述送料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滑块施加复位力,以使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第一滑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支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波金睿范国栋戚思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