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保暖面料及其织造方法、空气保暖服技术

技术编号:386192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保暖面料及其织造方法、空气保暖服,属于纺织领域,空气保暖面料包括外层布,使用时需要另外覆盖内层布在外层布背面,外层布包括填充区和环绕填充区的连接带,填充区中,底纱和面纱编织成面层,填充纱在面层的背面形成浮线,作为浮线的填充纱的端点固定在连接带上。填充纱与面料存在连接,不会出现运动时跑绒的问题,洗涤晒干后也容易条干分明地重新散开,外层布和内层布将填充纱的浮线保护在中间,填充纱抑制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空气流动,实现保暖,无需在后期制衣阶段再充绒。绒。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保暖面料及其织造方法、空气保暖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保暖面料及其织造方法、空气保暖服,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静止空气的热导率比一般纤维的热导率还要低,例如棉服、羽绒服等充绒类空气保暖服的原理正是利用填充绒毛尽可能地固定空气,在不增加衣服重量的前提下增加衣服的厚度,增加衣服的热阻。现有技术中的棉服通过填充棉绒使衣服内外两层之间鼓起,在衣服内外两层之间固定空气实现保暖。然而正因为棉绒依靠填充进入衣服中,与衣服内外两层面料没有连接关系,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棉服具有以下缺点:一、对于下游制衣厂而言,填充物和衣服内外两层的面料分别进货,在制衣环节充入,制衣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填充量和填充得是否平均,使得制衣环节较为繁琐;二、对于使用者而言,填充物在穿着者运动过程中容易脱出衣服,使用得越久,跑绒越多,导致衣服保暖能力渐渐下降;三、空气保暖服不便洗涤,除了会跑绒外,洗涤过程会导致填充物聚集成块,即使晒干后仍然较难重新散开,填充物撑起衣服内外两层面料的程度有所下降,使保暖性能下降,衣服也由于内部存在块状感而导致手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保暖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在织造过程中就已经一同织出填充物,并提供一种空气保暖服,不会跑绒,便于洗涤。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步骤包括:编织出外层布;编织所述外层布时用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所述外层布包括填充区和环绕所述填充区的连接带,编织所述填充区时,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编织成面层,所述填充纱在所述面层的背面形成浮线,作为浮线的所述填充纱的端点固定在所述连接带上。
[0005]本申请提供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用外层布背后的填充纱浮线代替另外充入的填充物,填充纱在连接带处偶尔成圈实现固定,实际应用时需要在外层布的背面(即有浮线的一面)覆盖内层布,内层布的边缘与外层布的边缘连接固定,填充纱与外层布存在连接关系,不会出现运动时跑绒的问题,洗涤晒干后也容易条干分明地重新散开;外层布和内层布将填充纱的浮线保护在中间,无需担心穿着或洗涤时勾断浮线,填充纱抑制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空气流动,因而具有接近一般充绒类空气保暖服的保暖效果,无需在后期制衣阶段再充绒。
[0006]进一步地,编织所述连接带时,在部分位置处,所述填充纱和所述底纱同时成圈,所述面纱为浮线,以形成定位点;在另一部分位置处,所述填充纱、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均为浮线,以形成省缺点,所述连接带中任一行上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定位点以固定所述填充纱的端点。
[0007]连接带处既有三种纱线都不成圈的部分,又有填充纱和底纱同时成圈的部分,使
得连接带的收缩程度比填充区更强,连接带受较大的约束力形成类似绗缝的效果,填充区受约束少且又被受约束大的连接带包围,从而向外鼓起,在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留下较大的能够滞留空气的空间,使同样克重的面料厚度变得更大,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的空间更大,能利用填充纱滞留更多空气,达到一般充绒类空气保暖服的保暖效果。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包括多个连续的连接单元,每根所述填充纱在与所述连接单元重合之处至少成圈一次。
[0009]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单元至少包括两行,且至少包括两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满足以下要求的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填充纱的弹性强于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B、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进行相同的加热处理后,所述填充纱的收缩性会强于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C、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进行相同的溶液处理后,所述填充纱的收缩性会强于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
[0011]当填充纱的弹性或收缩性强于底纱和面纱时,会增强连接带和填充区的收缩性差异,使填充区向外鼓起的程度更强,外层布和内层布之间留下能够滞留空气的空间更大,保暖效果更好。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纱为中空膨体纱。
[0013]中空膨体纱具有密度小、中空保暖的特点,作为外层布表面和内层布之间的浮线时更能模拟绒毛填充物的效果,且中空膨体纱本身具有弹性,同时满足了质轻、保暖、有弹性的需求。
[0014]关于要求A,优选地,所述填充纱的延伸率为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中延伸率较高一者的1.2倍

