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20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该结构包含基布层以及基布层内侧的热熔胶层,其中的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有羽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羽绒填充物在绒腔内的自由偏移小,防钻绒移位效果好,而且具有手感柔软、保温性优异的特点。保温性优异的特点。保温性优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服因其具备良好的保温性,在秋冬季节被作为防寒服广泛地应用。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中的羽绒经常会出现钻绒、移位等问题,导致羽绒服的保温性下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
[0003]如专利CN210841693U中公开了一种防穿孔跑绒的羽绒服充绒定型结构,包括面料层、里料层和羽绒夹芯层,羽绒夹芯层包括上羽绒植绒层、下羽绒植绒层和充满二者之间空间的羽绒填充层,该上羽绒植绒层和下羽绒植绒层均为固定胶合植入有羽绒的TPU胶合层,虽然解决了钻绒问题,但是面料采用了胶合层,存在手感偏硬的问题。
[0004]再如专利CN204955567U中公开的一种防羽绒移位钻绒并维持织物弹性的结构,其中的羽绒填充于两层面料层之间,还包括多个连接点,该连接点用于定位羽绒、使羽绒呈网状分布,两层面料层均采用延伸、弹性织物,该羽绒外包裹有弹性透气薄膜,该结构虽然起到了一定防止羽绒移位的效果,但是薄膜光滑的表面使羽绒移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手感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1)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该结构包含基布层以及基布层内侧的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有羽绒。
[0008](2)上述(1)的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在所述基布层的每100cm2中,存在有2个以上的热熔胶点,且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为0.1cm2~15.0cm2。
[0009](3)上述(2)的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相邻所述热熔胶点的距离为0.2cm~10.0cm。
[0010](4)上述(1)或(2)的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形成所述基布层的面料为机织物,且其覆盖系数为1500~2500。
[0011](5)上述(1)的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所述热熔胶层为聚氨酯系、聚酰胺系、聚酯系、聚乙烯系和聚酯酰胺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通过基布层内侧的热熔胶层表面附着有羽绒,降低了羽绒填充物在绒腔内的自由偏移,使羽绒填充物在面料层内非常稳定,防钻绒移位效果好,而且具有手感柔软、保温性优异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结构的示意图,1为基布层,2为热熔胶层,3为
游离的羽绒,4为附着的羽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包含基布层以及基布层内侧的热熔胶层,这是考虑到,热熔胶在达到其熔融温度时,会由固体状态变成熔融状态,具有粘性,可以粘住一部分游离的羽绒,即在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有羽绒。而且,在后续的穿着使用中,如日常洗涤、烘干等温度都低于熔融温度,热熔胶层不会再次熔融,已经附着的羽绒粘接牢度高,不会再次游离,使得本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具有优异的洗涤耐久性。
[0015]而且,本技术的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的羽绒,该羽绒具有立体球形的结构,通过羽绒的立体球形的结构增加了与填充部分游离的羽绒间的相互阻力,即,羽绒上布满细绒毛的绒丝与绒腔填充的游离状态羽绒的绒丝相互勾连在一起,使游离状态的羽绒不能自由移动,从而使得本结构具有优异的防羽绒移位效果。而且,羽绒具有很强的排湿性且不易板结,使得防羽绒移位结构能获得持久稳定性。
[0016]作为优选,在本技术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的基布层的每100cm2中,存在有2个以上的热熔胶点,且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为0.1cm2~15.0cm2。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大于15.0cm2时,附着在胶点上的羽绒可能会完全贴伏,不能与填充的游离羽绒勾连,防止羽绒移位的效果有降低的趋势;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小于0.1cm2时,羽绒与胶点之间的粘接牢度较弱,在使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容易断裂,黏附在热熔胶层上的羽绒数量可能减少,防止羽绒移位的效果有下降的趋势。更优选在100cm2中的基布上,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为0.2cm2~5.0cm2。最优选在100cm2中的基布上,存在有2~6的热熔胶点,且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为0.2cm2~5.0cm2。
[0017]作为优选,本技术的基布层上,相邻热熔胶点的距离为0.2cm~10.0cm。相邻热熔胶点的距离小于0.2cm,胶点上附着的羽绒可能被邻近的胶点黏住,无法伸展到绒腔中勾连绒腔中游离的羽绒,防羽绒移位的效果有降低的趋势。相邻热熔胶点的距离大于10.0cm时,胶点上附着的羽绒对远离点的游离的羽绒作用力变弱,防羽绒移位的效果有降低的趋势。更优选相邻所述热熔胶点的距离为4.0cm~8.0cm。
[0018]作为优选,形成本技术防羽绒钻绒移位结构的基布层的面料为机织物,且其覆盖系数为1500~2500。考虑到覆盖系数在1500~2500机织物较为致密,既有良好的透气性,又不易钻绒,因此作为优选。当覆盖系数为1500以下时,羽绒易从基布纱线的缝隙中钻出,热熔胶也会通过缝隙渗透到基布表面,防羽绒钻绒效果有下降的趋势。当覆盖系数在2500以上时,基布组织过于紧密,热融胶难以渗透进基布组织,粘接牢度变差,且手感有变硬的趋势。更优选覆盖系数为1700~2200。
[0019]作为优选,本技术防羽绒钻绒移位结构的热熔胶层为聚氨酯(PU)系、聚酰胺(PA)系、聚酯(PES)系、聚乙烯(PE)系和聚酯酰胺(PEA)系中的一种或多种。考虑到防羽绒钻绒移位结构的手感,更优选热熔胶层为聚氨酯(PU)系。
[0020]本技术中的热熔胶点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规则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型等对称图形。
[0021]本技术中的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的羽绒可以为鸭绒、鹅绒或者桑蚕丝等其他散状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热融胶层的表面的附着的羽绒与填充物中游离的羽绒原
料相同。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各项参数的测定方法如下:
[0024](1)防钻绒性
[0025]根据GB/T 14272

2011标准。
[0026](2)防移位性
[0027]a.样品准备
[0028]准备3个大小为30cm
×
40cm的长方体的防羽绒钻绒移位结构,结构内填充物为羽绒。
[0029]b.洗涤
[0030]参照ISO 6330:2012(E)标准进行洗涤并绳上晾干。试验用的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标准。其中,洗衣机选择“A型”,洗涤程序选择“4M程序号”,洗涤回数为5回,洗涤后干燥程序选择“A

绳上晾干”。
[0031]c.观察分析
[0032]将洗涤后的结构平放在透明的平板上。在该平板下方用D65光源垂直照射结构进行外观评价,即在D65光源下观察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羽绒钻绒移位的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包含基布层以及基布层内侧的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的表面附着有羽绒;在所述基布层的每100cm2中,存在有2个以上的热熔胶点,且单个热熔胶点的面积为0.1cm2~15.0cm2;相邻所述热熔胶点的距离为0.2cm~10.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军黄乃科刘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