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外壳及具有其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07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外壳及具有其的行车记录仪,涉及防尘外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方框座、外壳,方框座一侧设置有双面胶,方框座上侧开设有滑槽、两个限位槽,滑槽位于两个限位槽之间,滑槽内壁一侧装设有凸块,凸块一侧开设有插槽;外壳内设置有过滤块,外壳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板,外壳一侧开设有两个槽口,外壳一侧装设有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面胶便于将方框座根据进气孔或出气口的位置粘贴在行车记录仪的表面,使防尘外壳适用于在多种规格的行车记录仪上安装,提高防尘外壳的适用范围,通过限位槽和侧板与插杆和插槽配合,便于快速对方框座和外壳进行连接固定或拆分。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外壳及具有其的行车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防尘外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尘外壳及具有其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
[0003]公开号为CN2150683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尘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主体,行车记录仪主体上包括有摄像头,行车记录仪主体包括有记录仪外壳,所述行车记录仪外壳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出风组件,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出风孔内插入固定有软管,软管布置在行车记录仪外壳上,软管内设置有排风通道,软管上设置有多个位置不同的排气孔,排气孔和排风通道相导通,排气孔处固定有挡罩,挡罩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和排气孔导通;记录仪外壳上固定有多个挡条。
[0004]而该申请中所公开的行车记录仪的记录仪外壳,不适用于多种规格样式的行车记录仪安装,适用范围较小,影响用户的适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外壳及具有其的行车记录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防尘外壳,包括方框座、外壳,方框座一侧设置有双面胶,方框座上侧开设有滑槽、两个限位槽,滑槽位于两个限位槽之间,滑槽与限位槽连通,滑槽贯穿方框座远离双面胶的一侧,滑槽内壁一侧装设有凸块,凸块远离方框座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0008]外壳内设置有过滤块,外壳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板,侧板滑动配合在限位槽内,外壳一侧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两个槽口,槽口竖直方向贯穿外壳,过滤块位于两个槽口之间,外壳远离槽口的一侧装设有网板,过滤块位于网板与方框座之间,外壳上部弹性滑动有与插槽相对应的插杆。
[0009]可选的,外壳上侧装设板体,板体位于槽口的一侧,板体相邻槽口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板体上侧开设有槽道,槽道与收纳槽连通。
[0010]可选的,插杆滑动配合在收纳槽内,插杆一端装设有拉板,拉板上部贯穿槽道,凸块、槽口的厚度均小于滑槽的厚度。
[0011]可选的,拉板一端与收纳槽内壁一端之间装设有弹簧,拉板位于弹簧与插杆之间。
[0012]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
[0013]如上述所述的防尘外壳;
[0014]行车记录仪本体;
[0015]其中,双面胶远离方框座的一面粘贴在行车记录仪本体的表面。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7]通过双面胶便于将方框座根据进气孔或出气口的位置粘贴在行车记录仪的表面,使防尘外壳适用于在多种规格的行车记录仪上安装,提高防尘外壳的适用范围,通过限位槽和侧板与插杆和插槽配合,便于快速对方框座和外壳进行连接固定或拆分,从而便于将过滤块进行更换或清洗。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
[0020]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行车记录仪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框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板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方框座1,滑槽101,限位槽102,凸块103,插槽104,外壳2,侧板201,槽口202,网板203,板体204,收纳槽205,槽道206,双面胶3,插杆4,拉板401,弹簧5,过滤块6,行车记录仪本体7。
[0027]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请参阅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尘外壳,包括方框座1、外壳2,方框座1一侧设置有双面胶3,方框座1上侧开设有滑槽101、两个限位槽102,滑槽101位于两个限位槽102之间,滑槽101与限位槽102连通,滑槽101贯穿方框座1远离双面胶3的一侧,滑槽101内壁一侧装设有凸块103,凸块103远离方框座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04;
[0030]外壳2内设置有过滤块6,外壳2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板201,侧板201滑动配合在限位槽102内,外壳2一侧开设有与凸块103相对应的两个槽口202,槽口202竖直方向贯穿外壳2,过滤块6位于两个槽口202之间,外壳2远离槽口202的一侧装设有网板203,过滤块6位于网板203与方框座1之间,外壳2上部弹性滑动有与插槽104相对应的插杆4。
[0031]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将方框座1通过双面胶3粘贴在行车记录仪表面的进气孔或出气口周侧,然后将侧板201下侧对齐限位槽102滑入,同时槽口202与凸块103对齐,此时拉动插杆4向远离方框座1的方向滑动,外壳2下滑的过程中,凸块103穿过两个槽口202,当外壳2下侧与滑槽101内壁下侧贴合后,此时凸块103位于外壳2的上侧,松开
插杆4后,插杆4受弹力作用滑动复位,插杆4的一端插入到插槽104内,从而完成外壳2在方框座1上的安装固定,行车记录仪使用时,过滤块6对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当过滤块6使用一段时间后,参考上述操作将外壳2从方框座1上拆卸下来,然后将过滤块6从外壳2内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0032]本实施例的外壳2上侧装设板体204,板体204位于槽口202的一侧,板体204相邻槽口20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205,板体204上侧开设有槽道206,槽道206与收纳槽205连通。插杆4滑动配合在收纳槽205内,插杆4一端装设有拉板401,拉板401上部贯穿槽道206,通过槽道206与拉板401配合,限制插杆4的滑动方向和距离,降低插杆4脱离收纳槽205的概率,通过拉板401便于对插杆4进行拉动。
[0033]本实施例的拉板401一端与收纳槽205内壁一端之间装设有弹簧5,拉板401位于弹簧5与插杆4之间,拉动拉板401带动插杆4向收纳槽205内拉动时,拉板401挤压弹簧5收缩,当松开拉板401后,弹簧5回弹推动拉板401位移使插杆4快速复位。
[0034]本实施例的凸块103、槽口202的厚度均小于滑槽101的厚度,从而使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框座(1)、外壳(2),方框座(1)一侧设置有双面胶(3),方框座(1)上侧开设有滑槽(101)、两个限位槽(102),滑槽(101)位于两个限位槽(102)之间,滑槽(101)内壁一侧装设有凸块(103),凸块(103)一侧开设有插槽(104);外壳(2)内设置有过滤块(6),外壳(2)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板(201),外壳(2)一侧开设有两个槽口(202),外壳(2)一侧装设有网板(203),外壳(2)上部弹性滑动有与插槽(104)相对应的插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2)上侧装设板体(204),板体(204)相邻槽口(202)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205),板体(204)上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红明杨银子容雄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创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