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92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圆筒形电池(10)具备长条状的正极(11)与长条状的负极(12)隔着间隔件(13)卷绕而成的电极体(14)。在电极体(14)的最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有负极集电体露出的露出部。在位于电极体(14)的最外周的负极(12)的最外周部分(42)的内周面贴附有将最外周部分(42)固定于与其内周面对置的内周侧部分(55)的双面胶带(39a、39b)。39b)。39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圆筒形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圆筒形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圆筒形电池,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有时在电极体的最外周面设置负极集电体露出的露出部。该圆筒形电池通过使其露出部与外装罐接触,将外部短路时产生的热经由露出部有效地释放,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在圆筒形电池中,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有时在电极体中用胶带覆盖存在于最外周的最外周部分的外周面的终端部。该圆筒形电池利用该胶带将电极体的最外周固定于电极体,能够将电极体顺畅地插入到外装罐中。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9/144919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1999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如果为了电极体顺畅地插入外装罐而用胶带覆盖电极体的终端部,则难以使配置于电极体的最外周面的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部与外装罐接触,无法有效地释放在电极体中产生的热。
[0009]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将电极体插入到外装罐、容易将在电极体中产生的热有效地散热的圆筒形电池。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圆筒形电池具备长条状的正极与长条状的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正极具有长条状的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正极合剂层,负极具有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负极合剂层,在电极体的最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有负极集电体露出的露出部,在位于电极体的最外周的负极的最外周部分的内周面设置有将负极的最外周部分固定于与其内周面对置的内周侧部分的固定机构。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公开的圆筒形电池,能够将电极体顺畅地插入到外装罐中,容易将在电极体中产生的热有效地散热。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筒形电池的轴向的截面图。
[0015]图2A是表示负极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的示意图。
[0016]图2B是表示负极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的内周面的示意图。
[0017]图3是电极体的立体图。
[0018]图4是实施例2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实施例4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0020]图6是实施例5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0021]图7是表示实施例5的电极体中的负极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的内周面的示意图。
[0022]图8是比较例的电极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圆筒形电池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圆筒形电池可以是一次电池,也可以是二次电池。另外,可以是使用水系电解质的电池,也可以是使用非水系电解质的电池。以下,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圆筒形电池10,例示使用了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但本公开的圆筒形电池不限于此。
[0024]以下,在包含多个实施方式、变形例等的情况下,从最初就设想过将它们的特征部分适当地组合而构建新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附图中对相同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多个附图中包含示意图,在不同的图间,各构件的纵、横、高度等尺寸比未必一致。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圆筒形电池10的轴向(高度方向)的封口体17侧设为“上”,将轴向的外装罐16的底侧设为“下”。以下说明的构成要素中,关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技术方案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是任意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
[0025]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筒形电池10的轴向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圆筒形电池10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14、非水电解质(未图示)、收纳电极体14和非水电解质的有底筒状且金属制的外装罐16、以及堵塞外装罐16的开口部的封口体17。电极体14具有将长条状的正极11和长条状的负极12隔着长条状的2片间隔件13卷绕而成的卷绕结构。
[0026]为了防止锂的析出,负极12以比正极11大一圈的尺寸形成。即,负极12形成为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上比正极11长。另外,2片间隔件13以至少比正极11大一圈的尺寸形成,例如以夹着正极11的方式配置。负极12也可以构成电极体14的卷绕起始端。但是,通常间隔件13超过负极12的卷绕起始侧端而延伸出,间隔件13的卷绕起始侧端成为电极体14的卷绕起始端。
[0027]非水电解质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在非水溶剂中的电解质盐。非水溶剂例如可以使用酯类、醚类、腈类、酰胺类和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等。非水溶剂可以含有将这些溶剂的氢原子的至少一部分用氟等卤素原子取代而成的卤素取代物。需要说明的是,非水电解质不限定于液体电解质,也可以是使用了凝胶状聚合物等的固体电解质。电解质盐可使用LiPF6等锂盐。
[0028]正极11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的两面的正极合剂层。正极集电体可以使用铝、铝合金等在正极11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箔、将该金属配置在表层的膜等。正极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正极11例如可以通过在正极集电体上涂布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等的正极合剂浆料,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而在集电
体的两面形成正极合剂层来制作。
[0029]正极活性物质以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为主成分而构成。作为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可举出Ni、Co、Mn、Al、B、Mg、Ti、V、Cr、Fe、Cu、Zn、Ga、Sr、Zr、Nb、In、Sn、Ta、W等。优选的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个例子为含有Ni、Co、Mn、Al中的至少1种的复合氧化物。
[0030]作为正极合剂层中所含的导电剂,可以例示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等碳材料。作为正极合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可以例示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树脂等。也可以将这些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等纤维素衍生物、聚环氧乙烷(PEO)等组合使用。
[0031]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两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集电体可以使用铜、铜合金等在负极12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箔、将该金属配置在表层的膜等。负极合剂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负极12例如可以通过在负极集电体上涂布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等的负极合剂浆料,使涂膜干燥后,进行压缩而在集电体的两面形成负极合剂层来制作。
[0032]负极活性物质通常可使用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优选的碳材料为鳞片状石墨、块状石墨、土状石墨等天然石墨、块状人造石墨、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等人造石墨等石墨。负极合剂层中可以包含含有硅(Si)的Si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使用Si以外的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含有该金属的合金、含有该金属的化合物等。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长条状的正极与长条状的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所述正极具有长条状的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正极合剂层,所述负极具有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的负极合剂层,在所述电极体的最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有所述负极集电体露出的露出部,在位于所述电极体的最外周的所述负极的最外周部分的内周面设置有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西洋裕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