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07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防护服面料包括无纺布基层、阻隔层、抗辐射层、抗菌层、抗静电层和TPU透湿薄膜,TPU透湿薄膜上涂有防水层,保证透气的同时提高了防护效果,且防潮透气性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过程中优化设置了涂胶设备,在抽液泵的作用下使外部的胶液通过导管进入出胶结构内进行喷出,出胶结构内可限位压在面料层上方以保证喷胶的均匀平整性,且在涂胶后可通过刮扫结构对支承结构进行清洁,避免残留胶液而影响面料的输送移动,保证了面料喷胶后的整洁性。保证了面料喷胶后的整洁性。保证了面料喷胶后的整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制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能够有效阻止含有各种致病微生物病原体及毒素的颗粒物或者液滴的沾染和渗透,防护服内的人体进行有效地防护装备,能够为穿着者躯干、手臂和腿部提供安全可靠的防护保障;
[0003]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1476808.9公开了一种防护服面料及防护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服的面料通常采用层压或覆膜处理,易造成厚重且透气、透湿性差,长期穿着不利于排汗排热的技术问题,该面料包括主体层以及连接于主体层上的阻隔层,其中:主体层的组织结构采用斜纹纹路并且主体层的内部纺织有抗静电丝;阻隔层包括孔径为0.15μm

0.2μm的微孔薄膜,用于允许孔径为0.0003μm

0.0004μm的水蒸气透过,不允许孔径为20μm

100μm的水滴透过,用于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透湿量高、单位面积质量小、质地轻柔且无皮肤刺激性,且具有良好的外观,优越的抗撕裂,抗断裂强力,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0004]但是,现有技术的防护服的防护效果较为单一,通常仅能用于隔绝病菌,防潮透气性较差,且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在喷胶设备上残留喷涂的胶液,在面料通过时容易粘上多余的胶液,且胶液的粘性容易造成面料层移动输送的卡顿,加工的整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防护服面料的结构包括六层,分别为:无纺布基层,直接与穿着人员身体接触;阻隔层,贴设在无纺布基层上背离穿着人员一侧;抗辐射层,贴设在阻隔层上背离无纺布基层一侧;抗菌层,贴设在抗辐射层上背离阻隔层一侧;抗静电层,贴设在抗菌层上背离抗辐射层一侧;TPU透湿薄膜,贴设在抗静电层上背离抗菌层一侧,所述TPU透湿薄膜上涂有防水层。
[0007]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如下:
[0008]S1、取干净整洁的所述无纺布基层、阻隔层、抗辐射层、抗菌层、抗静电层和TPU透湿薄膜;
[0009]S2、将上述六种布层分别置于涂胶设备内将其一面喷涂气凝胶,在喷涂后按顺序依次贴合处理;
[0010]S3、贴合后将形成的面料作加热压平处理,并且在整平后进行降温冷却处理;
[0011]S4、将面料清洗烘干后再作收卷处理。
[0012]优选的,所述涂胶设备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顶端部的支框、连接于支框内部用于对面料传导输送的导向主体、紧固于支框左端部的垫板以及紧固于支框内侧中部的喷涂机构。
[0013]优选的,所述导向主体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支框内部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导向主体后侧均连接有起到驱动作用的电机。
[0014]优选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底部前后两侧与所述支框相紧固的罩座、固定于罩座左右两侧的防护罩、铰接于防护罩内部外侧的挡板、紧固于罩座后部顶侧的抽液泵、连接于抽液泵前部出液端的导管、连接于导管另一端部的出胶结构、设置于罩座内部底侧的刮扫结构以及安装于罩座底侧的支承结构,所述出胶结构设置于罩座内部中侧。
[0015]优选的,所述出胶结构包括顶端部与所述导管相连接的波纹管、包裹于波纹管底部外侧的支座、连接于波纹管底端部的喷头、固定于支座顶部内侧的导向套、贯穿滑动于导向套内侧的导向柱、连接于支座顶部外侧的气缸以及设置于支座底部左右两侧的转辊,导向柱顶端部与所述罩座相固定,所述气缸后部上下两侧均与罩座相紧固。
[0016]优选的,所述导向套、导向柱、气缸和转辊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支座中部左右对称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刮扫结构包括后侧与所述罩座相固定的第一矩形框、紧固于第一矩形框内部左侧的第一电机、连接于第一电机右侧输出端的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于第一丝杆外表面的第一内螺纹块、固定于第一内螺纹块前端部的第二矩形框、紧固于第二矩形框内部顶侧的第二电机、连接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端的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外表面的第二内螺纹块、固定于第二内螺纹块底部左侧的刮板以及紧固于第二内螺纹块底部右侧的吹气头。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前部中侧均开设有滑槽,并且所述第一内螺纹块和第二内螺纹块分别贯穿两个滑槽内侧与其滑动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罩座底侧的框罩、转动连接于框罩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支辊、转动连接于框罩内部中侧的第二支辊、包裹于第二支辊外表面的传动皮带以及固定于框罩底部中侧的收集框,所述第二支辊后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收集框后部底侧开设有排污口。
[0020]优选的,所述支座使用的材料为铝合金。
[0021]优选的,所述传动皮带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23]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防护服面料包括无纺布基层、阻隔层、抗辐射层、抗菌层、抗静电层和TPU透湿薄膜,TPU透湿薄膜上涂有防水层,保证透气的同时提高了防护效果,且防潮透气性好,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优化设置了涂胶设备,在抽液泵的作用下使外部的胶液通过导管进入出胶结构内进行喷出,出胶结构内可限位压在面料层上方以保证喷胶的均匀平整性,且在涂胶后可通过刮扫结构对支承结构进行清洁,避免残留胶液而影响面料的输送移动,保证了面料喷胶后的整洁性。
[0024]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导向套、导向柱、气缸和转辊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分别位于支座中部左右对称设置,以保证支座纵向移位的稳定性,且转辊位于涂胶处两侧,可在涂胶后对涂胶面进行压平处理。
[0025]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前部中侧均开设有滑槽,并且第一内螺纹块和第二内螺纹块分别贯穿两个滑槽内侧与其滑动连
接,保证第一内螺纹块和第二内螺纹块稳定的进行移位。
[0026]优点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第二支辊后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以使传动皮带进行转动,收集框后部底侧开设有排污口,以便于对收集框内的多余胶质进行清洁排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护服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涂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喷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罩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出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刮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流程框图。
[0035]其中:无纺布基层

