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驱动总成、汽车传动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65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总成、汽车传动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电机驱动总成包括电机、行星排结构和差速结构,电机与行星排结构驱动连接,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架为行星排结构的输出端,行星架包括第一行星轮轴和第二行星轮轴,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套设于第一行星轮轴;差速结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第一太阳轮设置于第一半轴上,第二太阳轮设置于第二半轴上,第一行星轮套设于第一行星轮轴,第二行星轮套设于第二行星轮轴上,且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啮合,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二太阳轮啮合。该电机驱动总成集成度高,重量轻。重量轻。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驱动总成、汽车传动系统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驱动总成、汽车传动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各行各业对环保节能逐渐重视的情况下,汽车行业亦是如此,因此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数量以及使用数量都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大。当前电动汽车的驱动总成通常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差速器,电机提供最初的动力输出,减速器再将电机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转速减速后再通过差速器分给电动汽车的左半轴和右半轴,最终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0003]而在部分电动汽车中,为了减小汽车驱动总成对汽车空间的占用,也为了减小整体重量,通常是将减速器由传统的平行轴减速器改变为行星排减速器,但是,差速器和行星排减速器仍是独立结构,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沿汽车纵向布置的传动轴以及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实现连接,导致汽车驱动总成整体对汽车空间占用仍较多,重量仍较重。而且,差速器为了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连接,传统的差速器通常为锥齿轮差速器,会进一步加大对汽车空间的占用,重量进一步加重,不利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电动汽车重量较重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总成,用于驱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电机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与行星排结构,所述电机与所述行星排结构驱动连接,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架为所述行星排结构的输出端,所述行星架包括第一行星轮轴、第二行星轮轴和两个行星架本体,所述第一行星轮轴和所述第二行星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行星架本体上,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上,且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大直径齿轮和小直径齿轮;
[0006]所述电机驱动总成还包括差速结构,所述差速结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太阳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一行星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上,且所述大直径齿轮位于所述小直径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行星轮轴上,且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轮以及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驱动总成,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08]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减速功能的行星排结构与电机集成在一起,电机可套设于第一半轴上,与电机驱动连接的行星排结构则可以套接于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相靠近的位置处,而差速结构则集成在该行星排结构中,从而将行星排结构的输出扭矩分给第一半轴
和第二半轴,通过以上这种布置方式,省去了传统锥齿轮差速器与减速器之间的纵向传动轴以及纵向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减小了电机驱动总成整体的重量与体积,利于减小汽车重量。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机驱动总成中,采用本领域较为成熟的行星排结构(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即行星轮、行星架、齿环和太阳轮)时,该行星排结构具体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时,可以将行星排结构中四个部分中的齿环作为固定部分,其余三个部分作为运动部分,并可将其余三个部分中的太阳轮作为输入端,以与套设于第一半轴上的电机连接,进而则可以实现该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架为输出端,从而实现对电机的减速升扭,而且,相比传统的完全独立在两个半轴前方或后方的减速机与电机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套设在两个半轴靠近端位置的行星排结构与套设于第一半轴上的电机连接后,对汽车的占用空间更少,重量更轻;此外,由于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大直径齿轮和小直径齿轮,大直径齿轮的齿数大于小直径齿轮的齿数,可以将大直径齿轮与行星排结构中的太阳轮啮合,将小直径齿轮与行星排结构中的齿环啮合,进而可以使得该行星排结构的行星架能够具有较大的扭矩输出,同时又具有一个较高的集成度。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差速结构集成在行星排结构中时,具体是将差速结构中的第一行星轮套设于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架中的第一行星轮轴上(该第一行星轮轴将两侧的行星架本体连接在一起),并且差速结构中第二行星轮通过第二行星轮轴与行星架本体连接,差速结构中的第一太阳轮设置于例如第一半轴上,差速结构中的第二太阳轮则设置于第二半轴上,同时通过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二行星轮分别与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二太阳轮啮合,如此实现差速结构不再是传统的锥齿轮差速器,且该差速结构与行星排结构集成在一起后,实现进一步减小该电机驱动总成对汽车空间的占用,也进一步减小整体重量,利于减小汽车重量;其中,当汽车启动行驶时,行星排结构的行星架作为输出端,也就是说行星架会绕两个半轴转动,如果汽车是直线行驶,差速结构不会起到差速作用,即差速结构中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不会自转,只是在转动的行星架的带动下公转,最终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并驱动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的以相同的转速转动,如果汽车是转弯行驶,差速结构中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不仅公转,还会发生自转,最终就会使得第一半轴和第二转轴的速度不同(即,实现差速功能),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0011]除此之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大直径齿轮是位于小直径齿轮与第一行星轮之间的,也就是说,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的大直径尺寸可以位于第一行星轮轴的中部或靠近中部的位置,而尺寸较小、重量较轻的小直径齿轮和第一行星轮则可以位于第一行星轮轴的两端或靠近两端的位置,进而可以使第一行星轮轴上不会因套设有多个齿轮而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有利于第一行星轮轴均匀受力,提高其耐久性,减小其随行星架转动时的变形量,保证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时的错位量小,利于提高该电机驱动总成的整体性能。
[0012]进一步地,令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太阳轮为第三太阳轮,所述第三太阳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半轴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太阳轮驱动连接,所述大直径齿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啮合,所述小直径齿轮与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齿环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轮轴包括同轴连接的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套设于所述小直径部分,所述第一行星轮套设于大直径部分。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的齿数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总成还包括壳体和第一轴承,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齿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行星架本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轴承,令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太阳轮为第三太阳轮,所述第三太阳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半轴上,所述第三太阳轮为轮轴结构,所述轮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三轮本体和第三轴本体,所述第三轴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半轴上,所述第三轮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半轴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本体上,并且所述转子用于与所述第三轴本体同步旋转,所述第三轴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三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总成,用于驱动第一半轴(11)和第二半轴(12),所述电机驱动总成包括电机(13)与行星排结构,所述电机(13)与所述行星排结构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架(14)为所述行星排结构的输出端,所述行星架(14)包括第一行星轮轴(142)、第二行星轮轴(143)和两个行星架本体(141),所述第一行星轮轴(142)和所述第二行星轮轴(14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行星架本体(141)上,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142)上,且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大直径齿轮(171)和小直径齿轮(172);所述电机驱动总成还包括差速结构,所述差速结构包括第一行星轮(18)、第二行星轮(19)、第一太阳轮(20)和第二太阳轮(21),所述第一太阳轮(20)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轴(11)和所述第二半轴(12)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太阳轮(21)设置于所述第一半轴(11)和所述第二半轴(12)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一行星轮(18)套设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142)上,且所述大直径齿轮(171)位于所述小直径齿轮(172)与所述第一行星轮(18)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19)套设于所述第二行星轮轴(143)上,且所述第一行星轮(18)与所述第一太阳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19)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轮(18)以及所述第二太阳轮(21)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令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太阳轮为第三太阳轮(16),所述第三太阳轮(16)套设于所述第一半轴(11)上,且所述电机(13)与所述第三太阳轮(16)驱动连接,所述大直径齿轮(171)与所述第三太阳轮(16)啮合,所述小直径齿轮(172)与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齿环(15)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轴(142)包括同轴连接的大直径部分(1421)和小直径部分(1422),所述行星排结构中的行星轮套设于所述小直径部分(1422),所述第一行星轮(18)套设于大直径部分(14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20)和所述第二太阳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婷李伟刘星于海生林霄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