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04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铜套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具部,所述第一模具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部,所述第二模具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杆,且两个双头螺杆分别贯穿第一模具部的两端,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节,所述双头螺杆远离第一固定节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第二固定节,所述第二固定节远离第一模具部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模具脱模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行星齿轮铜套的生产效率。的生产效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铜套模具
,具体为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行星齿轮是指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的齿轮系统,行星齿轮系统中需要铜套及进行铆接组装各齿轮部。
[0003]行星齿轮的铜套制作中,需要模具对齿轮铜套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然而传统的行星齿轮铜套模具,在压模完成后往往脱模不便,使得行星齿轮铜套不易从模具中取出,导致行星齿轮生产效率降低,另外在铜套生产压模过程中,由于顶部压模时会向模具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导致模具使用寿命降低,进而增加了行星齿轮铜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具备铜套脱模更加方便、对压模的压力进行缓冲和模具使用寿命更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具部,所述第一模具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部,所述第二模具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杆,且两个双头螺杆分别贯穿第一模具部的两端,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节,所述双头螺杆远离第一固定节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第二固定节,所述第二固定节远离第一模具部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搭接有传动带,所述双头螺杆靠近皮带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部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柱,所述第一磁铁的底部插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轴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底部为N极,所述第二磁铁的顶部为N极,所述弹簧的顶端和第一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铁的底部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头螺杆上的两侧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分别螺纹套接在双头螺杆的两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固定套接在双头螺杆的表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节和第二固定节的底部均与连接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杆贯穿第二固定节。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模具部、第二模具部和双头螺杆,通过转动转把,进而带动双头螺杆进行转动,两个双头螺杆通过传动带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双头螺杆同步转动,利用第一模具部、第二模具部与双头螺杆的螺纹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自动分开,使得模具脱模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行星齿轮铜套的生产效率。
[0013]2、该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通过设置固定板、缓冲部和连接台,当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顶部受到压模按压时,利用连接柱和滑动柱的滑动连接,进而通过弹簧对顶部压力进行缓冲,避免压力对模具底部固定处冲击导致的断裂,提高了铜套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了行星齿轮铜套铸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结构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缓冲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连接柱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固定板;2、缓冲部;201、连接柱;202、第一磁铁;203、滑槽;204、滑动柱;205、限位轴;206、弹簧;207、第二磁铁;3、连接台;4、第一模具部;5、第二模具部;6、双头螺杆;7、第一固定节;8、第二固定节;9、皮带轮;10、传动带;11、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1,两个固定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缓冲部2,缓冲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3,连接台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具部4,第一模具部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部5,第二模具部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杆6,且两个双头螺杆6分别贯穿第一模具部4的两端,双头螺杆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节7,双头螺杆6远离第一固定节7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第二固定节8,第二固定节8远离第一模具部4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9,皮带轮9的表面搭接有传动带10,双头螺杆6靠近皮带轮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11。
[0021]其中,缓冲部2包括连接柱201,连接柱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202,连接柱2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03,连接柱201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柱204,第一磁铁202的底部插接有限位轴205,限位轴20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206,弹簧2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207,通过设置弹簧206,利用连接柱201和滑动柱204的滑动连接,进而通过弹簧206对顶部传输的压力进行缓冲,提高了模具的安全性。
[0022]其中,限位轴205和滑槽203滑动连接,第一磁铁202的底部为N极,第二磁铁207的顶部为N极,弹簧206的顶端和第一磁铁20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磁铁207的底部和固定板1
的顶部固定连接,利用第一磁铁202和第二磁铁207的同极相对互斥力,使得对顶部压力进一步缓冲释放,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3]其中,双头螺杆6上的两侧螺纹方向相反,且第一模具部4和第二模具部5分别螺纹套接在双头螺杆6的两侧,利用双头螺杆6上两侧相反的螺纹,进而使得转动双头螺杆6时第一模具部4和第二模具部5的自动分离,提高了行星齿轮脱模效率和脱模完整性。
[0024]其中,两个皮带轮9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皮带轮9固定套接在双头螺杆6的表面,通过设置传动带10,进而利用两个皮带轮9之间的传动连接,使得转动单个转把11带动两个双头螺杆6同步转动,保证了模具使用便捷性。
[0025]其中,第一固定节7和第二固定节8的底部均与连接台3的顶部固定连接,双头螺杆6贯穿第二固定节8,利用第一固定节7、第二固定节8固定安装在连接台3的顶部,保证了双头螺杆6转动时的稳定,保证了第一模具部4和第二模具部5分离移动的稳定性。
[0026]工作原理,使用该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时,在第一模具部4和第二模具部5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缓冲部(2),所述缓冲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3),所述连接台(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模具部(4),所述第一模具部(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模具部(5),所述第二模具部(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双头螺杆(6),且两个双头螺杆(6)分别贯穿第一模具部(4)的两端,所述双头螺杆(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固定节(7),所述双头螺杆(6)远离第一固定节(7)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第二固定节(8),所述第二固定节(8)远离第一模具部(4)的一侧设置有皮带轮(9),所述皮带轮(9)的表面搭接有传动带(10),所述双头螺杆(6)靠近皮带轮(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把(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铜套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包括连接柱(201),所述连接柱(2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202),所述连接柱(2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03),所述连接柱(201)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动柱(204),所述第一磁铁(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冬徐道金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锦立得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