2.5倍。
[0015]填充纱的弹力越强,连接带和填充区的收缩性差异越大,但填充纱弹性过分强于底纱和面纱时,会使得填充区浮线拉力过大导致填充区变形皱缩,反而不利于填充区向外鼓起。更优选地,底纱和面纱均为无弹力纱线,填充纱的延伸率为120%

250%。
[0016]关于要求B和C,在接受同样处理后,所述填充纱的弹性强于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所述填充纱的收缩率为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中收缩率较高一者的1.2倍

2.5倍。收缩率=(自然长度

接受处理后的长度)/自然长度*100%。洗涤应当视为溶液处理,烘干应当视为加热处理。
[0017]更优选地,适用的针织机的针数在28针以上,所述面纱的支数在26S以上,所述底纱的旦数为10D

75D。本申请方法织得的产品不像羽绒需要通过致密的表面防止跑绒,面纱选用26S以上的纱线,有利于避免面纱和底纱的总质量占整块面料的质量过大,使面料更加轻薄。配合该面纱和底纱,所述填充纱为纤度1.0dpf

2.4dpf的细旦纱或为纤度0.3dpf

1.0dpf的超细旦纱。该规格的填充纱使得面料洗涤后填充区和连接带的收缩差异更加明显,使填充区鼓起的程度更强。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适用于无缝圆机,所述编织出外层布的步骤包括:编织出上下相连的内层布和外层布,将填充纱的浮线与内层布相对,将内层布与外层布首尾连接。
[0019]外层布在应用时需要在背面覆盖内层布,且内层布的边缘与外层布的边缘连接固定;此外,在制作过程中,面料下机后需要经过洗涤、烘干的水洗处理,需要对外层布的背面进行保护,如果分别织出外层布和内层布,再缝合外层布和内层布的边缘,在水洗处理后,面料缩率大,而车缝线收缩小,需要重新拆线车缝,工艺复杂。利用无缝圆机,连续编织出内层布和外层布,再将内层布和外层布首尾相连,则下机就能做水洗处理,水洗处理后就能用于制衣,有利于减少下机后的步骤。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布为由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同时成圈的纬平织物,除了有利于与外层布配合储存空气外,还能提供平整的内表面。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布编织时的列数与所述外层布编织时的列数相同,所述内层布编织时的行数小于所述外层布编织时的行数。
[0022]内层布与外层布首尾连接后形成环状的布坯,除了连接带外,具有弹性的填充纱增大了内层布和外层布的收缩性差异,外层布的收缩性更大,内层布行数小于外层布能够使得内层布的实际高度与外层布的实际高度相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编织出外层布;编织所述外层布时用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所述外层布包括填充区和环绕所述填充区的连接带,编织所述填充区时,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编织成面层,所述填充纱在所述面层的背面形成浮线,作为浮线的所述填充纱的端点固定在所述连接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所述连接带时,在部分位置处,所述填充纱和所述底纱同时成圈,所述面纱为浮线,以形成定位点,在另一部分位置处,所述填充纱、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均为浮线,以形成省缺点,所述连接带中任一行上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定位点以固定所述填充纱的端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满足以下要求的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填充纱的弹性强于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B、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进行相同的加热处理后,所述填充纱的收缩性会强于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C、所述填充纱、面纱和底纱进行相同的溶液处理后,所述填充纱的收缩性会强于所述面纱和所述底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的延伸率为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中延伸率较高一者的1.2倍

2.5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为纤度1.0dpf

2.4dpf的细旦纱或为纤度0.3dpf

1.0dpf的超细旦纱,所述面纱的支数在26S以上,所述底纱的旦数为10D

75D。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纱为中空膨体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无缝圆机,所述编织出外层布的步骤包括:编织出上下相连的内层布和外层布,将填充纱的浮线与内层布相对,将内层布与外层布首尾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保暖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出上下相连的内层布和外层布,将填充纱的浮线与内层布相对,将内层布与外层布首尾连接的步骤包括:所述无缝圆机的下针起针,利用所述底纱和所述面纱编织出具有第一行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文廖启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