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35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外套和内胆两个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校服面料设计中,抑菌方面,采用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作为填料层,利用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的隔热性和保温性为校服提供保暖性,而且,在校服的外套部分采用防水帆布和超细纤维,搭配防风拉链实现校服的防风和耐磨效果,另外,亲肤层中的珊瑚绒不仅具有保暖效果,而且面料舒适能够提升穿戴的体验,进一步提升校服的保暖性能;此外,借助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本身具有抗细菌滋生能力、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的有益特性,增强校服的抑菌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抗菌面料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杀菌、抑菌。这两项标准中对于试验菌种、洗涤剂、洗涤方法和抗菌效果的判定有详细的说明。GB/T20944《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对抗菌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细菌培养基与我们要检测试样保持接触,通过观察试样面料上的细菌繁殖情况,来判断该种面料是否具有抗菌性能。
[0003]常用的抗菌处理方法主要有:抗菌整理剂主要可以分为无机、有机和天然三种。早期抗菌剂基本都属于有机系列,大多是含氮、硫、氯等元素的各类复杂化合物,其主要品种有:季铵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醛类、有机金属类、砒啶类、噻吩类等。该类抗菌剂短期杀菌效果好,但大多都有耐热稳定性差、寿命短等缺点。
[0004]天然抗菌剂中,从动物中提取的主要有甲壳质、壳聚糖和昆虫抗菌性蛋由质等,从植物中提取的主要有桧柏油、艾蒿、芦荟、山梨酸、姜黄根醇、甘草、茶叶等,还有从矿物中提取的抗菌剂。在天然抗菌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壳聚糖,壳聚糖主要来源于蟹壳、虾壳、贝壳和昆虫的外皮以及真菌和酶等的细胞壁,其资源丰富、生物可降解、吸收性能好、安全无毒。而基于以上的抑菌抗菌理论,本专利技术设计具有基础保暖效果且抑菌抗菌的校服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包括:外套和内胆两个部分,且外套和内胆通过拉链连接;外套中包括有外层和辅层;内胆分为填料层、抑菌层和亲肤层;
[0006]所述外层中包括有防水层和抗磨层;所述防水层主体为防水帆布;所述抗磨层主体为超细纤维;所述辅层中包括有人造皮革;
[0007]所述填料层中包括有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所述抑菌层包括有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所述亲肤层中包括有珊瑚绒。
[0008]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抗磨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袖口、袖筒靠向人体一侧、以及腰肋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10%

15%。
[0009]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前胸、后背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80%

90%。
[0010]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辅层缝制在领口和外套下摆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5%

10%。
[0011]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填料层中的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的填充占比为1:1,且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由棉布包裹成型。
[0012]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抑菌层中的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填充量为1:1:1.5,且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之间在混匀
后通过棉布包裹缝制为整体。
[0013]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亲肤层中的珊瑚绒可替换为法兰绒、摇粒绒和羊羔绒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填料层、抑菌层和亲肤层之间通过棉线缝制呈整体,且抑菌层位于填料层和亲肤层之间,亲肤层与人体直接接触。
[0015]在上述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套和内胆的外部均设置有防风拉链用以固定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校服面料设计中,抑菌方面,采用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作为填料层,利用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的隔热性和保温性为校服提供保暖性,而且,在校服的外套部分采用防水帆布和超细纤维,搭配防风拉链实现校服的防风和耐磨效果,另外,亲肤层中的珊瑚绒不仅具有保暖效果,而且面料舒适能够提升穿戴的体验,进一步提升校服的保暖性能;此外,借助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本身具有抗细菌滋生能力、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的有益特性,增强校服的抑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内外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23]另外,本文中的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
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5]具体实施例1
[0026]校服面料中的防水层和抗磨层:
[0027]防水层主体为防水帆布;抗磨层主体为超细纤维;辅层主体为人造皮革;抗磨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袖口、袖筒靠向人体一侧、以及腰肋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10%

15%;防水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前胸、后背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80%

90%。
[0028]抗菌防臭功能面料,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对于防止病菌的侵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需要对有害微生物具有良好抗菌性,对人体无毒,具有良好的耐洗稳定性和良好的服用性。
[0029]主要的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抗菌剂加到成纤的高聚物中,经纺丝后制成抗菌纤维;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抗菌整理的方法获得。抗菌纤维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具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引入到纤维内部或表面,和纤维成为一体,保持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和内胆两个部分,且外套和内胆通过拉链连接;外套中包括有外层和辅层;内胆分为填料层、抑菌层和亲肤层;所述外层中包括有防水层和抗磨层;所述防水层主体为防水帆布;所述抗磨层主体为超细纤维;所述辅层中包括有人造皮革;所述填料层中包括有细旦丙纶和中空纤维;所述抑菌层包括有木棉纤维、壳聚糖纤维和麻纤维;所述亲肤层中包括有珊瑚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磨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袖口、袖筒靠向人体一侧、以及腰肋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10%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缝制在校服外套的前胸、后背部位,且占据校服外套整体面积的80%

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抑菌的校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层缝制在领口和外套下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欢欢周显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熊猫服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