1、阻隔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服面料的结构包括六层,分别为:无纺布基层(1),直接与穿着人员身体接触;阻隔层(2),贴设在无纺布基层(1)上背离穿着人员一侧;抗辐射层(3),贴设在阻隔层(2)上背离无纺布基层(1)一侧;抗菌层(4),贴设在抗辐射层(3)上背离阻隔层(2)一侧;抗静电层(5),贴设在抗菌层(4)上背离抗辐射层(3)一侧;TPU透湿薄膜(6),贴设在抗静电层(5)上背离抗菌层(4)一侧,所述TPU透湿薄膜(6)上涂有防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S1、取干净整洁的所述无纺布基层(1)、阻隔层(2)、抗辐射层(3)、抗菌层(4)、抗静电层(5)和TPU透湿薄膜(6);S2、将上述六种布层分别置于涂胶设备(7)内将其一面喷涂气凝胶,在喷涂后按顺序依次贴合处理;S3、贴合后将形成的面料作加热压平处理,并且在整平后进行降温冷却处理;S4、将面料清洗烘干后再作收卷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设备(7)包括底座(71)、固定连接于底座(71)顶端部的支框(72)、连接于支框(72)内部用于对面料传导输送的导向主体(73)、紧固于支框(72)左端部的垫板(74)以及紧固于支框(72)内侧中部的喷涂机构(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主体(73)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支框(72)内部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导向主体(73)后侧均连接有起到驱动作用的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机构(75)包括底部前后两侧与所述支框(72)相紧固的罩座(751)、固定于罩座(751)左右两侧的防护罩(752)、铰接于防护罩(752)内部外侧的挡板(753)、紧固于罩座(751)后部顶侧的抽液泵(754)、连接于抽液泵(754)前部出液端的导管(755)、连接于导管(755)另一端部的出胶结构(756)、设置于罩座(751)内部底侧的刮扫结构(757)以及安装于罩座(751)底侧的支承结构(758),所述出胶结构(756)设置于罩座(751)内部中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结构(756)包括顶端部与所述导管(755)相连接的波纹管(7561)、包裹于波纹管(75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能欣刘艳瑜施少郎
申请(专利权)人:铭锋福建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